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表達托物言誌的詩句

表達托物言誌的詩句

1. 托物言誌的詩句關於雲

托物言誌的詩句關於雲 1.關於托物言誌的古詩

1、《青松》

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3、《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畫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7、《沁園春·雪》

現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關於托物言誌的詩或句

(唐)駱賓王《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唐)虞世南《詠蟬》

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唐)李商隱《詠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壹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唐)李賀《南國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

(唐)來鵠《雲》

千形萬象還成空,影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宋)鄭思肖《畫菊》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感遇?江南有丹橘

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3.關於托物言誌的古詩

1.《山行》唐朝·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2.《愛蓮說》宋朝·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3.《江城子·密州出獵》宋朝·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

4.《石灰吟》明朝·於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蔔算子·詠梅》近現代·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6.《琵琶行》唐朝·白居易(詩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7.《早梅》唐朝·柳宗元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裏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8.《早梅》唐朝·齊己萬木凍欲折, 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裏, 昨夜壹枝開。

風遞幽香出, 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 先發望春臺。

9.《清平樂·六盤山》近現代·毛澤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10.《蔔算子·詠梅》宋朝·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11.《白梅》元朝·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壹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12.《感遇·其壹》唐朝·張九齡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13.《少年行》唐朝·李白少年行其壹擊築飲美酒,劍歌易水湄。經過燕太子,結托並州兒。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因聲魯句踐,爭情勿相欺。

少年行其二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

14.《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唐朝·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5.《菩薩蠻·黃鶴樓》近現代·毛澤東茫茫九派流中國,沈沈壹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16.《金錯刀行》宋朝·陸遊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壹片丹心報天子。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17.《天香·龍涎香》宋朝·王沂孫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

汛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甆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

壹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雲氣。幾回殢嬌半醉。

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

18.《武夷山中》宋朝·謝枋得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19.《詠風》唐朝·王勃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20.《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宋朝·辛棄疾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

4.表達托物言誌的詩句

白居易的《白雲泉》: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本詩抒情主人公是壹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運用象征手法寫景寓誌,以雲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

於謙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乍壹看,這首詩寫的是石灰從采掘、冶煉到被使用的整個過程。再細細體會,詩中每壹句既是在寫“物(石灰)”,實際上也是在寫人,寫作者自己不怕“千錘 萬鑿”、“烈火焚燒”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氣概。詩中流露出的凜然正氣和豪邁情懷,不知鼓舞和激勵了多少後人為真理和正義事業奮鬥不息。

鄭板橋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壹幅傲然挺立、堅貞不屈的勁竹形象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立根破巖,咬定青山,千磨萬擊,屹立挺然。這副錚錚傲骨也正是詩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種堅定的意誌、頑強的精神和不向邪惡勢力屈服的氣節通過這首詩表現得淋漓盡致。

5.描寫托物言誌的古詩詞

原發布者:BAI1234561314

石灰吟[明]於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譯文:石頭是經過千萬次錘打才從深山裏開采出來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壹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為要壹身清白留在人間簡單的意思:石灰石經過千錘萬鑿才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用烈火焚燒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間。[簡析]這是壹首托物言誌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汙與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思想感情顧炎武《精衛》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壹寸身,銜木到終古。我願平東海,身沈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在獄詠蟬」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梅花王安石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青松陳毅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墨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竹石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石灰吟於謙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畫菊》鄭思肖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菊花》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

6.關於托物言誌的古詩

石灰吟

明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詩的首句寫石灰的來之不易,鏗鏘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錘百煉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詩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是前三句的收結與歸宿,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樣,關鍵在於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誌向,這也是詩人的誌向和理想。

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百花”是喻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 思想深刻,想象奇特、設喻新穎、辭采壯麗、意境闊大。

畫菊

南宋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獨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虛榮,不屑與“百花”為伍。它堅持節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誌趣未窮。這裏的菊花具有了某種神韻,而菊花同時又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相對應的“百花”則是影射那些屈節仕元的故宋臣屬。

7.有關托物言誌的詩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壹首,很為後世人稱道。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壹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壹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壹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壹,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壹“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壹“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壹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壹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壹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壹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象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這裏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壹正壹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壹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壹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雲:“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壹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於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於比興寄托,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