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出自唐代李賀的《南園十三首·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釋義:
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麽不腰帶武器去收取關山五十州呢?請妳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淩煙閣去看,又有哪壹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釋義:
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3、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出自宋代陸遊的《書憤二首.其壹》
白發蕭蕭臥澤中,只憑天地鑒孤忠。厄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
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釋義:
我這白發稀疏的老頭幽住在鏡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報國無門的忠肝義腸。遭難的蘇武熬住了十數年吞氈咽雪的風霜,憂憤的張巡面對叛賊恨得把牙齒咬碎嚼光。絲絲的春雨飄灑在上林苑的亂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見了洛陽宮的斷磚破墻。我的壯心並沒有同年歲壹起衰老消亡,縱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傑英明流芳!
4、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出自兩漢曹植的《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淩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名編 壹作:名在)
釋義:
駕馭著白馬向西北馳去,馬上佩帶著金色的馬具。有人問他是誰家的孩子,邊塞的好男兒遊俠騎士。年紀輕輕就離別了家鄉,到邊塞顯身手建立功勛。楛木箭和強弓從不離身,下苦功練就了壹身武藝。拉開弓如滿月左右射擊,壹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飛騎射裂了箭靶“月支”,轉身又射碎箭靶“馬蹄”。
他靈巧敏捷賽過猿猴,又勇猛輕疾如同豹螭。聽說國家邊境軍情緊急,侵略者壹次又壹次進犯內地。告急信從北方頻頻傳來,遊俠兒催戰馬躍上高堤。隨大軍平匈奴直搗敵巢,再回師掃鮮卑驅逐敵騎。上戰場面對著刀山劍樹,從不將安和危放在心裏。連父母也不能孝順服侍,更不能顧念那兒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戰士名冊,早已經忘掉了個人私利。為國家解危難奮勇獻身,看死亡就好像回歸故裏。
5、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讀山海經·其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辰 壹作:晨)
釋義:
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鬥誌始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並無悔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意誌品格,美好的時光又怎麽會到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