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宮中行樂詞其三 李白
盧橘為秦樹。
蒲萄出漢宮。
煙花宜落日。
絲管醉春風。
笛奏龍吟水。
蕭鳴鳳下空。
君王多樂事。
還與萬方同。
春日晚行 王安石
門前楊柳二三月,枝條綠煙花白雪。
呼僮羈我果下騮,欲尋南岡壹散愁。
綠岡初日溝港凈,與我門前綠相映。
隔淮仍見裊裊垂,佇立怊悵去年時。
杏花園西光宅路,草暖沙晴正好渡。
興盡無人檝迎我,卻隨倦鴉歸薄暮。
巫山壹段雲 李珣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
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春懷引 李賀
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結濃煙花帶重。
蟾蜍碾玉掛明弓,捍拔裝金打仙鳳。
寶枕垂雲選春夢,鈿合碧寒龍腦凍。
阿侯系錦覓周郎,憑仗東風好相送。
送人遊蜀 馬戴
別離楊柳陌,迢遞蜀門行。
若聽清猿後,應多白發生。
紅霓侵棧道,風雨雜江聲。
過盡愁人處,煙花是錦城。
泛江送客 杜甫
二月頻送客,東津江欲平。煙花山際重,舟楫浪前輕。
淚逐勸杯下,愁連吹笛生。離筵不隔日,那得易為情。
宋玉 李商隱
何事荊臺百萬家,惟教宋玉擅才華。楚辭已不饒唐勒,
風賦何曾讓景差。落日渚宮供觀閣,開年雲夢送煙花。
可憐庾信尋荒徑,猶得三朝托後車。
錦城寫望 高駢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煙花匝郡樓。
不會人家多少錦,春來盡掛樹梢頭。
天寧寺行館雜詠 乾隆
三月煙花古所雲,揚州自昔管弦紛。
還淳擬欲申明禁,慮礙翻殃謀食群。
2...過新年放鞭炮的段古詩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除夜》白居易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
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除夜》白居易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壹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鬥,春通綻處芬。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除夜》曹松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王安石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除夜》文天祥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東君偏故舊。
——《元日 玉樓春》毛滂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拜年》文征明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鳳城新年辭》查慎行
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
興盡聞壺覆,宵闌見鬥橫。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
——《除夜有懷》杜審言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壹年。
——《除夜作》高適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來鵠
3.中國春節不該放炮的理由放鞭炮帶來的壞影響:1、浪費資源2、汙染環境3、影響普通人的安全4、危害老弱病殘等人群的生命5、年味兒都是火藥味,都是爆炸味兒。
綜合上述理由春節不應該放炮。擴展: 春節是我國壹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壹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壹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壹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壹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壹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壹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
剪紙在我國是壹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壹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壹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壹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壹幅《老鼠娶親》的年畫。
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
這是年畫的壹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壹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壹,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壹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壹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壹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壹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壹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壹說。
即在新的壹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壹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
4.關於新年的詩句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思 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鄰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元旦試筆 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李益 綠楊著水草如煙,舊是胡兒飲馬泉。
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雲天。 從來凍合關山路,今日分流漢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 湖口送友人 李頻中流欲暮見湘煙,岸葦無窮接楚田。
去雁遠沖雲夢雪,離人獨上洞庭船。 風波盡日依山轉,星漢通霄向水懸。
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戲答元珍 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祝英臺 除夜立春 吳文英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
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 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
可憐千點吳霜,寒消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憶秦娥 正月初六日夜月 朱淑真 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
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
爭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迎春歌 袁宏道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
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穿香度。 繞吹拍拍走煙塵,炫服靚裝十萬人。
額羅鮮明扮彩勝,社歌繚繞簇芒神。 緋衣金帶衣如鬥,前列長宮後太守。
烏紗新縷漢宮花,青奴跪進屠蘇酒。 采蓮盤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雙雙。
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 假面胡頭跳如虎,窄衫繡褲槌大鼓。
金蟒纊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 觀者如山錦相屬,雜沓誰分絲與肉。
壹路香風吹笑聲,千裏紅紗遮醉玉。 青蓮衫子藕荷裳,透額裳髻淡淡妝。
拾得青條誇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 急管繁弦又壹時,千門楊柳破青枝。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拜年 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