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白(唐,701—762年)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①。
月既不解飲②,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③,行樂須及春④。
我歌月徘徊⑤,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⑥,相期邈雲漢⑦。
註釋
1.陶淵明《雜詩》:"欲言無余和,揮杯勸孤影。"
2.酌:喝酒。
3.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4.解:懂得。
5.將:偕、帶。
6.行樂句:意謂趁著春天好時光及時行樂。
7.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進。
8.無情遊:《莊子·德充符》:"惠子謂莊子曰:'人故無情乎?'莊子曰:'然。'惠子曰:'人而無情何以謂之人?'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惠子曰:'既謂之人,惡得無情?'莊子曰:'是非吾所謂情也。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朱諫註:"無情者,月與我雖曰三人,然月與影本無情也。"
9.相期:相約。邈:高遠。雲漢:銀河。
10.我歌句:月亮似乎因我歌而徘徊不進。
11.雲漢:銀河。此指天上的仙境。
詩詞大意
月下獨酌
李白準備壹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壹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飲已有三人。
月兒,妳那裏曉得暢飲的樂趣?影兒,妳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玉兔,這無情瘦影吧,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
月聽我吟詩,在九天徘徊不進,影隨我舞劍,在地上蹦跳翻滾。
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願和您永結為忘情之友,相約在高遠的銀河岸邊,再見!
詩詞賞析
這首詩約作於天寶三載(744),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花間有酒,獨酌無親;雖則無親,邀月與影,乃如三人;雖如三人,月不解飲,影徒隨身;雖不解飲,聊可為伴,雖徒隨身,亦得相將。及時行樂,春光幾何?月徘徊,如聽歌;影零亂,如伴舞。醒時雖同歡,醉後各分散;聚時似無情,情深得永結;雲漢邈相期,相親慰獨酌。此詩壹步壹轉,愈轉愈奇,雖奇而不離其宗。青蓮奇才,故能爾爾,恐未必苦修能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