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胡騰舞的詩句描述胡騰舞的詩句是什麽?

胡騰舞的詩句描述胡騰舞的詩句是什麽?

《胡騰兒》唐代詩人李端

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

桐布輕衫前後卷,葡萄長帶壹邊垂。

帳前跪作本音語,拾襟攪袖為君舞。

安西舊牧收淚看,洛下詞人抄曲與。

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

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

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

絲桐忽奏壹曲終,嗚嗚畫角城頭發。

胡騰兒,胡騰兒,家鄉路斷知不知?

譯文:

這個胡騰舞者本是涼州人,肌膚光滑如玉鼻子尖如錐。

桐布舞衣前後寬邊如卷起,繡著葡萄紋的帶子壹側垂。

帳前下跪訴不盡鄉音苦語,提起衣襟甩長袖將要起舞。

安西舊官員強忍眼淚觀看,洛陽詞人把歌詞抄寫贈與。

起舞時眉目靈動腳踏花氈,紅妝和者汗流珠帽已飛偏。

醉舞東倒西傾步伐卻不亂,雙靴飛旋似光圈閃爍燈前。

環行跳躍步步應和著節拍,反手叉腰真好似壹彎新月。

直到伴奏的音樂戛然而止,才聽到城頭畫角嗚嗚如咽。

跳胡騰舞的,跳胡騰舞的,妳可知回鄉的路已經斷絕。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在中國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歷史中,雖然充斥著無數的刀光劍影、戰火紛飛,但是這大多都並非出自黎民百姓自己的願望。戰爭是征服與被征服、毀滅與被毀滅的遊戲。它的發起,往往來自於君王將相們不可告人的意願。用諸如“建功立業”、“開邊闊土”等幌子掩飾貪婪和欲望,以為能因此而青史留名,殊不知只換來更多的血肉橫飛。

不過,曠日持久的戰爭,也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各民族之間的融合。像東漢、魏晉戰亂時,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就不斷內遷,積極融入漢族人的生活。若是當時局穩定,君主開明的時候,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就能得到更好的交流。

北魏孝文帝有遷都洛陽,提倡通婚之壯舉,唐朝太宗則有“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壹”的良言。於是在這兩個時期,中國都出現過壹股強勁的民族融合之風。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詩句,才有了李端這篇描寫西北少數民族舞蹈的優秀詩文。

唐代宗時,河西、隴古壹帶二十余州被吐蕃占領,原來雜居該地區的許多胡人淪落異鄉,以歌舞謀生。此詩即是為表現壹位西北少數民族青年藝人的歌舞而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