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貞女貴殉夫,舍生亦如此”,意為:貞潔的婦女貴在為丈夫殉節,為此舍生才稱得上至善至美。出自唐代孟郊的《烈女操》。
原詩:
《烈女操》唐代: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釋義:
雄梧雌桐枝葉覆蓋相守終老,鴛鴦水鳥成雙成對至死相隨。貞潔的婦女貴在為丈夫殉節,為此舍生才稱得上至善至美。對天發誓我心永遠忠貞不渝,就像清凈不起波瀾的古井水!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
擴展資料:
賞析:
這是壹首頌揚貞婦烈女的詩。此詩以男子之心願,寫烈女之情誌,可歌可泣。梧桐樹相依持老,鴛鴦鳥同生***死。舊世貞烈女,夫死而終生不嫁,夫死而以身相殉。守節以表從壹之誌,殉節以明堅貞之心。
結句“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壹片貞心,下語堅決,精警異常。成語“心如古井”源自於此。
此詩內容或以為有所寄托,借贊頌貞婦烈女,表達詩人堅守節操,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之品行。然而,就全詩看,從題目到內容的全部,都是為了明確的主題的。
此詩在寫作藝術上有可借鑒處,題目中的“操”是琴曲名,也是詩題的壹種。大多是用他物起興本意。此詩以梧桐的偕老,鴛鴦的雙死,興起貞婦的殉夫,變應如此。結句再用井水不波來比喻守節不嫁,又是詩中的比體。
潮州城南實驗中學——古詩>列女操 / 烈女操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