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山
“田玉娥”幕府山——中國龍脈的誕生地
“六山”之首——幕府山
“田玉娥”幕阜山——雷神居住和伏羲出生的地方
“田玉娥”幕府山——中國最早記載民族天文星象的地方。
“田玉娥”幕府山——大禹治水的聖山
“田玉娥”幕府山——中國道教思想的發祥地,秦始皇供奉的地方。
“田玉娥”幕府山——四天師升仙之地
“田玉娥”幕府山——呂洞賓的仙鄉
《》幕阜山——張的仙地
“田玉娥”幕府山——國教的發源地
“田玉娥”幕阜山——蓋房之地,藥王。
“田玉娥”幕阜山——“藏平江六相”風水寶地
“田玉娥”幕阜山——中國文化的發祥地
中國有壹個“田玉娥”
幕府山脈位於中國中部,橫跨中國湘、贛、鄂三省,呈東西走向,北依長江,東臨鄱陽湖,西臨洞庭湖,南接湘贛,位於湘、鄂、贛三省省會武漢、長沙、南昌的中心。山脈平均海拔約1000m,全脈在1000m以上的山峰有12座,包括幕府山(1595.6m)、黃龍山(1521m)、九宮山(18m)。著名景點有幕府山、黃龍山、九宮山、大雲山、水簾洞和廬山西海。山地森林茂密,以松、杉、闊、竹為主,境內有大量天然闊葉原生次生林區,是名副其實的華中綠心。經濟林有油茶、茶葉、油桐、漆樹等。尤其是武寧,修水的“寧紅茶”,湖南的“平江紅茶”,更是享譽海內外。林副產品包括武寧的“竹筍”、蘑菇、松香和其他藥材,如黃連、天麻、柴胡、黨參、半夏和槁本。
主峰幕府山,又名田玉娥,位於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南江鎮,湘鄂贛三省交界處。
“六山”之首——田玉娥福山
眾所周知,“五嶽”是恒山(位於山西)、華山(位於陜西)、嵩山(位於河南)、泰山(位於山東)、恒山(位於湖南)。眾所周知,中國還有壹座“田玉娥”幕阜山,為天之最,轄五嶽。“田玉娥”幕府山是“六山”之首!位於湖南省平江縣南江鎮,古稱“越州府”。
從體積和高度來看,田玉娥也是六大山脈之壹。幕府山總面積約4800平方公裏,嶽陽460多平方公裏,面積是黃山的4倍。泰山426平方公裏;衡山核心景區南嶽區200平方公裏;華山150平方公裏;衡山62平方公裏;松山450平方公裏。就總量而言,田玉娥位列“六嶽”之列。泰山天柱峰海拔1545米,恒山祝融峰海拔1290米,華山南峰海拔2160米,恒山東風天峰嶺海拔2017米,嵩山連天峰海拔1440米,田玉娥幕府山山峰海拔65438+。
田玉娥——中國龍脈的誕生地
古代有個“田玉娥書院”,歷史悠久。宋代就有記載。朱元璋到了平江南江,就提到了“田玉娥書院”。田玉娥書院因校門名曰哮天月山,於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門前有“田玉娥書院”四個鍍金大字,石聯兩側鐫刻的“田字狄威,月之元愛”四個大字蒼勁有力,相傳為清代名士李(慈青,湖南平江人,貴州為官)所書。
“田玉娥”幕阜山——雷神居住和伏羲出生的地方
幕阜山古稱雷公山,雷公即雷神。老祖宗把幕府山當成了雷神的居所。
托爾是上帝意誌的代言人。他替天行道,懲惡揚善,殺罪人。在古代原始宗教的意識中,雷神是最令人敬畏的神,地位很高。中國古代的“神”字,本來就是以“神”的形式書寫,像閃電壹樣,讓古人懵懵懂懂。看到閃電的威力,從閃電可以看出人們有了“上帝”的概念。雷神的形象是鷹嘴龍身,伏羲是第壹龍身,所以也叫“龍的傳人”。魂歸故裏後,脊上有自然形成的長林狀花紋,至今清晰可見。伏羲是太昊,也就是在天有大作為的神。這就是幕府山被命名為“田玉娥”的原因。伏羲創造八卦用陰陽八卦解釋世間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與人關系的秩序,是中國文化的開端,也是道家思想的啟蒙,這些都包含在《易經》中。
“田玉娥”幕府山——中國最早記載民族天文星象的地方。
公元前22世紀,舜帝在湘鄂贛交界的三廟作戰,這是歷史常識。幕阜山是三省交界處的核心區,又因靠近古夏水之地,故稱“負夏”。在《孟子·離婁下》中,孟子說“舜生於各種風,遷於負夏”,而在《史記》中,“舜生於負夏”,遷於。
