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因為兩個主角龐涓和孫臏之間的個人恩怨而壹直具有強烈的戲劇性。經常在影視作品中被描繪成善良的孫臏和陰險的龐涓之間的復仇之戰,是正義的齊國打敗邪惡的魏國的戰爭。但事實是,齊國巧妙地利用了魏、趙、韓之間的矛盾,削弱了壹統天下的魏國,壹舉擊潰了魏國在馬嶺的主力,可以說是漁翁得利。齊國打敗魏國後,這個國家成為東方的壹個大國。
在齊威王的統治下,齊國欣欣向榮,而魏國在吳起離開楚國後已經走上了下坡路。兩個大國的碰撞在所難免,而從整個趨勢的發展來看,齊占上風似乎也是必然的。因此,魏之敗不是龐涓壹人之錯,齊之敗也不是孫臏壹人之功,這是大局使然。
但往往傳說中的復仇故事最能吸引人的眼球,尤其是當這些故事是圍魏救趙、降廚等成語典故時,真實的歷史邏輯就變得黯淡了。也許,所謂的英雄創造歷史就是指這樣的情況。
孫臏和龐涓是同班同學,關系很好,但壹畢業就反目成仇。龐涓設計砍掉孫臏的腳,差點害死他。沒有別的原因,就因為孫臏的天賦太高,龐涓嫉妒。這是壹個相當血腥的情節,就像壹部二流暢銷小說的情節,卻赫然寫在我們的正史上。
《資治通鑒》是這樣寫的:
當初孫臏和龐涓都是學兵法的。龐涓以魏為將軍,自以為不及孫臏,遂召之。最後雙腳被法律砍斷,是要被終身拋棄的。
據史書記載,孫臏是孫武的後代,兩人都是齊國人。他的名字叫“郭”,因為他在魏被鞭打,雙腿殘廢。他的真實姓名不詳。但《史記·資治通鑒》記載,他所受的刑罰是“砍斷雙腳”,即砍斷雙腳,並在臉上紋身,以標明罪犯的身份。砍掉雙腳應該叫“鞭笞”,“鞭笞”就是把膝蓋骨挖出來。孫臏應不應該叫“孫厝”?至於孫臏是沒有腳還是沒有膝蓋骨,我就不繼續探究了。
後人盛傳孫臏和龐涓壹起向鬼谷子學習兵法,後來龐涓先下魏國當了將軍。鬼谷子是神壹般的人物,史書只記載他是蘇秦和易昌的老師。但是蘇秦和張儀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所以鬼谷子教的知識應該是縱橫的。那他為什麽去教孫臏和龐涓兵法?關於鬼谷子的傳說很多,但在正史中很難找到蹤跡。我的猜測是有人為了讓孫臏和龐涓的故事更有戲劇性,故意在故事中加入了鬼谷子這樣的人物。不然孫臏怎麽會有這麽高的天賦,龐涓怎麽會這麽怕他?正所謂師出高徒,有神壹樣的老師指導才順理成章,讓故事讀起來更可信。
龐涓當上將軍的時候魏國是什麽狀態?當時魏國的君主是魏惠王。魏國在魏文侯的統治下成為中原的霸主,魏國的霸權從魏文侯和魏武侯延伸到魏惠王。魏的國力真的是如日中天。就連後來統壹全國的秦國,也被奪走西河之地的魏國吞並,也不敢正面作戰。龐涓作為魏國的將軍,是壹個有權勢的人,但是他認為孫臏的能力比自己高,他嫉妒,所以把孫臏引誘到魏國,然後陷害他,砍斷他的腳。
這是壹個非常戲劇性的情節。看來天下有才之人,非龐涓莫屬,非孫臏莫屬,頗像“生於焉,焉知非明”的味道。。但是從常識來思考,就說不通了。世界上有很多有才華的人。龐涓為什麽要盯著自己的同門師弟?除非之前他們之間有血海深仇。龐涓作為魏國這樣的超級大國裏的將軍,會面對很多比孫臏危險得多的政敵,而孫臏是應屆畢業生。我們的社會現實告訴我們,除了人才,更重要的是各種人脈、關系、情商等等,還有背景情況、機遇。像孫臏這樣的基層,龐涓怕什麽?另外,如果龐涓真的是這麽狡猾無情的人,為什麽不幹脆壹勞永逸的殺了孫臏,天天留他活口試探他的罪責?
