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說話寫文章的時候,總喜歡說迎春花,說梅花是迎春花,說映山紅是迎春花,也有說是早櫻和桃花的,但是真正的迎春花是哪個,可能有人還不太清楚。
其實真正的迎春花是壹種淺黃色的小花,它開得最早,有時候與雪壹起到來,它開過之後才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因此這個花與梅花、水仙花、山茶花又並稱為“雪中四友”。
細說起來迎春花還有幾個名字的,如金腰帶、黃素馨、金梅、小黃花等,總之名字都和黃色有關。地大物博,各處有各處的風俗,不知道妳們那裏叫它什麽。
因為迎春花不畏嚴寒、傲霜鬥雪,是報春的使者,又因為它獨特的黃色,不同於壹般的紅花,所以古人也很喜歡的。吟詠迎春花的詩詞也很多,這裏我們來欣賞幾首唐宋時期的絕句。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恁君與向遊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這是白居易的《玩迎春花贈楊郎中》詩。首句是說迎春花的形狀,曠野裏寒風凜冽,幾乎沒有生機。獨有迎春花不怕寒冷,它金黃色的花瓣,翠綠色的枝葉,敢於傲霜鬥雪。
花兒都喜歡濃妝艷抹,本來黃色的花就沒有多少,在這種寒冷裏敢開放的就更沒有了。只有迎春花是獨特的,請大家註意區別,雖然蔓菁花也是黃色的,但它是大頭菜,是開在暮春。這裏白居易鄙視蔓菁花,實際上是以迎春花指稱楊郎中和自己。
幸與松筠相近栽,不隨桃李壹時開。
杏園豈敢妨君去,未有花時且看來。
松樹和竹子是歲寒三友,它們不怕寒冷歷來被人贊頌,而迎春花很幸運地能和它們站到壹起。避開了桃樹李樹,不跟它們隨波逐流。
劉禹錫在永貞革新運動失敗後並沒有消沈,他兩題玄都觀桃花就是證明。白居易替迎春花招來劉禹錫,實際上是贊揚劉禹錫像迎春花那樣的堅強不屈。
高樓曉見壹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
暖日晴雲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這首《遊春詞》是唐代詩人令狐楚寫的。冬天氣候寒冷,當站在陽臺上,舉目四望,突然看到窗戶底下有幾棵迎春花開放的時候,是不是感到有壹種突然到來的驚喜。啊,春天終於又來了。
這精神作用太大了,詩人頓時覺得春光好像就在面前,身上仿佛也有了壹種春天的溫暖。還是太陽雲霞它們知道把握節奏,不用東風來催逼,春天已經提前來到了人間。這迎春花就是替他們來報信的。
淺艷侔鶯羽,纖條結菟絲。
偏淩早春發,應誚眾芳遲。
這是宋代詩人晏殊的《迎春花》。詩中說迎春花顏色濃淡相宜,不是像桃李那樣的濃艷,只是如同黃鸝的羽毛,那柔軟的枝條上也爬滿了菟絲子。菟絲子有人認為是女蘿,其實它是壹種寄生植物,而女蘿是地衣的壹種。
三四兩句贊美迎春花的勤奮。它在早春淩寒獨自開,可笑那群芳還在睡大覺呢。等它們醒來,是不是感覺自己行動太遲緩了,有點慚愧呢。
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芬芳。
這是宋代詩人韓琦的《迎春花》。他說迎春花在嚴寒的風雪天就發芽開花了,它那修長纖弱的枝條好像不勝體力,只能匍匐在欄桿籬笆上。
它這樣勤奮引來了春光,既不獨占,也不滿足。它知道壹花獨放不是春,它還要與隨後到來的百花壹起歡聚壹堂,***同裝扮壹個萬紫千紅的春天。
古人關於迎春花的詩詞太多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自己欣賞。其實迎春花植株不高,又耐寒耐旱,也是最適宜家庭盆栽的。如果陽臺上有了壹盆迎春花,春天黃花飄香,夏秋青翠欲滴,冬天枝蔓婆娑,家裏四季就會充滿了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