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飄零的詩句
1、曲池荷 唐代:盧照鄰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賞析: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太早,讓人來不及欣賞荷花就雕零了。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花好月圓,後兩句突然借花之自悼,實寫人之自悼。此詩托物言誌,情感真切自然。
2、浣溪沙 清代:納蘭性德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壹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賞析:誰說花兒雕零不令人生起憐愛之情呢?當年同遊之時正是春花競放的美好時光。而今友人已去,空余自己獨身壹人。花落春去,紅塵壹夢,再美的綻放也是過往,終將飄零,詩詞的境界就是在剎那中見終古,在微塵中顯大千,在有限中寓無限。
3、月兒彎彎照九州 宋代:佚名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
賞析:有多少人家能夫妻團聚,享受天倫之樂;又有多少人家無依無靠,四處飄零?月亮照耀著中華大地,同在壹片藍天下,南宋江山有的歌舞升平,有的愁容滿面,衣不遮體、食不飽腹。
4、壹剪梅 宋代: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賞析:花落水流之景,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比喻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之感,以及“水流無限似儂愁”之恨。
5、惜牡丹 唐代:白居易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賞析:暮春時節冷雨蕭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紛紛飄落,隨風飛散,再也沒有人來關心她寂寞淒涼的處境。縱然是晴明天氣裏,殘花落地猶覺惆悵,何況在風雨之中,飄零在汙泥爛土之中,更覺慘不忍睹。
6、風入松 宋代:張炎危樓古鏡影猶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識東西晉,想如今、也夢邯鄲。縹緲神仙海上,飄零圖畫人間。寶光丹氣***回環。水弱小舟閑。秋風難老三珠樹,尚依依、脆管清彈。說與霓裳莫舞,銀橋不到深山。
賞析:獨倚高樓,望鏡中身影,猶感冷淒清寒。孤燈下形單影只,只能獨坐與孤影相看。桃花獨自開放,不知朝代變更、人事變遷,離開故鄉已很多年,何時才能再回?海上那神仙住處虛無縹緲,只能在這人世間飄蕩流浪。
7、不見 唐代:杜甫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壹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賞析:文思教捷,下筆成詩千首;飄零無依,消愁唯酒壹杯。匡山哪有妳讀書的舊居,頭發花白了就應該歸來。杜甫為李白的命運擔憂,希望他葉落歸根,終老故裏,聲聲呼喚表達了對老友的深長情意。
8、玉樓春 宋代:辛棄疾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賞析:迎著風兒,想勸春光停住腳步。春光卻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願同岸邊的落花壹樣隨流水而去,暫且就成為在泥土上飄舞的飛絮。詞人看到鏡中的華發,想著年華流逝,卻壹事無成,表達出因功業未就而人已老去,美好的青春理想破滅的濃濃愁緒。
9、落葉 唐代:孔紹安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賞析:秋氣早來,樹葉飄落,令人心驚;雕零之情,就如同這遠客的遭遇。樹葉翻飛,仿佛不願落地;還在訴說著,不忍離開這片森林。全詩通過巧妙的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描寫入秋落葉所引起的遊子思歸懷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