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九華山,自是造化壹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間。——《九華山歌》劉禹錫
三年未到九華山,終日披圖壹室間。——《題西隱寺》封敖
又聞九華山,山頂連青冥。——《發蕙風館遇陰不見九華山有作》孟遲
憶聞九華山,尚在童稚年。——《題九華山》譚銖
卻是九華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邊。——《別池陽所居》羅隱
青溪煙雨九華山,亂後應同夢寐間。——《送人歸湘中兼寄舊知》羅隱
應向謝公樓上望,九華山色在西南。——《寄尉遲侍禦》李昭象
必許酬恩酬未晚,且須容到九華山。——《恩門致書遠及山居因獻之》杜荀鶴
九華山色真堪愛,留得高僧爾許年。——《醉書僧壁》杜荀鶴
九華山色高千尺,未必高於第八枝。——《贈杜荀鶴》王希羽
九華山側雙峰下,還許儂家半席無。——《口號十首呈程殿撰》陳造
九華山色梅根渡,半日風帆即秋浦。——《送項平甫倅池陽》姜夔
百尺樓高瞻故國,九華山色倚晴眸。——《蕭相樓》王鞏
洗印先經三峽寺,觀風遍踏九華山。——《送韓希道移漕江東》周必大
照潭遙望九華山,弓馬蕭蕭日暮還。——《送賈元英之照潭》錢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