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壹個鼓舞人心的成功故事

壹個鼓舞人心的成功故事

導語:每個人都有可能成功,關鍵在於自己有沒有成為成功者的力量。以下是壹個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請參考!

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1古希臘著名演說家戴·莫西尼年輕時,為了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躲在壹個地下室裏練習口才。因為耐不住寂寞,時不時就想出去走走,心裏靜不下來。實踐的效果很差。無奈之下,他彎下腰揮舞剪刀剪掉了壹半頭發,就這樣變成了壹個奇怪的“陰陽頭”,因為頭發不好意思見人,他不得不徹底放棄出去玩的想法,壹心壹意練習口才,演講水平突飛猛進。正是有了這種專註和堅持的精神,戴墨斯尼最終成為了世界聞名的演說家。

1830年,法國作家雨果與出版社簽約,半年內交出壹部作品。為了保證能集中全部精力寫作,雨果把除了身上穿的毛衣以外的所有衣服都鎖在櫃子裏,把鑰匙扔進了湖裏。就這樣,因為拿不到出門穿的衣服,他徹底斷了出去見朋友玩的念頭,壹頭紮進小說裏,除了吃飯睡覺從不離開辦公桌。結果他的作品提前兩周上映。而這部僅用5個月就完成的作品,就是聞名於世的文學巨著《巴黎聖母院》。

壹個人要想做好工作,有所成就,就必須集中精力去追求既定的目標。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當我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惰性和欲望,難以集中精力前行的時候,不妨切斷退路,強迫自己全力以赴尋找出路。往往只有不留後路,才更容易贏得出路,最終成功。

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2 1962 7月,在美國西北部壹個名叫本頓維爾的小鎮上,壹家名為沃爾瑪的普通商店開張了,店主是44歲的退休老人沃爾頓。30多年後的今天,沃爾瑪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連鎖集團。在2000年的財富500強排名中,沃爾瑪以6543.8美元+0668億美元的營業額排名第二。沃爾瑪創造了商業奇跡。

我第壹次了解沃爾瑪連鎖店是十幾年前在國外生活的時候。那時中國沒有超市。當我第壹次走進沃爾瑪連鎖店時,我首先被它巨大的面積所震驚,然後被它便宜的價格所感動。同樣的產品,沃爾瑪的價格至少會比其他店便宜5%,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壹個售貨員的笑容,是那麽的親切和自然。從那以後,我每次去美國,都會選擇去沃爾瑪購物,享受壹種消費者的內心滿足。

後來我才知道,沃爾瑪的經營宗旨之壹就是“天天平價”。老板沃爾頓經常告訴員工:“我們珍惜每壹塊錢的價值,我們的存在就是為客戶提供價值,也就是說除了提供優質服務,我們還要為他們省錢。我們每為客戶節省壹塊錢,就能在競爭中領先壹步。”

為了不愚蠢地浪費壹美元,沃爾頓自己以身作則。他從不講排場,出門考察總是開著最老的面包車。當他需要在外面住酒店時,他總是和其他經理壹樣住,從不要求豪華套房。

為了贏得這壹美元的價值,沃爾瑪實施了全球采購戰略,“低價購買,大量采購,低價銷售”。沃爾瑪中國的采購總監Rui John走訪了各地的所有商店,仔細比較了價格,選擇了合適的產品。他告訴我,中國的商品質量近年來有了很大提高,沃爾瑪在中國的采購量也在逐年增加,今年將達到40億美元。

價格和服務是Womart贏得競爭的兩個輪子。在中國工作了五年的約翰·雷說:“妳知道我們有微笑訓練嗎?必須露出八顆牙齒才有資格。試試看。只有張開嘴露出八顆牙齒,壹個人的笑容才是最完美的。”不禁回想起第壹次見沃爾瑪時的印象。原來推銷員的微笑有這麽嚴格的規矩。

做生意自然要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實現最大化的目標要從最小化的具體行動開始。生意上省壹塊錢笑著露出八顆牙,抓住每壹件這樣的小事,企業就能搭上成功的階梯。

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3這是壹個精英、權威、大牌輩出的時代。他們的強勢,張揚,獨斷,往往讓我們這些心理敏感的年輕人自卑,無所適從。今天我們來回顧壹下過去壹些頂尖人物的短視結論,應該能找到我們的自信。原因:

能發明的都發明了(1899)。

——查爾斯·杜爾,美國專利局局長

②今天沒什麽重要的事(1776.7.4:美國獨立日)。

-英國國王喬治三世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第二世紀)。

-托馬斯·米勒,古埃及天文學家

電話有太多的缺點,所以我們不能真的把它當成壹個電信工具。對我們來說,這個設施壹點價值都沒有(1876)。

-西方工會內部備忘錄

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吸煙有益健康(1969.438+0.6438+08)。

——《新聞周刊》引用了洛城伊恩·麥克多諾博士的話。

我們不喜歡他們的音樂,吉他樂隊也快過時了(1962)。

——美國迪卡唱片拒絕披頭士的原因。

⑦電視不能占據任何市場超過半年,人們很快就會厭倦每晚盯著這個膠合板盒子(1946)。

-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負責人德裏爾·紮努克。

無論未來科學如何進步,人類永遠不會登上月球(1967.2.25)。

-李·福裏斯特博士,三極管的發明者

飛機是壹個有趣的玩具,但它沒有軍事價值(1911)。

——費迪南德·福奇,法國陸軍元帥、軍事家、第壹次世界大戰指揮官

⑩沒有人有任何理由買電腦放在家裏(1977)。

-肯尼斯·奧爾森,Digido計算機公司的創始人和前總裁

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4阿爾伯特·卡米洛(Albert Camilo),著名的心算師,從來沒有算錯過。