“田玉娥”幕府山——大禹治水的聖山
幕府山石壁上“禹治水登此山”的銘文,講述了大禹治水時期,禹在幕府山祭祀伏羲的故事。從幕府山的纜船坡到船峰再到壹座山峰的峰頂,都留下了禹帝的足跡,時而靜靜飛翔,時而三只。
五步,因是玉帝所留,世稱“玉步”。禦步是道士在求神時常用的步法動作,可以送神招魂,獲得七星之氣。可用於聚氣驅邪,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神崇拜、道教巫術等神學思想在幕阜山都能找到,是五嶽所不能比擬的。
“田玉娥”幕府山——中國道教思想的發祥地,秦始皇供奉的地方。
在古代,神仙居住的山只能叫“嶽”。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在方士的鼓動下,四次巡遊尋仙拜禪,公元前219年第壹次巡遊,公元前210年第四次巡遊爬山拜神。只有東嶽泰山有此殊榮,足以說明幕府山在秦和始皇帝心中的地位。
“田玉娥”幕府山——四天師升仙之地
“四大天師”之壹的葛洪在幕府山寫過這樣壹段話:“山上有石壁鐫刻:禹治水,登此山。它比平地高1800英尺....................................................................................................................................................................這是葛洪告訴大家的。葛玄爺爺在幕府山修仙煉丹。葛洪80歲在幕府山成仙。《紫穆斯林人集》中說“真君於幕府訪葛臺”,陵《幕府山賦》“抵東晉,多神仙流,孝談太極之術,童年川成抱樸子章”指的是葛玄在幕府山修道拜師,而葛洪在幕府山著書
“田玉娥”幕府山——呂洞賓的仙鄉
同樣是煉丹師的呂洞賓,也是在唐朝“飛到”了幕府山。明朝《隆慶越州誌》卷十八記載了呂洞賓的壹首詩《沁園春》:“昨日南京,今日南京是個美麗的地方,忽指洞庭”。呂洞賓,《全唐詩》收錄其詩四卷,呂洞賓在幕府山修道有其言為證。
《》幕阜山——張的仙地
幕阜山國家森林公園入口處的山峰被稱為“張老郭”。到了唐代,村民向官員舉報解決山林糾紛。壹邊是村民在壹座山脊上敲鑼打鼓歡迎官員,另壹邊是村民準備好轎子迎接官員。因母親關於穆福山勝利的說法而背著母親來巡山的張,走在了村民的前面。兩個村民都以為他是衙門的縣太爺,變相前來拜訪,於是沖上去要山獎。經過張的詢問清楚,他犯了壹個錯誤。也正是張的孝順節儉,深深打動了為山而戰的鄉親們,贏得了信任。當然,問題圓滿解決了。張授山的地方叫“張”,擊鼓迎官的地方叫“大鼓嶺”,轎子接官的山峰叫“關嶺”。由於山路險峻,爬來爬去的縣官被稱為“他爬的山”
“田玉娥”幕府山——國教的發源地
許遜(239-374),因其壹絲不茍的孝道,被道士尊為祖師,被稱為“孝宗”和“萬仙之首”。他以南昌西山為中心,傳教活動遍及張羽及附近地區。在越州平江還有許遜傳教士的遺跡。據明弘治《湖廣越州誌》卷五《平江縣山川誌》記載:“道衍,縣東九十裏,可造房屋,有龍丘、龍洞、淡臺、丹竈、徐景陽在此修行,縣南四十裏。因為他對道教的貢獻,感動了上天。東晉康寧二年(374),他家有42口人。當天,他的房子暴漲,連家禽家畜都帶走了,留下了“壹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佳話。許遜天資聰穎,廣泛學習古典文學和歷史,尤其喜歡施展魔法。20歲被提拔考誠信,多次推薦。29歲時拜吳為君子,建了壹座據《晉書》記載,搜神記,又有認為吳孟帶領“煉神於艾市黃龍山”,認為黃龍山就是幕府山的黃龍峰。《西山十二真王傳》中“徐景陽在艾城黃龍山嘗煉丹,死於幕府葛仙翁石室”,36歲時在幕府山結識文學家郭璞,壹起遊歷名山。直到西晉太康六年(280)四十二歲,因朝廷三令五申難以拒絕,才當上涇陽縣令。因此也被稱為“徐景陽”。看到晉朝之亂後,他棄官歸東,仍在幕府山壹帶傳播孝道。並且結合了道家的清凈,儒家的忠恕,佛教的大乘。帶有濃厚的理學色彩,
