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的意思是:
露水凝白,使得秋日景象也昏暗不明,月色清明,仿佛沈浸在聲聲滴漏中。夜晚水氣太重,把珍珠和金箔都沾濕了,露水壹點壹滴的落在玉盤上轉眼消失。竹林微微搖動,驚走了停留的鳥,草叢裏的小蟲在叫。滿園的景色伴隨著夜色,壹同進入霜凍。
1、這首詩出自唐代雍陶的》秋露,全詩是:
《秋露》
唐代:雍陶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
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2、詩人雍陶(約789~873以前),字國鈞,成都人。工於詞賦。少貧,遭蜀中亂後,播越羈旅,有詩雲:“貧當多病日,閑過少年時。”大和八年陳寬榜進士及第,壹時名輩,鹹偉其作。然恃才傲睨,薄於親黨。其舅雲安劉欽之下第,歸三峽,卻寄陶詩雲:“山近衡陽雖少雁,水連巴蜀豈無魚“得詩頗愧赧,遂通向不絕。大中六年,授國子毛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