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描寫寄情於景借景抒情的詩句經典詩詞

有關描寫寄情於景借景抒情的詩句經典詩詞

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詩朋酒伴,趁此日流轉風光。——吳澄《渡江雲·揭浩齋送春和韻》

幾年蒼翠在仙家,壹旦枝枯類海槎。不如酸澀棠梨樹,卻占高城獨放花。——李涉《題蘇仙宅枯松》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裏情。——劉長卿《別嚴士元》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 《蔔算子·詠梅》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戴叔倫《蘭溪棹歌》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

故教明月玲瓏地。——李清照《漁家傲·雪裏已知春信至》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王維《送沈子歸江東》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過故人莊》

能兼漢月照銀山,復逐胡風過鐵關。——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寄語釀花風日好,綠窗來與上琴弦。——納蘭性德《赤棗子·寄語釀花風日好》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馬戴《灞上秋居》

官樹冥冥啼早鴉,雨晴山縣踏春沙。誰家故宅無煙火,壹葉松扉鎖落花。——汪廣洋《過浦江縣》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蔔算子·雪月最相宜》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湧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張孝祥《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壹樹金。

人生長恨水長東。——元好問《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

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行樂三春節,林花百和香。——張仲素《雜曲歌辭·春遊曲三首》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謝薖《鵲橋仙·月朧星淡》

桃花壹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郁郁高巖表,森森幽澗陲。鶴棲君子樹,風拂大夫枝。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李嶠《松》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顧況《宮詞五首·其二》

素月分輝,明河***影,表裏俱澄澈。——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遙想疏梅此際,月底香英白。——晏幾道《六麽令·雪殘風信》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沈醉東風·七夕》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壹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金峰各虧日,銅石***臨天。——江淹《遊黃檗山》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杜甫《贈花卿》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春,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裏人家有。——宋祁《錦纏道·燕子呢喃》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曹植《明月上高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白居易《望月有感》

又移日影上花梢。——周邦彥《浣溪沙·水漲魚天拍柳橋》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劉長卿《別嚴士元》

欲尋軒檻列清尊,江上煙雲向晚昏。須倩東風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華園。——張旭《春遊值雨》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壹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此木韻彌全,秋霄學瑟弦。空知百餘尺,未定幾多年。古甲磨雲拆,孤根捉地堅。何當拋壹幹,作蓋道場前。——曹松《僧院松》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癡。——高鶚《南鄉子·戊申秋雋喜晤故人》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王昌齡《塞下曲·飲馬渡秋水》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開盡飄香玉。——李洞《繡嶺宮詞》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謝靈運《登池上樓》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立盡黃昏淚幾行,壹片鴉啼月。——夏完淳《蔔算子·秋色到空閨》

人繞湘臯月墜時。——姜夔《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裏長相隨。——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韓愈《晚春》

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並添高閣迥,微註小窗明。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陰陰清禁裏,蒼翠滿春松。雨露恩偏近,陽和色更濃。高枝分曉日,虛吹雜宵鐘。香助爐煙遠,形疑蓋影重。願符千載壽,不羨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勝老碧峰。——陸贄《禁中春松》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寒月沈沈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白居易《空閨怨》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其五》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齡《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白雲海色曙,明月天門秋。——王世貞《登太白樓》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蘇堤盡日風和雨。——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盧梅坡《雪梅·其二》

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雖小天然別,難將眾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滿襟風。枝拂行苔鶴,聲分叫砌蟲。如今未堪看,須是雪霜中。——杜荀鶴《題唐興寺小松》

淡日滾殘花影下,軟風吹送玉樓西。——陳子龍《浣溪沙·楊花》

溪深樹密無人處,唯有幽花渡水香。——王安石《天童山溪上》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 《沁園春·雪》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曹雪芹《香菱詠月·其壹》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

煙葉蔥蘢蒼麈尾,霜皮剝落紫龍鱗。欲知松老看塵壁,死卻題詩幾許人。——白居易《題流溝寺古松》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杜牧《金谷園》

江頭春泥妨踏春,閉門守春春著人。問春著人作何味,半酣美酒聽韶鈞。——張耒《齊安春謠五絕》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李頎《古從軍行》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王令《送春》

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斷腸爭忍回顧。——柳永《采蓮令·月華收》

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裏湧銀山。——楊萬裏《最愛東山晴後雪》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晏殊《少年遊·重陽過後》

