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入古寺中的“寺”指的是破山寺。
原文:《題破山寺後禪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都)寂,但余鐘磬(pán)音。
古詩翻譯:清晨,當我漫步走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叢林。壹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裏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山光使飛鳥也怡然自樂。深潭倒影,更使人覺得心境的空靈。萬物壹片靜寂,只能聽到那悠悠敲鐘的回聲。
寫作背景:這首詩曾被宋代洪駒譽為”全篇皆工“,是盛唐山水田園詩中的名篇之壹。由於詩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遊覽名山古剎,尋幽探勝。詩中所說的破山寺又叫興福寺,是六朝齊代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而建。常建早已對這座歷經百年的古寺心弛神往。
中心思想:題破山寺後禪院主旨是通過描寫清幽明麗的寺廟風景,抒發了作者內心寄情於山水之間的隱逸情懷,表達了詩人遊覽名勝時的喜悅和對高遠境界的強烈追求和追求內心平靜和超越塵世的心境。
學習古詩詞的意義
第壹,學習古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古詩具有簡潔、抒情、篇幅短小而豐富的特點。在學習中,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補充和領悟,這就需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第二,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詩教學給了我們壹個發揮想象的空間,發展創造性思維,進行藝術再創造。學生在讀古詩時,對詩中描繪的各種形象大都見過,然後利用想象根據詩意把大腦中記憶的各種意象進行再造組合。
從而在大腦中創造壹個新的畫面。這樣不僅對詩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發展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詩把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壹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從中受到熏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情”、“詩中有理”,既閃耀著美的光彩,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引發學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