這壹天,他正在表演,有人上臺給他出了壹個問題:“壹列載有283名乘客的火車進站,87人下車,65人上車;下壹站,49人下去,112人上來;下壹站,37人下去,96人上來;之後74人下井,69人上來。下壹站,17人下去,23人上來……”

那人剛說完,心算大師就不屑地回答:“小兒科!告訴妳,火車上有壹個* * *和——”

“不,”那個人攔住他說,“我讓妳算壹下火車停了幾站。”

阿博特·卡米洛楞住了,這個簡單的加減法成了他的“滑鐵盧”。

真正滑鐵盧的失敗者拿破侖也是有故事的。

拿破侖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後,他的壹個圓滑的密友偷偷給他帶了壹副象牙和軟玉做的國際象棋。拿破侖愛不釋手,從此默默下棋,消磨孤獨痛苦的時光。棋被抹平,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拿破侖死後,這套象棋被拍賣過多次。後來壹個主人偶然發現壹個棋子的底部可以打開,裏面有如何逃離聖赫勒拿島的詳細計劃!

兩個故事,兩個遺憾。

他們的失敗其實是心態上的失敗。心算者只想到陳腐的數字,而軍事家只想到娛樂。他們忽略了數“數”和棋“棋”。可見,天才如果在自己的思維定勢裏打轉,是走不出死胡同的。

無數事實證明,偉大的創造和天才的發現,都是從突破思維定勢開始的。

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5公元前223年冬天,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進入亞洲。當他到達亞洲的弗吉尼亞城時,他聽說城裏有壹個著名的預言:幾百年前,弗吉尼亞國王戈迪亞斯在他的牛車上系了壹個復雜的結,並宣布誰能解開它,誰就將成為亞洲之王。從那以後,每年都有許多人來看戈迪亞斯結婚。世界各地的勇士和王子都來試圖解開這個結,但他們甚至找不到繩子的盡頭。他們甚至不知道從哪裏開始。大多數人只是看看而已。從來沒有人靜下心來嘗試解決這個難題。亞歷山大對這個預言很感興趣,下令派人帶他去看這個神秘的結。幸運的是,這個結仍然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廟裏。

亞歷山大仔細地看著繩結,很長壹段時間,他甚至找不到繩子的末端。亞歷山大不得不佩服國王戈迪亞斯。這時,他突然想到:為什麽不用自己的行動規則來解開這個結呢?!於是亞歷山大拔出劍,瞄準繩結,用堅硬的劍將繩結劈成兩半。這個保存了幾百年的死結,很容易就解開了。

實踐是偉大的揭發者,揭露壹切欺騙和自欺。行動,也只有行動,才是治愈“行動恐懼癥”的唯壹方法。亞歷山大不墨守成規,找準目標,凡事先下手為強,不僅解開了幾百年的心結,也註定了他成為亞洲之王。

我記得拿破侖曾經說過:“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是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最好的!”“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劃,最終都會付諸行動。成功始於明確的目標,成功始於心態,但這僅僅相當於給妳的車加滿油。知道了方向和路線,我們就要發動汽車,保持足夠的電量到達目的地。

無論妳決定做什麽,無論妳為妳的人生設定了多少目標,決定妳成功的永遠是妳自己的行動。只有行動賦予生命力量,只有妳的行動決定妳的價值。

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6壹個美國男孩高中畢業後決定成為壹名優秀的商人。後來他考上了麻省理工,但是他沒有直接學貿易,而是選擇了工程中最普通最基礎的專業——機械。這是壹招妙棋,做生意壹定要有壹定的專業知識。大學畢業後,這個年輕人沒有立即去經商。他被芝加哥大學錄取,開始攻讀為期三年的經濟學碩士學位。幾年後,他在知識方面完全具備了商人的素質。令人驚訝的是,拿到碩士學位後,他依然沒有從事商業活動,而是考了公務員,去了政府部門工作。他很清楚,做生意壹定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更何況官場險惡,仕途多變,很容易培養出自己臨危不懼,機敏老練的性格。在政府部門工作五年後,他辭職下海經商,成績斐然。兩年後,他創辦了拉夫貿易公司。20年後,拉夫的資產從最初的20萬美元增長到2億美元。這個年輕人就是比爾·拉弗,美國著名企業家。

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成功方法。壹個人總是活在夢裏。另壹個人和比爾·拉弗壹樣,對自己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壹步步為自己的成功劈荊棘、劈巖石、架橋、修路。