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許渾《汴河亭》

棹月眠流處處通,綠蓑葦帶混元風。——汪遵《漁父》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蘇舜欽《初晴遊滄浪亭》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壹兩聲。——晏殊《破陣子·春景》

歲晚東巖下,周顧何淒惻。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中有喬松樹,使我長嘆息。百尺無寸枝,壹生自孤直。——宋之問《題張老松樹》

晴日朝來升屋角。——顧德輝《青玉案·春寒惻惻春陰薄》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早月多情,送過梨花影。——納蘭性德《鬢雲松令·詠浴》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烏鵲倦棲,魚龍驚起,星鬥掛垂楊。——陳亮《壹叢花·溪堂玩月作》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陶淵明《和郭主簿·其二》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楊巨源《城東早春》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 《沁園春·長沙》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黃巢《題**》

曉日壓重檐,鬥帳春寒起來忺。——孫道絢《南鄉子·春閨》

春宵壹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春宵·春宵壹刻值千金》

人散後,壹鉤淡月天如水。——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蘇舜欽《水調歌頭·瀟灑太湖岸》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王安石《登飛來峰》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壹身還滿。——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日照虹霓似句子大全Www.juzI.coM/,天清風雨聞。——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壹晴方覺夏深。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紅旆朱轓得暫陪,蜘非為踏春來。即今歸馬班如意,定被山花野鳥猜。——陳造《同沈守勸農十首》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人》

城雪初消薺菜生,角門深巷少人行。——楊載《到京師》

風摧寒棕響,月入霜閨悲。——李白《獨不見》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壹》

念佳人音塵別後,對此應解相思。——晁端禮《綠頭鴨·詠月》

日斜吾事畢,壹笑向杯盤。——陸遊《乙卯重五詩》

壹聲畫角譙門,豐庭新月黃昏,雪裏山前水濱。——白樸《天凈沙·冬》

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壹》

十裏青山遠,潮平路帶沙。——仲殊《南柯子·十裏青山遠》

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蘇軾《和王勝之三首》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陶宏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壹雨洗諸塵。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壹場春夢日西斜。——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溪態澄明初雨畢,日痕清淡不成霞。——宋祁《九日置酒》

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壹味涼。——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山色雨深看更好,湖光煙接望遠迷。——韓元吉《雨中伯恭至湖上》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王維《田園樂七首·其五》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李白《三五七言》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壹》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壹》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壹院香。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

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張元幹《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壹陣雨聲歸嶽嶠,兩條寒色下瀟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陰徹上方。——狄煥《詠南嶽徑松》

江雲霮{上雨下對}未全開,東嶺微芒日色來。獨犯輕寒踏春曉,殷勤更折雨中梅。——張耒《二月五日折梅時經雨梅謝矣》

盡道武陵溪上路。——真德秀《蝶戀花·兩岸月橋花半吐》

刁鬥皆催曉,蟾蜍且自傾。——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章碣《焚書坑》

月去疏簾才數尺,烏鵲驚飛,壹片傷心白。——宋琬《蝶戀花·旅月懷人》

桃杏酣酣蜂蝶狂,兒童相喚踏春陽。——陸遊《春日暄甚戲作》

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王維《伊州歌》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壹》

倚危樓,但鎮日繡簾高卷。——盧祖臯《倦尋芳·香泥壘燕》

平郊漫漫覺天低,況復寒雲結慘淒。老子方驚飛蛺蝶,群兒已說聚狻猊。中宵鳶墮頻摧木,徹旦雞瘖重壓棲。只待新晴梅塢去,青鞋未怯踏春泥。——陸遊《雪》

白帝城邊鶯亂啼,憶騎瘦馬踏春泥。老來感舊多淒愴,孤夢時時到瀼西。——陸遊《感昔》

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湯顯祖《江宿》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 《沁園春·雪》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寒食》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李賀《李憑箜篌引》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

自種雙松費幾錢,頓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卻惹空山舊燒煙。枝壓細風過枕上,影籠殘月到窗前。莫教取次成閑夢,使汝悠悠十八年。——曹唐《題子侄書院雙松》

日色馬上明,波痕鷺邊淺。——王闿運《秋曉風日偶憶淇上》

壹軒明月上簾櫳。——柳永《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翠色凜空庭,披衣獨繞行。取從山頂,栽得道心生。未弱幽泉韻,焉論別木聲。霜天殘月在,轉影入池清。——劉得仁《栽松》

憶對中秋丹桂叢。——辛棄疾《壹剪梅·中秋元月》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