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石以砥焉 化鈍為利是什麽意思

石以砥焉 化鈍為利是什麽意思

意思:用石頭磨礪,把鈍的變成利器。

出自《砥石賦》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壹篇賦。

原文:

我有利金分,以利為佩。遭土卑而慝作兮,雄鋯為之潛晦。如景昏而蝕既兮,與肌漆而為厲。顧秋蓬之不可剃兮,尚何遊乎髖髀之外。利物蒙蔽,材人惆悵。悼百汰之至精,蟠壹檢而多恙。豈害氣之獨然兮,將久不試而然。

彼屠者之刀兮,獵者之誕。不灌不淬兮糅錯銜鉛。日鼓月揮兮判腴擊鮮。脫爛護以耀芒,蓊淫夷而騰膻。豈不以涉魯而蒙診兮,鼎用之而成妍?有客自東,遺於越砥。圭形石質,蒼色膩理。郭其鱗皴,滑以滌漪。如衣浣垢,如鼎出否。

霧盡披天,萍開見水。拭寒焰以破毗,擊清音而振耳。故態復還,寶心再起。即賦形而終用,壹蒙垢焉何恥?感利鈍之有時分,寄雄心於瞪視。嗟乎!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武王得之,商俗以厚。高帝得之,傑才以奏。

得既有自,失豈無因?漢氏已還,三光景分。隨道闊狹,用之得人。五百余年,唐風始振。懸此大砥,以礱兆民。播生在天,成器在君。天為物天,君為人天。安有執礪世之具,而患乎無賢歟!

譯文:

我有把寶刀啊,因為它鋒利而隨身佩帶。遇到地勢低下而濕氣侵蝕啊,銳利的刀鋒就因此隱去。它像日光昏暗而太陽全蝕啊,跟皮膚中漆毒壹樣而長出惡瘡。它連秋天的蓬草都不能砍斷啊,它的鋒刃哪裏還能切割腿骨上的肉呢?鋒利的寶刀被鐵銹蒙蓋,使得有才能的人感到惆悵。

即使是經過多次錘煉的精品,棄置不用也會百病叢生。濕氣哪裏是毀壞寶刀的唯壹因素啊,長久不用也是會這樣的。那屠夫的刀啊,獵人的矛,沒有灌鑄沒有淬火啊,含有雜質而不夠精純。它們天天操持月月揮舞啊,割宰肥肉刺擊動物,看起來鋒刃閃閃發亮,濃烈地散發出壹股腥臊氣味。

難道它們沒有經過暑夏季節而蒙受濕氣的侵蝕啊,就因為它們經常使用才顯得這樣的美好。?有壹個從東方來的客人,送給我壹塊越地的磨刀石。這磨刀石形狀像圭而質地是石,顏色青蒼,紋理細膩。我用它磨去刀上的魚鱗狀銹斑,再以淘米水淘洗使之潤滑。

就像衣服洗去汙垢,鼎上除去穢物。又像濃霧散盡露出青天,浮萍蕩開現出池水。這寶刀,擦壹擦寒光刺眼,敲壹敲清音振耳。回復為原來的樣子,重新露出銳利的鋒芒。既然寶刀可以恢復原形而最終被人們所用,那麽壹時蒙上汙垢又怎能算是恥辱呢?我深感刀的利鈍變化有壹定的時機啊!

便把施展抱負的雄心寄托在瞪眼註視時機上。?啊!以磨刀石去磨刀,能夠化鈍為利;用法制來砥礪,能夠化愚為智。武王得到它,商朝的風俗就變得淳厚;漢高祖得到它,傑出的才能就能施展。得到它既然是有緣由的,失去它難道就沒有原因嗎?自漢代以來,日月星辰的光輝分散。

隨著法制實行的好壞,運用法制便獲得人才。五百多年後,唐朝興盛。才又高懸起法制這磨刀石,來砥礪天下百姓。萬物的生長在於天,人材的培育在於國君。天決定萬物的生長,國君主宰著百姓的命運。哪裏有執掌著法制這治國工具,還愁找不到賢材的呢!?

擴展資料:

相似詩詞: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王勃

譯文: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堅強,永遠不放棄心中的理想 。

2.丈夫貴不撓,成敗何足論。——陸遊

譯文:男子漢大丈夫貴在不屈不撓,成敗相比之下又算得了什麽呢?

3.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李白

譯文:其精誠可感,金石為開,豈能懼怕艱險?

4.為學正如撐上船,壹篙不可放緩。——朱熹

譯文:讀書就像駕駛壹條水船,手上的漿是不可懈怠的!否則就會隨水逆流!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

譯文: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壹個山村。

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譯文:相信總有壹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百度百科-砥石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