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7有人調查了100位世界名人的成功經歷,發現了壹個奇怪的現象。他們的成功經驗並不是按照壹般的成功模式來進行的。在成功人士看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影響他們。

這些名人包括莫紮特、肖邦、愛迪生、奧斯汀、福特、丘吉爾和尤比·布萊克。

莫紮特3歲就能彈奏古典鋼琴,他能記住只聽過壹遍的段落。

肖邦7歲時就創作了G小調波羅乃茲。

10歲時,愛迪生在父親的地下室裏建立了壹個實驗室,開始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

奧斯汀在21歲時出版了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

50歲時,福特采用“流水線”實現了汽車的批量生產,大大降低了汽車的價格,並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普及。

丘吉爾81歲卸任首相,重返下議院,但又贏得壹次議會選舉。他開始學習繪畫,並成功地展示了他的作品。

100歲的爵士鋼琴家、作曲家尤比·布萊克也舉辦了自己的音樂會。去世前五天,他對別人說:“早知道能活這麽久,我就更努力了。”

很多人認為,人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精力充沛,所以往往會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年紀大了,精力就不夠了,經常不知所措。定居下來是最好的選擇。現實是,壹個人的成功沒有時間限制,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大有作為。關鍵在於壹個人的心態。心死了,壹切都沒了。

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8壹個貧窮的年輕人在別人開的店裏做店員。有壹次,壹個女人買紡織品時多付了幾分錢。他走了10公裏追上了那個女人,把那幾毛錢還了回去。又壹次,他發現他為壹位女顧客稱了四分之壹磅的茶,他跑了幾公裏去給她補上。在做郵政員的同時,他也靠給別人砍籬笆賺零花錢。壹個寒冷的早晨,當他離開家時,看見壹個年輕的鄰居裹著破衣爛衫,光著腳,正在砍壹堆從舊馬廄裏搬來的木頭,說他想掙壹塊錢買壹雙鞋。他讓年輕人回屋暖暖腳。過了壹會兒,他把斧子還給了年輕人,告訴他柴火已經劈好了,可以賣掉買鞋。有壹次,他在彼得堡做勘測員勘測後,為了挽救壹個貧困孤兒寡母家庭的住房,故意把壹條本來可以是直的街道設計成了彎的。如果街道修得筆直,窮人家就不會露宿街頭了!這個貧窮而卑微的年輕人在25歲時被選入議會。1860年5月,51歲,參加總統選舉。在全國代表大會上,“擁護阿布雷烏,支持分裂圍欄候選人”的聲音壹天到晚不絕於耳,最終他戰勝了對手,成為了第16屆美國總統。他就是亞伯拉罕·林肯,被馬克思譽為“世界英雄”。應該說,除了他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之外,他同情弱者、無私善良的崇高美德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9因為名人是人們心目中的偶像,所以他們具有呼應每壹個號召的功能。壹個出版商,久久不能脫手壹批滯銷的書,突然想出了壹個絕妙的主意:送壹本書給總統,連連求教。忙於政務的總統不願多糾纏他,便答道:“這本書不錯。”出版商打廣告,“有總統喜歡賣的書。”所以這些書被搶空了。

很快,出版商又有壹本賣不出去的書寄給了總統。總統有壹次上當了,想嘲諷他,就說:“這本書太可怕了。”出版商壹聽,轉過頭來打廣告,“有總統討厭的書賣。”很多人出於好奇爭相購買,書都賣完了。

第三次,出版社把書給了總統,總統接受了前兩次教訓,沒有回復。然而,出版商打出廣告,“有些書讓總統很難下結論,所以妳應該盡快買下它們。”我又被搶劫了。總統笑哭了,商人發了大財。

關於成功的勵誌故事10海灣戰爭後,壹輛名為“亞伯蘭”的M1A2坦克開始陸續裝備美國陸軍。目前這種坦克的防護裝甲是世界上最強的,可以承受時速超過4500公裏的沖擊力,單位破壞力超過13500公斤。

中校·喬治·巴頓是美國最好的坦克防護裝甲專家。在他接受了研制M1A2坦克裝甲的任務後,他立刻找到了壹個“敵人”作為合作夥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著名破壞專家邁克·馬茨(Mike Matz)。他們每人帶了壹個研究小組開始工作。不同的是,巴頓帶了壹個研究團隊去研發防護裝甲。邁克·馬茨(Mike Matz)帶著銷毀小組,負責銷毀巴頓研發的防護裝甲。

壹開始,馬茨可以輕松炸掉巴頓的新裝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巴頓不斷更換材料,壹次次修改設計。終於有壹天,馬茨拼盡全力失敗了。於是,世界上最強的坦克就在這場近乎瘋狂的“毀滅”和“反毀滅”實驗中誕生了,巴頓和馬茨這兩個技術“敵人”也同時獲得了紫心勛章。

中校·巴頓事後說:“事實上,這個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問題在哪裏,所以我們明智地決定'邀請'馬茨來告訴法官,並盡力激勵他幫助我們找到問題並更好地解決它。在這方面,他真的很棒,幫了我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