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積雨輞川莊作翻譯及賞析

積雨輞川莊作翻譯及賞析

翻譯

空林積雨,薪火難以點燃。午飯做完,馬上送向田間。

漠漠水田,飛起幾只白鷺;陰陰夏樹,傳來婉轉鳥鳴。

慣於山間安靜,早起遍地看花。松下長吃素食,采摘路葵佐餐。

我與野老已融洽無間,海鷗為何還要猜疑?

賞析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首聯寫田家生活,是詩人山上靜觀所見。詩人視野所及,先寫空林煙火,壹個“遲”字,不僅把陰雨天的炊煙寫得十分真切傳神,而且透露了詩人閑散安逸的心境;再寫農家早炊、餉田以至田頭野餐,展現壹系列人物的活動畫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氣息,使人想見農婦田夫那怡然自樂的心情。

頷聯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靜觀所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輞川之夏,百鳥飛鳴,詩人只選了形態和習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系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壹則取動態,壹則取聲音;漠漠,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這便是很好的例證。

唐人李肇因見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的詩句,便譏笑王維“好取人文章嘉句”(《國史補》卷上);明人胡應麟力辟其說:“摩詰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預偷來者?此正嘉祐用摩詰詩。”(《詩藪·內編》卷五)按,嘉祐與摩詰同時而稍晚,誰襲用誰的詩句,這很難說;然而,從藝術上看,兩人詩句還是有高下的。宋人葉夢得認為王維添加的兩個疊詞使詩句更加精彩。“漠漠”有廣闊意,“陰陰”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陰陰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畫面就顯得開闊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積雨天氣空蒙迷茫的色調和氣氛。

如果說,首聯所寫農家無憂無慮的勞動生活已引起詩人的濃厚興趣和欣羨之情,那麽,面對這黃鸝、白鷺的自由自在的飛鳴,詩人自會更加陶醉不已。而且這兩聯中,人物活動也好,自然景色也好,並不是客觀事物的簡單摹擬,而是經過詩人心靈的感應和過濾,染上了鮮明的主觀色彩,體現了詩人的個性。對於“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的王維來說,置身於這世外桃源般的輞川山莊,真可謂得其所哉了,這不能不使他感到無窮的樂趣。下面兩聯就是抒寫詩人隱居山林的禪寂生活之樂的。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詩人獨處空山之中,幽棲松林之下,參木槿而悟人生短暫,采露葵以供清齋素食。這情調,在壹般世人看來,未免過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厭倦塵世喧囂的詩人,卻從中領略到極大的興味,比起那紛紛擾擾、爾虞我詐的名利場,不啻天壤雲泥。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詩人在這裏借用了《莊子·寓言》和《列子·黃帝》中的兩個典故,快慰地宣稱自己早已去心機絕俗念,隨緣任遇,與世無爭,再也不被人猜忌,足可以免除塵世煩惱,悠悠然耽於山林之樂了。這兩個充滿老莊色彩的典故,壹正用,壹反用,兩相結合,十分恰切地表現了作者遠離塵囂、淡泊自然的心境,而這種心境,正是上聯所寫“清齋”“習靜”的結果。

這首七律,形象鮮明,興味深遠,表現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流露出詩人對淳樸田園生活的深深眷愛,是王維田園詩的壹首代表作。從前有人把它推為全唐七律的壓卷,說成“空古準今”的極至,固然是出於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認為“淡雅幽寂,莫過右丞《積雨》”,贊賞這首詩的深邃意境和超邁風格,藝術見解還是不錯的。(參看趙殿成箋註《王右丞集》卷十)

作品概述

《積雨輞川莊作》是唐代詩人王維山水田園詩中的名篇,被選入清代蘅塘退士編的《唐詩三百首》。

此詩描寫輞川山莊久雨初停時的景色,前四句寫詩人靜觀所見,後四句寫詩人的隱居生活。詩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描寫,創造了壹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詩如同壹幅淡雅的水墨畫,清新明凈,形象鮮明,表現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

作品原文

積雨輞川莊作⑴

積雨空林煙火遲⑵,蒸藜炊黍餉東菑⑶。

漠漠水田飛白鷺⑷,陰陰夏木囀黃鸝⑸。

山中習靜觀朝槿⑹,松下清齋折露葵⑺。

野老與人爭席罷⑻,海鷗何事更相疑⑼。

詞句註釋

⑴積雨:久雨。輞(wǎng)川莊:即王維在輞川的宅第,在今陜西藍田終南山中,是王維隱居之地。

⑵空林:疏林。唐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詩:“義公習禪處,結宇依空林。”煙火遲:因久雨林野潤濕,故煙火緩升。

⑶藜(lí):壹年生草本植物,嫩葉可食。黍(shǔ):谷物名,古時為主食。餉東菑(zī):給在東邊田裏幹活的人送飯。餉:送飯食到田頭。菑:已經開墾了壹年的田地,此泛指農田。

⑷漠漠:形容廣闊無際。唐羅隱《省試秋風生桂枝》詩:“漠漠看無際,蕭蕭別有聲。”

