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詩句古詩如下:
原文: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思君秋夜長,壹夜魂九升。二月東風來,草坼花心開。思君春日遲,壹夜腸九回。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翻譯:
九月刮起了陣陣西風,月色陰冷霜花已凝成。思念妳更覺秋夜漫長,壹夜裏夢魂多次飛升。二月裏春風徐徐吹來,春草發芽春花兒開放。思念妳更覺春日遲遲,壹天裏幾次回轉愁腸。我住在這洛橋的北面,妳住在那洛橋的南邊。
十五歲那年認識了妳,可我今年已經二十三。好像是那女蘿草壹樣,它生長在松樹的旁邊。蔓兒短又苦松樹太高,盤旋往復夠不到上面。人們說人要有了心願,心願至誠老天必成全。心甘情願變作遠方獸,寸步不離並肩走向前。情願變成深山的大樹,異根而生卻枝枝相連。
作者介紹及作品賞析: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後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
作品賞析:
此詩以通俗暢達的語句描繪了長相思的女子形象,也表現了詩人對純真愛情的追求與向往。詩中有不少數量詞,如“壹夜”“九”“十五”“二十三”等,大多兩兩相對,如“九月”對“二月”。這些數量詞與其它詞的巧妙搭配,使語言更加通俗,別具壹格。
前八句和後四句又用了隔對法。“九月”四句用蒸韻,與“二月”四句用灰韻,句句隔對,交錯回環;後四句是隔句對,既是排句,又是比喻。這些手法的運用,使詩思豐富深刻,情感纏綿俳惻,情調淒婉哀怨,更能激蕩讀者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