平日裏,孝、孝、忠、信教育著村子,深受村民們的尊敬。
“田玉娥”幕阜山——蓋房之地,藥王。
徐邁,東晉丹陽句容人,名喚舒璇,名門望族,非阿木金詩。他的老師鮑敬在黃三的《內文》中從毛谷的研究中學到了儒家經典。先在桐廬環山采藥,永和二年(364)入臨安西山。他改名宣,遠遊四方。王羲之經常去拜訪他,* * *帶飯,有壹次還傳了。金丹·富友和葛洪也是鮑亮的學生。他的《桐廬環山》中的“桐廬”壹詞是指童軍造屋的地方。童軍:黃帝時代的人,擅長了解植物和石頭的性質和味道,被人們稱為藥王。《隋書根經》記載了藥物的性質和采藥的記載。朱謀瑋《水經註》:幕府古稱環山。從以上可以得出結論,幕府山是藥王蓋房所在的地方,也是徐脈采藥煉丹的地方。難怪如今木府山川藥汁滿,芳草芬芳,石臼霜滿,山鳥轉碎藥腔。
“田玉娥”幕阜山——“藏平江六相”風水寶地
幕阜山古稱第二十五窟。"
道教有三十六洞,七十二福地,第二十五洞——幕府洞,壹周回溯壹百八十裏,名為甄嬛太淵天,都是神仙居住和休閑的地方。世人認為天庭之地吉祥、吉祥,充滿敬仰之情。道教隱士喜歡住在幽靜的山林裏,所以選擇有童話的地方建寺廟,這樣可以在仙風和道觀中受益。自古以來,道士夫婦停生,香客絡繹不絕。因此,這個洞穴成了中國刺繡河山的壹個景點。
據明清平江縣誌及本縣徐、陳、劉、李等族譜記載,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發生安史之亂,大部分皇族逃往四川。工部尚書許邀兵部左侍郎劉光謙、左丞相白起、陳希烈(常福)潛往南方。到了江西黃龍寺,遇到了朝暉禪師,說起了湖南平江的美景。最早居住在梅仙洲,“思音堂”地名至今仍存。第二年,侍郎陸、、李安福也找朋友來,於是六相藏在平江。分開居住後:徐舉下臺,在縣城北五十裏的三墩建廟;劉光潛上臺,在縣城以北90裏的幕府山腳下修建了長慶寺。白居巨臺,在縣城南60裏的白水建白水寺;陳菊赴臺後,在縣城以東的長壽九嶺修建了回國寺。陸在縣城以西60裏河東八角村建八角廟;李傕帶著弟弟福臨,改姓孟安福,住在西鄉岑川,建九峰寺。死後這六個地方都有墓和塔。這是唐朝的歷史故事,六國藏平江,四鄉建六廟。許、劉光潛、陳希烈、李安福(另外三戶李氏遷居平江)是遷居的先民。
“田玉娥”幕阜山——中國文化的發祥地
幕阜山的也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住建宅的張而得名。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是張亮的第八孫。《胡光越州山治傳誌》還記載,漢代名臣梅福在幕府山的梅仙峰成名,山下的城鎮也因神仙保佑而被稱為梅仙鎮。為什麽古代那麽多道家選擇幕府山修煉煉丹?
至此,我才明白道家的“道因德而生”、“道因德而顯”、“敬德”的思想與我們的祖先認為只有敬德才能“祈求天道永生”是壹脈相承的。伏羲開創文明,建立人倫秩序是德,弘龍懲惡揚善為天是德,童軍確定三味藥救世救人是德。由於因緣之爭,幕府山暫時沒有更多道教的記載,但田玉娥有葛洪和許遜兩位天師就夠了。他的信、信、孝、孝已經植入了我們民族的根中,他們的發明至今仍造福著我們的祖先。道教的傳播,幕府山和泰山同時有1800多年的歷史(。恒山和環山分別比幕府山晚300年和200年。在鼎盛時期,有多達100座寺廟。專家指出,用花崗巖建造的青羊宮完全可以與全木結構的嶽陽樓相媲美。曾讓唐代草書家張旭流連忘返,興高采烈地寫對聯,其作品堪稱佳作。幕阜山以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無可爭辯的事實向世人表明,它是國教的起源和發展之地,它對道教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它無愧於“田玉娥”之名,將永遠屹立在幕阜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