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平明的詩句 1.與平明有關的詩句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
作者: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集靈臺·其二
作者:張祜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峨眉朝至尊。
冬夜送人
作者:賈島
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
哭韓綽
作者:杜牧
平明送葬上都門,紼翣交橫逐去魂。歸來冷笑悲身事,喚婦呼兒索酒盆。
2.含有平明的詩句
“平明”的古詩詞名句1、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平明送客楚山孤2、隋盧思道《從軍行》:平明偃月屯右地3、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平明吹笛大軍行4、唐盧綸《塞下曲四首》:平明尋白羽5、唐王昌齡《長信怨》:奉帚平明金殿開6、唐王維《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7、唐李商隱《銀河吹笙》:樓寒院冷接平明8、唐李益《漢宮少年行》:平明走馬絕馳道9、宋歐陽修《臨江仙·池外輕雷池上雨》:池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10、宋歐陽修《踏莎行·雲母屏低》:平明窗外聞啼鳥11、宋蘇氏《臨江仙·壹夜東風穿繡戶》:平明堤上柳12、宋蘇軾《浣溪沙》:月明千裏照平沙13、宋晁補之《臨江仙·自古齊山重九勝》:平明秋浦帆飛14、宋呂勝己《木蘭花慢·殘紅吹盡了》:平明又西去也15、宋趙長卿《虞美人·燈前忍見啼紅面》:報道看看天色、待平明16、宋魏了翁《滿江紅·秋意冷然》:眼明平楚雲相逐17、宋李曾伯《賀新郎·幸得閑中趣》:僅平明、旆入襄州去18、宋李曾伯《八聲甘州·數年來》:願明時、清平無事19、唐元稹《連昌宮詞》:平明大駕發行宮20、唐溫庭筠《七夕》:平明花木有秋意21、唐和凝《宮詞百首》:諸殿平明進禦衣22、唐和凝《宮詞百首》:平明光政便門開23、元張野《滿江紅 盧溝橋》:又平明、沖雨入京門24、宋陸遊《喜雨》:平明雲氣冒南山25、宋陸遊《夏日》:平明壹浴汗無余26、宋陸遊《舟中詠落景余清暉輕橈弄溪渚之句蓋孟浩然耶》:平明宿鳥起27、宋翁卷《山雨》:平明忽見溪流急28、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唐明皇雖是平了韋後的亂29、宋釋可湘《偈頌壹百零九首》:平明始立秋30、宋釋可湘《偈頌壹百零九首》:平明空撼碧梧枝31、宋釋紹曇《偈頌壹百零二首》:睡到平明手腳交32、宋釋正覺《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平明拾得火33、宋釋子淳《頌古壹○壹首》:平明六國盡逢春34、宋宋白《宮詞》:元是平明同五王35、宋王珪《宮詞》:翰長平明趁起居36、宋王珪《宮詞》:平明謝雪到齋壇37、宋張公庠《宮詞》:平明瑞雪深三尺38、唐王建《宮詞》:平明舁出閣門宣39、唐岑參《火山雲歌送別》:平明乍逐胡風斷40、唐李白《結客少年場行》:平明相馳逐。
3.含有平明的詩句
1、奚官平明出建章
明
陳紹先
《挾彈圖(二首)》
2、平明蕩無有
明
程敏政
《涿州道中錄野人語(良鄉役夫)》
3、平明添好況
明
儲巏
《春晦連日風雨贈別(四首)》
4、平明攜樽南陌頭
明
豐坊
《春遊曲》
5、下直平明出禁門
明
高啟
《少年行二首》
6、平明獻朝堂
明
高啟
《送王推官赴官譙陽》
7、平明呼母唯空床
明
何白
《哀江頭》
8、平明已見收
明
皇甫汸
《感事二首同子約作》
9、殺向平明虜不知
明
蔣山卿
《北狩凱旋歌(三首)》
10、平明退直呼濁醪
明
李東陽
《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
11、煌煌旄鉞發平明
明
梁潛
《三月十七日送駕出德勝門》
12、平明飯罷促高梢
明
夢堂噩公
《山陰舟中》
13、平明振佩入烏府
明
蘇伯衡
《送曹叔溫赴淮安幕》
14、平明操板築
明
孫蕡
《輸役蕭墻》
15、平波削玉天倒明
明
王醇
《畢仲明侍禦邀集西清館聽文兒歌》
16、平明自失景陽鐘
明
王跂
《金陵三首》
17、平明東閣下恩綸
明
王世貞
《正德宮詞八首》
18、平明沒馬足
明
王野
《雨雪曲》
19、平明攀天望海色
明
吳斌
《顏山歌》
20、平明拾翠去
明
吳國倫
《上新河雜詠二首》
21、平明敞帝居
唐
蘇颋
《遊禁苑幸臨渭亭遇雪應制》
22、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23、平明羽衛朝萬國
唐
韋應物
《溫泉行》
24、平明發鹹陽
唐
岑參
《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25、平明剪出三鬃高
唐
岑參
《衛節度赤驃馬歌》
26、平明上馬入宮門
唐
杜甫
《虢國夫人(壹作《張祜集》靈臺二首之壹)》
27、平明矯輕策
唐
李益
《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
28、平明大駕發行宮
唐
元稹
《連昌宮詞》
