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裏真意不在喝酒,而在於欣賞山裏的風景。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醉翁”指“歐陽修”。
出自:《醉翁亭記》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壹篇文章。原文節選: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文:
環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壹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裏,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
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壹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
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壹點兒就醉了。
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托在酒上。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壹種和平安定的生活。
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雖然政治開明、風調雨順,但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沈重的憂慮和痛苦。
賞析:
文學佳作引來了有關寫作上的佳話和軼事。這種文學史上有趣的情形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是非常典型的。《朱子語類》所記載的歐陽修改定本文開頭的壹則軼事。
差不多可以和《醉翁亭記》的文章本身齊名。那故事是說,歐陽修《醉翁亭記》的原稿上,“初說‘滁州四面有山’,凡數十字,末後改定,只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我們也確實能夠感受到,文章的開頭是簡潔有力的(不過,後來也有人指出過歐陽修的這描寫並不屬實,說除了瑯琊之外,當地並沒有什麽山,見錢鐘書《管錐編》引郎瑛《七修類稿》。
我們不妨把它看做壹種文學家的筆法,用不著過多地糾纏於此)。從“環滁皆山也”到“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以說是全文整體結構中的第壹部分。我們不難看出,作者的筆法是很講究的。
其描寫線索是:從全景慢慢地收縮視野,由群山轉入“林壑尤美”的“西南諸峰”,再轉入“蔚然深秀”的瑯琊山(瑯琊山,在滁縣西南十裏,東晉時元帝為瑯琊王,曾避居此山)。
然後具體到山間的泉水,即釀泉,最後幾經回環,才在“峰回路轉”之後出現臨於泉上的壹座玲瓏剔透的亭子,即醉翁亭,而“翼然”兩字,特別能夠加強描述中的形象性,富於動感。
歐陽修采用這種由大及小,層層深入的寫法,有助於引起讀者身臨其境和探勝索幽的興致。再往下,作者仍采用陳述句式,寫出了建造亭子的人,以及自己給它起了“醉翁亭”的名字。
並解釋了“醉翁”二字的由來。歐陽修看來不是善飲之人,所以“飲少輒醉”,但卻為下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間也”,的全篇主旨(與民同樂)伏了壹筆。
所以作者寫道,鳥兒知道山林裏的快活,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人們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之所以快樂是因他能使滁州人民快樂,喝醉了酒能同滁人壹起歡樂。
醒了酒後能將歡樂的滁人記述到文章裏的,是“廬陵歐陽修也”。《醉翁亭記》是壹篇記體散文。“記”的人,壹種就是那些“傲逸狂醉”的人。
所以,在初貶夷陵時,他就“益慎職,無飲酒”。然而有趣的是,在十年之後,他卻在滁州改變了自己的形象。這種神奇的轉變無疑具有現實背景。
也體現著歐陽修思想變化的痕跡,因為在這以後,醉酒的情趣在歐陽修的詩文中竟成了經常性的主題。此外,《醉翁亭記》大量運用駢偶句,並夾有散句,句法既整齊又富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