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箜篌是什麽

箜篌是什麽

分類: 文化/藝術 >> 器樂/聲樂

問題描述:

箜篌這種樂器有什麽樣的音效,通常用於什麽樣的場合?

解析:

箜篌是我國古代的彈弦樂器,最初名曰“坎侯”,有臥、豎兩種形制。盛行於漢、唐時代。那時是二十二弦,豎抱於懷中,兩手撥弦。明代以後漸漸失傳。現在獨奏或民族樂隊中使用的箜篌,是根據文獻記載和參照豎琴原理制作的新箜篌。琴體高175厘米,兩排弦,每排44弦。音域寬闊,音色既清亮又渾厚。

遠在春秋戰國之時,我國南方楚國就已經有和琴、瑟相象的臥箜篌了,漢代,臥箜篌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

它當時有五弦十余柱,以竹為槽,不僅流行於我國中原和南方壹帶,還流傳到我國的東北和朝鮮,在隋唐時還東傳日本,臥箜篌曾用於隋唐的高麗樂中,《通典》曰:“箜篌,舊制壹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也。”以後,在我國日漸銷聲匿跡,被表現力豐富的琴、箏所代替。然而臥箜篌 在朝鮮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而成為今日之玄琴。在日本,因經由當時的百濟國(朝鮮)傳入,而稱其為百濟琴。

豎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亦廣泛流傳。

豎箜篌也稱“胡箜篌”,其外型既有和西方豎琴相象的角形箜篌,也有琴頭加飾的風首箜篌和龍首箜篌。東漢之時,豎箜篌由波斯經西域傳入我國,是西 域古樂器。《隋書?音樂誌》雲:“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舊器。”《通典》也說:“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 二弦,豎抱於懷中,用兩手齊奏。”這說明豎箜篌是由西域傳人中原的。

豎箜篌多以絲為弦,元代也有以為鋼弦的。東漢時用於宮廷,隋唐時用於龜茲、疏勒、西涼、高麗諸樂,敦煌隋唐壁畫中的許多樂舞場面都有豎箜篌。宋時用於教坊。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初十日天寧節……教坊樂部,列於山樓下彩棚中,次列箜篌兩座。箜篌高三尺許。”

在新疆克孜爾尕哈幹佛洞第23窟和庫木吐拉幹佛洞63窟中都有豎箜篌的描繪。樂工身披彩帶,上身半裸,雙目下視正用左臂夾著豎箜篌,兩手撥動琴 弦。壁畫中的豎箜篌很典型,但遺憾的是當年藝術家沒有畫出豎箜篌的弦數。這種豎箜篌體積不大,豎抱在胸前彈奏,比那種立地豎起的箜篌顯得小巧玲瓏。

東漢時期,豎箜篌就隨著絲綢之路上的商賈往來,由西域傳入我國中原。它在隋唐時代,用於“胡樂”的龜茲、疏勒和高昌諸樂以入高麗樂中。由於它有 弦數組,不僅能夠演奏旋律,也能奏出 *** ,在獨奏的伴奏方面,都較其它樂器更為優越。後來箜篌又東渡日本,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

這種有曲形***鳴槽,並有腳柱,張著二十多條弦的豎箜篌,在中國樂壇上盛行於晉到隋唐時代。宋吳自牧《夢梁子》卷三裏曾這樣描寫道:“高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黑漆縷花金裝畫臺座,張二十五弦,壹人跪而交手臂之。”這是大型的箜篌。

另外還有壹種比較小的箜篌,是左手托著箜篌,右手彈奏,多用於儀仗音樂中。今天,古代的箜篌實物雖已不存,但在我國大同雲岡石窟有奏樂場面的浮雕上、敦煌的“隋唐樂隊”壁畫上和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浮雕上,都能見到彈奏箜篌的人像。

鳳首箜篌是東晉之初由印度經中亞傳入我國的,四百年多以後,唐德宗(公元780壹805年)時,從強國(今緬甸)也傳進了鳳首箜篌。《通典》雲:“鳳首箜篌,頸有軫。”這是頸有轄的壹種鳳首箜篌,至今還在緬甸流傳,稱“桑柯”或彎琴,也叫緬甸豎琴。

鳳首箜篌在隋唐用於天竺樂、高麗樂中。古代描寫箜篌的詩屢見不鮮。古樂府《孔雀東南飛》中就有劉蘭芝“十五彈箜篌”的詩句。最著名的壹首是唐代 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這首詩是李賀在京都長安作奉禮郎小官的三年間寫的,詩中所提到的李憑是當時宮廷裏著名的樂工。

箜篌盛行於漢、唐時期,它是唐十部樂中重要曲樂器之壹,在宋、元兩代繼續流傳,明末漸少使用,以至失傳達三百年之久。為了挽救這古老的樂器,前些年,我國音樂研究部門根據歷文資料再制了它,使古老的箜篌復活了。

新制成的箜篌,裝有兩排同樣的弦,每排有四十四根。由於是雙排弦,它可以演奏兩個聲部的復調旋律。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同時可以模仿古箏的推、揉、控、齦和模仿古琴的泛音奏法。如今箜篌常用於獨奏。重釋相為鞘舞伴奏,並在民族樂隊中應用,探受聽眾的喜愛。月宮的吳剛和玉兔也聽得入了神、著了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