29、平明蕃騎四面走
唐
元稹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縛戎人》
30、平明船載管兒行
唐
元稹
《琵琶歌》
4.關於平明,日中,人定,日暮,夜闌,暮春,三春,三秋的詩句
平明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日中
《鑒》 唐 李嶠
明鑒掩塵埃,含情照魏臺。日中烏鵲至,花裏鳳凰來。
玉彩疑冰徹,金輝似月開。方知樂彥輔,自有鑒人才。
人定
《人定》 唐 白居易
人定月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燭影,紅袖下簾聲。
坐久吟方罷,眠初夢未成。
誰家教鸚鵡,故故語相驚。
日暮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夜闌
《貴公子夜闌曲》 唐 李賀
裊裊沈水煙,烏啼夜闌景。曲沼芙蓉波,腰圍白玉冷。
暮春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之壹》 唐 杜甫
久嗟三峽客,再與暮春期。百舌欲無語,繁花能幾時。
谷虛雲氣薄,波亂日華遲。戰伐何由定,哀傷不在茲。
三春
《遊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秋
《雨雪曲》 唐 盧照鄰
虜騎三秋入,關雲萬裏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漢月明。
高闕銀為闕,長城玉作城。節旄零落盡,天子不知名。
5.找關於平明 日中 人定 日暮 夜闌 暮春 三春 三秋的詩句 最好要有出處
《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壹片冰心在玉壺。
(漢·佚句《古詩十九首》)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孰與味行乎。
《孔雀東南飛》: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黃鶴樓
崔灝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陸遊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暮春懷故人 作者:李中 朝代:唐
池館寂寥三月盡,落花重疊蓋莓苔。惜春眷戀不忍掃,
感物心情無計開。夢斷美人沈信息,目穿長路倚樓臺。
瑯\繡段安可得,流水浮雲***不回。
唐·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出自:《詩·王風·采葛》作者無考
原作彼采葛兮,壹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
6.
1.關於古詩文與紀時
平明:“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日中:見於《陳太丘與友期》《兩小兒辯日》。
人定:“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孔雀東南飛》)
日暮:“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更定:見於張岱《湖心亭看雪》。
夜闌:“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暮春:見於王羲之《蘭亭集序》。
三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三秋:“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柳永《望海潮》)又見於王勃《滕王閣序》。
2.關於古詩文與節日
古代詩文中涉及的節日很多,常見的有春節、上元(元宵)、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七夕)、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節日,大部分延續到現在,不過過節的內容和習俗改變了很多。有些節日活動(如婦女七夕乞巧),因為社會生活的變化現在消失了。
3.關於中國古代紀年
中國古代從漢武帝時開始使用年號紀年。第壹個年號為建元(前140—前135)。在中國歷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號紀年時間最長,為1662—1722年,歷61年;其次是乾隆,為1736—1795年,歷60年。年號的長短和社會的治亂大體上成正比的關系,像康熙、乾隆時期史稱“康乾盛世”。又如唐玄宗用“開元”為年號歷28年(713—740),史稱“開元盛世”。在社會動蕩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頻繁更換年號,如,徽宗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祐、寶祐、開慶、景定等,企圖借不斷更換含有吉祥意義的年號來振興國運,但最終也不能避免亡國的命運。當然,國號的更替也和皇帝的壽命、政治改革等因素有關,不能壹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