《子·同治簡》繼續記載:
齊國使者到了魏國,孫臏稱齊國使者為罪犯。祁使者偷了它。田忌善良好客,向魏王進諫。魏王問兵法,以為師。
齊國使者訪問魏國,秘密會見罪犯孫臏,然後把他從齊國解救出來。後來,孫臏被田忌介紹到齊威王,齊威王尊為師。田忌賽馬的故事,發生在孫臏逃到齊國後,住在田忌的時候。那麽問題來了,孫臏能做什麽?齊國冒著與強大的魏國發生外交糾紛的危險,偷了魏國的俘虜。要知道,當時的齊國還沒有強大到可以肆無忌憚地對抗魏的地步。就因為齊國的使者偷偷見了孫臏,被大自然給驚呆了,未經允許就讓齊國冒這麽大的外交風險?想想孫臏的履歷。零工作經驗,壹個殘疾人,有前科,有競業限制,他跳槽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不可信。我再虛構壹個情節可能更符合邏輯。孫臏是齊國人。他為什麽去魏找工作?因為孫臏是齊國派來的間諜。通過與魏國大將龐涓的同學關系,成功打入魏國政治核心。沒想到,他被新聞抓住了,被捕入獄。要不是龐涓年的同學之誼去朝鮮斡旋,孫臏早就沒命了。事情發生後,齊國展開了積極的營救,終於成功地把已經變成殘廢的孫臏帶到了齊國。或許龐涓也幫了忙。孫臏因其貢獻而受到齊威王的高度評價。?
不管怎樣,孫臏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幫助齊威王打了兩次關鍵的反魏戰役,徹底結束了魏國的霸權,並迫使魏惠王去了齊國的徐州,尊齊威王為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州襄王,我們在下壹篇文章裏會講到。
先說這兩場戰役,桂陵之戰和馬嶺之戰。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征服了趙國,並包圍了趙國的首都邯鄲。趙、魏、韓作為三晉,為什麽要分裂這個聯盟?想當年如日中天的時候,趙國和南朝鮮都是跟著魏國走的。三晉作為他們的兄弟,為什麽要打起來?說到魏惠王的登基。
公元前371年,“魏武侯未能立太子,子公爭鬥緩慢,造成國內混亂。”這裏的兒子是魏惠王。魏國內亂兩年未平息,趙、韓乘機“聯手攻魏,亂戰,破之,圍之。”趙提出要殺子茍,讓公媾和,讓魏割地。而韓國則提出將魏國壹分為二,以削弱魏國。無論哪種方式,對魏都是致命的打擊,會把魏國降到二流國家的水平。被昔日的弟弟趙、韓所滅的,是否也感受到了智伯的感受?但可笑的是,兩國居然沒有達成壹致,相繼撤軍。因此,茍為了國王的利益,殺了公仲,慢慢地站了起來。
第二年,重整國力的魏惠王打敗了漢陵和淮,充分顯示了魏國的實力,但也意味著三晉聯盟的徹底瓦解。此後,趙似乎積極與外部勢力勾結,以遏制魏國的勢力。公元前356年,趙、齊、宋引起了魏國的警覺,於是發生了魏國圍困邯鄲的戰爭。根據網上的資料,這場戰爭的導火線是趙對魏的盟友的攻擊,但在子簡中沒有這方面的記錄。唯壹的記載是,公元前372年,魏武侯去世前壹年,“趙伐魏,取京師為七十三”。可見當時魏內政不穩。
為了解決趙國的圍困,齊威王任命孫臏為大將軍,率軍出征。但孫臏以自己是罪犯為借口拒絕當將軍,就把田忌當了將軍,讓孫臏當了參謀,類似軍師。田忌打算率軍直取邯鄲,被孫臏阻止,於是上演了圍魏救趙的經典故事。但實際上,齊軍雖然攻打了魏國,但並沒有率先攻下魏國,也沒有阻止魏軍奪取趙國的首都邯鄲。魏軍占領邯鄲後,齊軍在桂陵地區成功阻擊魏軍,擊敗魏軍,甚至活捉了大將龐涓。然而,《資同治鑒》並沒有記載龐涓被捕的經過。
這壹戰魏國的主力並沒有被消滅,齊國的勝利只是局部的勝利。趙國的首都邯鄲仍在魏國手中。兩年後,魏和趙在漳水結盟,魏把邯鄲還給趙。給魏致命壹擊的馬嶺之戰,要等到13年以後。
公元前341年,魏國這次開始進攻韓國,韓國緊急派人向齊國求援。關於是否幫助韓國,齊國內意見分歧,朝中兩派。壹派以成侯鄒忌為代表,主張不幹涉他國戰爭;另壹派以田忌為代表,認為魏國吞並韓國會對齊國造成很大的威脅,應該盡快解救。孫臏站在田忌壹邊,但主張稍晚壹點,等魏國和趙國都筋疲力盡了,再把好處都收走。孫臏的戰略充滿了現代地緣政治。
