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詞的典故及理解

詩詞的典故及理解

好像高中的復習卷子呀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風?碩人)

柔荑:柔嫩的荑草

凝脂:凝凍了的油脂,比喻光潔白潤的皮膚。

這是衛風碩人在描述莊姜之美的時候寫道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勾勒出那個處處吟唱民歌的時代,壹個自然清新、攝人心魄的窈窕美人。而衛夫人莊姜以她的絕美仙姿,走進了詩經,亭亭玉立在千年的歷史中。看來,從古到今,手如柔荑,指如青蔥,也是美人所必備的要求。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而:假設聯詞,如果 儀:禮儀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人如果不懂禮儀, 不死有什麽用。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止:有,"止"作"之"的通假,極為牽強。

反而是"景"作"影"的通假,作如影隨形解。止的本義為"停止"。

影行(德行)行(行走、模仿)止。正是見賢思齊,卻力不能勝、心有不逮,才有感嘆、仰慕、崇敬。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別人有什麽心思,我能揣測到它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小雅)

高岸為谷:①指幽僻的處所;②形容幽峭深邃。陵:大土山。

即高岸變成深谷,深谷變成大土山。原是對自然現象的描寫,後用以比喻事過境遷,現多比喻壹切事物在壹定條件下都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意思是說做人、做事、做官沒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終。細細體味此言,覺得其中的確蘊涵了深刻的哲理和警示。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天降的災害還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

引申壹下,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但是自己不上進的話就沒就了。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意思是說,自滿的人會招來損害,謙虛的人會受到益處。

它告訴人們驕傲自滿有害,謙虛謹慎有益的道理。

20、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國語?周語)

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順隨善良象登山壹樣,順隨惡行象山崩壹樣。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輔車相依:輔:頰骨;車:齒床。頰骨和齒床互相依靠。比喻兩者關系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齒寒: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焉:哪裏。附:依附

皮都沒有了,那毛又應該依附在哪裏呢?

比喻基礎是根本,是事物賴以存在的依據,如果本末顛倒,那將是得不償失的。

25、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左傳)

想要強加給人什麽罪名,難道還會找不到理由嗎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言:文章。文:內容。妳寫的東西很空洞,所以就不會廣泛流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去:除掉。慶父:人名,魯莊公的弟弟。意思是不去掉慶父這個人,魯國就不得安寧。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彎曲反而可以伸直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懂得滿足適可以止,就不會遇到危

35、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

想要得到什麽

必須先要付出什麽

即使說

要為妳想得到的付出代價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畏:害怕

不怕死的人,怎麽會把死當壹回事呢?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太直了過後就會彎曲,太靈巧了過後就會笨拙,太能言了過後就會木訥。

形容壹種事物達到極限了過後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孰:誰的意思。孰不可忍:誰都無法忍受。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述而)

憤:思索。啟:啟發。悱:想說而說不出的樣子

不極力思索就得不到啟發,不是想說而說不出來,就不會更想說出來。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敏:勤勉。恥:以某某為恥辱。

勤勉好學,不把比向自己差的人問問題當作是壹件恥辱的事。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仰:擡頭 彌:更加;越發。堅:堅固

擡頭看才知道更加高,鉆過之後才知道堅固。形容比想像的更加厲害。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厭:厭倦。誨:教誨。倦:疲倦

學習不應該壹會就厭倦,教誨人不應該壹會就疲倦。

意思是說做事要有始有終,不能三天熱情。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諫:匡正;挽回。追:把握。

過去的事已經不可挽回了,未來的事還可以把握。

64、壹張壹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張:與弛相對。張,施弓弦也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在大路上行走,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後成為壹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

67、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學記)

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

鰥寡孤獨: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

使年老者能有個合適的歸宿,年輕者能有合適的工作,年幼都能有好的特長。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都有人供養。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易經?乾)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誌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壹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太:大的意思。

長長大嘆壹口氣以掩飾自己要哭的沖動,為人民生活的艱苦感到痛苦。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亦:又,而且。善:美好。悔:後悔

而且我心裏想的是的美好,所以為了將來的美好要我死再多次我都不後悔。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不是這個故,是“固”是壹定的意思。

我不能改變自己心態而跟隨別人的習慣,所以我壹定會憂愁痛苦的過完我的壹身。窮:窮盡壹身。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董:正的意思。我將毫不猶豫的堅持正道,壹定會(後面不太會,不知道昏是不是糊塗的意思)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茍:假使。傷:損失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蔔居)

黃鐘被砸爛並被拋置壹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於高位。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彌:越。和:和諧地跟著唱。曲調越高,能與其付合的人就越少。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完全相信書本,不如不依靠書本。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老百姓是最重要的,其實才是社稷江山,最後才是為君者。

88、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做人應該控制自己的行為,有些事不能做,其它的都可以為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持:持論,主張;有故:有根據。指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壹定的根據。

之:代詞,指所說的話。話說得有壹定道理。

101、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孫子兵法?軍爭)

其:他的;銳氣:勇猛的氣勢;惰:松懈善於用兵之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氣勢,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

10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說林訓)

看著水潭羨慕裏面有好多魚,不如實際壹點回家去編織魚網。

108、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晏子春秋?內篇下)

橘:壹種水果

橘子生長在淮南就叫做橘子,生長在淮北就叫做枳子。

10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呂氏春秋?盡數)

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韓非子?難壹)

用妳的矛去對付妳的盾。

113、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戰國策?秦策)

遺:遺失

在路上不檢別人遺失的東西,晚上睡覺不用關門。

116、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戰國策?齊策)

沒有戰勝不了的,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壹切。

121、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鳴:鳥叫。壹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壹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122、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史記?張儀列傳)

鑠:熔化。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眾口壹詞可以混淆是非。

積:聚;毀:毀謗;銷:熔化。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