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廬山之旅·廬山·匡廬奇秀甲天下
廬山又名“匡廬”、“匡山”。《尚書·禹貢》:“過九江,至於敷淺源。”其中的敷淺源,即傅陽山,亦稱鄱陽山,即今之廬山。《山海經》稱它為“南鄣山”、“天子都”、“天子鄣”。這是千古名山。其峰巒疊翠,襟江帶湖,風景優美,既為聖山福地,又是涼爽宜人的避暑勝地。廬山上名勝古跡甚多,歷經滄桑,至今尚有二百多處。
壹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廬山位於長江中下遊九江市以南,在我國第壹大湖鄱陽湖之北,屬淮陽弧形山系。雖然其最高峰漢陽峰海拔只有1471米,但因廬山系斷層性地壘式斷塊山,八千多萬年前,地殼斷裂下陷,形成了廬山的平地突起,高出附近平原1400多米,因此顯得巍峨峭拔,山高谷深。此即鮑照所雲:“千巖盛阻積,萬壑勢回縈。”廬山雄偉綺麗,變化莫測,蘇軾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寺壁》),深得其趣。
匡俗與仙廬
廬山呈橢圓形,長29公裏,寬16公裏,面積300平方公裏。東南和西北邊沿陡峭,拔地千尺,東北、西南平緩,整座山勢如筐如廬,廬山、匡山之名或即由此而來。對廬山之命名有多種說法,皆後人傳說。道教傳說殷周之際,有個姓匡名俗字子孝的人,在廬山修煉,得道成仙,其居住的地方稱為“仙廬”。周貞定王(前468—前441)曾派人迎請他下山,匡俗不見。數十年後,周威烈王又派人去迎他,找了幾個月才找到他的住處,但已不見其仙蹤而“唯廬獨存”,於是就把他修道的山叫做廬山,又名“匡廬”、“匡山”。另有壹種說法與匡俗無關,說是周武王時的方輔先生曾與春秋時的老聃跨白驢入山,煉丹得道,“仙去唯廬獨存”(《九微誌》),故其山名廬山。但廬山之名最早見於漢代,司馬遷的《史記·河渠書》:“太史公曰,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已有廬山之名,這是道教創立前二三百年的事。還有傳說廬山是秦始皇趕山鞭趕來的,現馬耳峰下還有他坐過的“秦皇石”。
人文之盛,他山少有
晉朝以後,廬山成為道教的重要基地,有“廣福”、“太乙”、“右平”、“清虛”、“尋真”、“昭德”等十八處著名道觀。佛教也有三大名寺(東林、西林、大林)、五大叢林(“海會”、“秀峰”、“萬山”、“棲賢”、“歸宗”),鼎盛時有佛寺三百八十多處。東林寺是凈土宗的發祥地,國內外凈土宗僧人來此,向公元四世紀的祖師慧遠和尚與東林寺頂禮膜拜,西域僧人亦“東向稽首,獻心廬嶽”。
廬山還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故鄉。李白三上廬山並曾在廬山隱居,寫了許多詩文,至今膾炙人口。白居易在九江四年亦常上廬山,詩文更多,此外如王羲之、謝靈運、鮑照、孟浩然、韓愈、歐陽修、米芾、蘇軾、蘇轍、王安石、黃庭堅等人也有許多廬山記遊作品,其中名作亦甚多。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曾在廬山白鹿洞振興了我國這個最早的書院。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旅行地理學家徐霞客均曾上廬山考察。從東晉到清代***有五百多位文人學者為廬山寫下了四千多首詩歌和許多文章、著作。摩崖石刻,隨處可見,廬山人文景觀之盛,為它山所少有。
近代,廬山成為著名的避暑勝地。西方人曾在牯嶺辟租界大興土木,西式別墅甚多。1949年以後興建了南北登山公路,汽車可直達牯嶺鎮。此外山上又修建了人工湖和水電站,修整了園林古跡,並將廬山與名城九江、鄱陽湖、石鐘山、雲山、龍宮洞等風景名勝區聯為壹體,成為壹個完整的旅遊區。廬山被江湖環繞,以廬山為中心,全國第壹大江、第壹大湖的許多景觀將大開遊人眼界。
廬山峻峭雄偉,林深水凈,空氣清新,涼爽宜人,山川雲遮霧罩,登山如走天上,作神仙之遊。李白的《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雲:
《匡廬奇秀甲天下》古詩句出處: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指石門)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三疊泉),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淩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溪名)清我心,謝公(指謝靈運)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仙府之中心)。先期汗漫(仙人)九垓(九天)上,願接盧敖(秦代求仙之人)遊太清(天之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