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交代的是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陰山下。
詩中描寫的景物有:蔚藍的天空,遼闊的草原,成群的牛羊。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壹首民歌,壹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全文: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翻譯: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蔚藍的天空壹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壹陣風吹過,牧草低伏,露出壹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擴展資料: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遊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遊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敕勒歌》在布局、結構、風格和表現手法上都有許多傑特之處。但這首詩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文學方面,它也是民族文化間互相影響、南北詩風互相融合的實例。
也是中華境內各族從征戰對抗走向和解交融的歷史見證,是壹元主體、多元格局中華文化形成過程中的典型個案。其史學和文化學乃至民族學上價值絕不低於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