因此,齊威王答應了朝鮮使者,但他留在原地。在齊國的許諾下,韓國放棄了與魏國和解的念頭,抵抗到底,屢戰屢敗。五戰皆敗後,韓國瀕臨崩潰,救國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齊國身上。直到現在,齊國以田忌為大將,以孫臏為師,出發直奔魏國,重施圍魏救趙之策。於是龐涓放棄了對韓國的進攻,回國了。以太子沈為大將軍,魏國重新組織了大量軍隊,準備迎擊齊國的軍隊。
此時,孫臏給了田忌壹個方案,就是著名的減廚方案。孫臏要求田忌把士兵每天吃飯的竈數減少壹半,撤到北方。也就是說第壹天剩下65438萬個竈,第二天5萬個竈,第三天2萬個竈,以此類推。龐涓看到敵人留下的火爐喜出望外,認為齊軍逃兵數量多,減員嚴重。於是我離開了主力步兵,帶著它的輕靈和鋒利壹路追了過去。此時,孫臏早早在馬嶺路設下埋伏,等待龐涓被困。《紫同治劍》的這段話很精彩。
“孫子,什麽時候晚上去馬陵。馬嶺路狹窄,旁邊障礙物多,可以伏擊。是棵大樹,書上說“龐涓死在這樹下!”“所以同師善射的弓箭手都蹲伏在路中間,黃昏時火起。龐涓夜裏去了那棵樹,看到了那本白色的書,用火點燃了它。還沒讀完就什麽都沒了,魏師範就什麽都沒了。龐涓知道自己被敵人打敗了,但是他卻弄巧成拙。他說:“所以他成了壹個正直人的名字!”齊國大捷打敗了魏氏,俘虜了太子沈。"
這更像是電影場景。孫臏要寫“龐涓死在這樹下!”,充滿了復仇的快感,讓讀者看著就喊。但真實事件往往沒有這麽戲劇化。無論如何,經過這壹戰,魏國元氣大傷,齊國成為東方霸主。
孫臏自殺前為什麽會說這樣壹句話?我壹直很疑惑。很多人解釋說,這說明龐涓至死都不服氣。但桂陵之戰和馬嶺之戰,龐涓在兩場戰爭中都被孫臏徹底擊敗,而且最早也承認自己不如孫臏。為什麽他還是不服氣?尤其是龐涓,作為壹個以孫臏為恥的人,在孫臏死前不會對他有絲毫的愧疚和悔恨嗎?無論如何,妳都不應該說“我成了豎子”這種話。這顯然是對孫臏極度鄙視的辱罵性言論。龐涓作為同門弟子和兩國權貴,不可能對孫臏的身份產生輕視之感,這只能是對孫臏的行為。那會是什麽?
我們先來看下面這段:
那壹天,齊桓公和曹劌坐在壹輛戰車上,在北鬥和琦君交戰。莊公正要下令擊鼓。“現在不行,”曹劌說。”等到琦君三次擊鼓之後。哎:“是啊!“琦君被徹底打敗了。他們的公爵下令讓馬去追那匹馬。”“現在不行,”曹劌說然後下了戰車,看了看琦君車輪的痕跡,爬上戰車,撐著戰車的前欄桿看了看琦君的隊形,說:“可以追擊了。”。”於是對琦君的追擊就被追擊了。勝利後,國王問他為什麽會贏。他說:“戰鬥需要勇氣。意氣風發,然後沒落,三精疲力盡。我是疲憊的,我是過剩的,所以我會克服它。大國是不可預測的,也是令人恐懼的。我視其為亂,看其旗,故追之。
沒錯,這就是《左傳》中眾所周知的曹劌之辯。這場春秋時期魯國和齊國的戰爭,和上面的桂陵和馬陵之戰相比,實在是太幼稚可笑了。但是,從這裏我們可以清楚地註意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春秋時期的戰爭是禮儀之戰,是貴族之間的戰爭博弈。部隊“列隊擊鼓”,按章辦事。但到了戰國時期,軍隊從貴族武士變成了農民步兵,戰爭不再講究什麽禮儀規則,只看勝負。
孫子曰:“兵者狡猾也。”。作為齊人的孫子,他沒有在自己的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卻去了蠻族國家吳國得到重用,或許是因為春秋時期的中國貴族對這樣的兵法非常不屑。但是到了戰國時期,壹切都變了。
馬陵之戰第二年,商鞅率領攻打魏,魏公子打頭陣。商鞅誘騙公子進行外交談判。經過商議,傅家實在酒桌上攻打公子,然後打敗魏軍,奪回被吳起搶走的西河之地。商鞅這種無視最起碼的外交規則,完全違背諾言的行為,可以說已經穿透了道德的底線。這也讓我們看到,戰國時期的國與國之間的鬥爭已經淪落到了弱肉強食的叢林級別。
也許龐涓是最後壹個貴族精神的守護者。守戰應該是兩軍的公開對抗,是勇氣之戰,而不是無恥的陰謀。於是,對於孫臏的“詭計”,龐涓鄙夷而不服氣。
就成了豎子的名字!也許這句話是春秋時代貴族精神的余暉。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