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請問有壹句是“李白鬥酒詩百篇”的那首詩,全詩是什麽呀?O(∩_∩)O謝謝

請問有壹句是“李白鬥酒詩百篇”的那首詩,全詩是什麽呀?O(∩_∩)O謝謝

出自《飲中八仙歌》,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

《飲中八仙歌》的情調幽默諧謔,色彩明麗,旋律輕快。在音韻上,壹韻到底,壹氣呵成,是壹首嚴密完整的歌行。在結構上,每個人物自成壹章,八個人物主次分明,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彼此襯托映照,有如壹座群體圓雕,藝術上確有獨創性。

此詩將當時號稱“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從“飲酒”這個角度聯系在壹起,用追敘的方式,洗煉的語言,人物速寫的筆法,構成壹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圖。

原文(節選)如下: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鬥酒 壹作:壹鬥)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譯文如下:

李白飲酒壹鬥,立可賦詩百篇,他去長安街酒肆飲酒,常常醉眠於酒家。

天子在湖池遊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

張旭飲酒三杯,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聖。他常不拘小節,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雲煙之瀉於紙張。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奮。在酒席上高談闊論,常常語驚四座。

擴展資料:

根據新、舊《唐書》的《李適之傳》及《玄宗紀》,李適之罷相是在唐玄宗天寶五載(746年)四月,則此詩最早亦必作於天寶五年四月之後,時杜甫初至長安。

史稱李白與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俱善飲,稱為“酒中八仙人”,都在長安生活過,在嗜酒、豪放、曠達這些方面彼此相似。

杜甫此詩是為這八人寫“肖像”。

百度百科——飲中八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