⑸陰陰:幽暗的樣子。唐李端《送馬尊師》詩:“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晝陰陰。”夏木:高大的樹木,猶喬木。夏:大。囀(zhuàn):小鳥婉轉的鳴叫。鳥的宛轉啼聲。黃鸝:黃鶯。

⑹“山中”句:意謂深居山中,望著槿花的開落以修養寧靜之性。習靜:謂習養靜寂的心性。亦指過幽靜生活。南朝梁何遜《苦熱》詩:“習靜閟衣巾,讀書煩幾案。”槿(jǐn):植物名。落葉灌木,其花朝開夕謝。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榮無常之理。其花早開晚謝。故以此悟人生榮枯無常之理。

⑺清齋:謂素食,長齋。晉支遁《五月長齋》詩:“令月肇清齋,德澤潤無疆。”露葵:經霜的葵菜。葵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稱。

⑻野老:村野老人,此指作者自己。爭席罷:指自己要隱退山林,與世無爭。爭席:典出《莊子·雜篇·寓言》:楊朱去從老子學道,路上旅舍主人歡迎他,客人都給他讓座;學成歸來,旅客們卻不再讓座,而與他“爭席”,說明楊朱已得自然之道,與人們沒有隔膜了。

⑼“海鷗”句:典出《列子·黃帝篇》:海上有人與鷗鳥相親近,互不猜疑。壹天,父親要他把海鷗捉回家來,他又到海濱時,海鷗便飛得遠遠的,心術不正破壞了他和海鷗的親密關系。這裏借海鷗喻人事。何事:壹作“何處”。

創作背景

作此詩是王維後期的作品。王維後期的詩,主要寫隱居終南山、輞川的閑情逸致的生活。《舊唐書·王維傳》記載:“維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貶官濟州時已經有了隱居思想的萌芽。再加上張九齡罷相、李林甫上臺的政局變化,他漸漸覺得仕途生活壓抑、黑暗,理想也隨之破滅。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他既不同意同流合汙,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盡管在李林甫當政時,王維並沒有受到迫害,實際上還升了官,但他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卻越來越深了。王維是個正直而又軟弱、再加上長期接受佛教影響的封建知識分子,他的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舊時的園林歸隱這壹途了。於是,後期的王維就開始了亦官亦隱的生活,甚至對於他個人生活有很大影響的安史之亂,在他的詩歌裏面也幾乎沒有什麽積極的反映。他後期對現實基本是抱著壹種“無可無不可”的漠不關心的態度。最初隱居終南山,後來在藍田輞川得到宋之問的別墅,生活更為悠閑,“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並吃齋念佛,“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這首詩就是作於王維隱居輞川藍田時期。

名家點評

《石林詩話》:詩下雙字極難,須是七言、五言之間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興致全見於兩言,方為工妙。唐人謂“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為李嘉祐詩,摩詰竊取之,非也。此兩句好處,正在添“漠漠”、“陰陰”四字,此乃摩詰為嘉祐點化,以自見其妙,如李光弼將郭子儀軍,壹號令之,精彩數倍。

《王孟詩評》:寫景自然,造語又極辛苦。顧雲:結語用莊子忘機之事,無跡,此詩首述田家時景。次述己誌空泊,末寫事實,又嘆俗人之不知己也。東坡雲:摩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者,此耳。

《增訂評註唐詩正聲》:周雲:妙在四疊字,易此便如嚼蠟。

《批點唐詩正聲》:“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人皆能為,比諸惟下“漠漠”、“陰陰”四字,詩意便勝。

《唐詩歸》:鐘雲:“煙火遲”又妙於煙火新,然非積雨說不出(“積雨空林”句下)。譚雲:悟矣(“山中習靜”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清脫無塵,出世人語。摩詰詩往往多道氣,要非尋常韻律間者。周珽曰:全從真景真趣摹寫,靈機秀色,讀之如在鏡中遊。陳繼儒曰:語氣殊靜,蔣壹梅曰:用事切題,做法更不可移動。

《唐詩貫珠箋釋》:第二承煙火也。三四雨後之景,用疊字獨能句圓神旺。五言看破榮枯,六言甘於清虛。

《磧砂唐詩》:敏曰:今人每用疊字,非惟覺得單弱,且與全句精神俱失。試觀此聯,偏似無此疊字,徑直無情,加此疊字,情景活現,則用疊字之法具在矣。況乎七言最忌五言句泛加二字,惟此真是七字句,並非五言泛加二字也(“漠漠水田”壹聯下)。

《唐三體詩評》:悟富貴之無常,乃彌陳於藿食,無妨為農沒世,人鷗群而不亂也。五六遞對,無復筆墨之痕。

《歷代詩法》:詩中寫生畫手,人境皆活,耳目長新,真是化機在掌握矣。

《唐賢三昧集箋註》:顧雲:下“遲”字妙。又雲:三四自然如畫。又雲:此必有為而雲,遊思悠遠恬淡,胸中絕無微塵。

《昭昧詹言》:此題命脈,在“積雨”二字。起句敘題。三四寫景極活現,萬古不磨之句。後四句,言己在莊上。事與情如此。

《唐宋詩舉要》:方曰:寫景極活現(“陰陰夏木”句下)。趙松谷曰:淡雅幽寂。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壹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壹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