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瑞詩句 1.贊揚“海瑞”的詩詞有哪些
贊揚“海瑞”的詩詞比較少,有: 風微夜幕小窗前,燭影飄搖入未眠。
墨疏辭成雷雨勢,霆驚可否裂霾天。目斷垂雲徒北望,初生壹念萬思牽。
滔滔惡浪掀天湧,老死空骸海角邊。有關”海瑞“的個人簡歷: 人物簡介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
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壹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禦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壹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萬歷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
獲贈太子太保,謚號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海瑞罷官 海瑞罷官即是歷史中發生的真事,也有後來旁人加工潤色,用來歌頌海瑞不畏強權、不諂媚逢迎,堅持正義的美好歌頌而作的戲劇。事情的講過大概是這樣的,當時的明朝首輔徐階告老還鄉,但是他兒子徐英儀仗自己父親做首輔時的權勢,橫行鄉裏,霸占民田,氣死趙玉山之子,又搶走趙的孫女小蘭。
於是小蘭的母親洪氏就去縣衙控告徐英,但是縣令大人畏懼當時首輔徐階的權勢,和徐英串通,不但當堂打死趙玉山,還把小蘭母親洪氏轟出縣衙大堂。恰巧海瑞調任應天巡撫,得知此事,重新審理,徐階自恃有恩於海瑞,代子求情,提出交田贖罪。
海瑞指明占田應退,犯法當誅。徐階惱怒,唆使朝臣彈劫海瑞,新巡撫戴風翔親來摘印。
海瑞於交印前,斬了徐瑛及縣令王明友。 這就是還原整個歷史事實後的海瑞罷官,由此可見,這樣壹位不畏強權,為民做主的官員,怎麽能不受民眾擁戴呢?甚至在百家講壇海瑞中,說到這樣壹件事,說海瑞壹生清廉,家中貧困,甚至壹年之中都見不到肉,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去市場割兩斤肉和母親壹起吃點肉。
每每看到於此,總是忍不住扼腕嘆息……。 海瑞鬥嚴嵩主題曲和戲曲 “海瑞鬥嚴嵩”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世人對其的熟悉程度恐怕僅次於“包拯鬥秦檜”了。
目前由陳庭威、何寶生、陳煒等主演的20集古裝戲說劇《海瑞鬥嚴嵩》正在熱播,以其曲折起伏的情節、命運多舛的人物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大家有感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去看看。
總結:縱觀海瑞壹生,他嘔心瀝血為整個國家,為百姓蒼生,但有時候卻又過於迂腐,正直,不懂變通,致使他以及他的家人跟著受了很多磨難,在百度貼吧海瑞吧看到這樣壹段話,我覺得很好,就幹脆轉過來吧:他、前無古人,後也將無來者,他是信仰的聖人、卻是禮教的奴仆,他活的壯烈也不免淒涼,他是歷史的豐碑,卻也是現實的悲哀。他把禮教完完全全變成理想,致使孤獨相伴、貧老壹生,只為後人楷模。
海瑞墓 明萬歷十五年(1587),海瑞卒於南京都察院右都禦史任上,消息傳到北京,萬歷皇帝下詔南京、北京二都舉行公祭,喪出江上,奠祭哭拜的人,百裏不絕。朝廷專門派行人司行人,海瑞的同鄉、學生許子偉護送其靈柩回瓊州安葬。
萬歷十七年(1589)二月廿二日,海瑞的靈柩終於運回海南,安葬在海口市濱涯村。海瑞墓,位於海口市丘海大道39號,占地面積10000㎡,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海瑞墓歷代有重修。解放後,在1959年重修壹次,1962年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11月,“四人幫”之壹的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海瑞墓遭到破壞。歷史是不容篡改的,1983年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籌集資金再次重修被毀的海瑞墓主墓,並增建了海瑞陳列室。
1996年4月,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在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下,擴建了海瑞墓,增辟了海瑞紀念園。現海瑞墓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風格獨特,是人們瞻仰古賢,欣賞文物的遊覽勝地。
2.海瑞傳中描寫海瑞的句子
海瑞,字汝賢,瓊山人。舉鄉試。署南平教諭。禦史詣學宮,屬吏鹹伏謁,瑞獨長揖,曰:“臺謁當以屬禮,此堂,師長教士地,不當屈。”遷淳安知縣。布袍脫粟,令老仆藝蔬自給。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宗憲子過淳安,怒驛吏,倒懸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過毋供張。今其行裝盛,必非胡公子。”發雚金數千,納之庫,馳告宗憲,宗憲無以罪。都禦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
時世宗享國日久,不親朝,深居西苑,專意齋醮。督撫大吏爭上符瑞,禮官輒表賀。廷臣自楊最、楊爵得罪後,無敢言時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獨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之,無使得遁!”宦官黃錦在側曰:“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壹棺,訣妻子,待罪於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頃復取讀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留中者數月。嘗曰:“此人可方比幹,第朕非紂耳。”
隆慶元年,徐階為禦史劉康所劾,瑞言:“階事先帝,無能救於神仙土木之誤,畏威保位,誠亦有之。然自執政以來,憂勤國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康乃甘心鷹犬,捕噬善類,其罪又浮於高拱。”人韙其言。
歷兩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僉都禦史巡撫應天十府。屬吏憚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勢家朱丹其門,聞瑞至,黝之。中人監織造者,為減輿從。瑞銳意興革,請浚吳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賴其利。素疾大戶兼並,力摧豪強,撫窮弱。貧民田入於富室者,率奪還之。徐階罷相裏居,按問其家無少貸。下令飈發淩厲,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竄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機告訐,故家大姓時有被誣負屈者。又裁節郵傳冗費。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頓,由是怨頗興。都給事中舒化論瑞,滯不達政體,宜以南京清秩處之,帝猶優詔獎瑞。已而給事中戴鳳翔劾瑞庇奸民,魚肉搢紳,沽名亂政,遂改督南京糧儲。瑞撫吳甫半歲。小民聞當去,號泣載道,家繪像祀之。將履新任,會高拱掌吏部,素銜瑞,並其職於南京戶部,瑞遂謝病歸。
帝屢欲召用瑞,執政陰沮之,乃以為南京右都禦史。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有禦史偶陳戲樂,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學禦史房寰恐見糾擿,欲先發,給事中鐘宇淳復慫恿,寰再上疏醜詆。瑞亦屢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瑞無子。卒時,僉都禦史王用汲入視,葛幃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為斂。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裏不絕。贈太子太保,謚忠介。
3.海瑞都有哪些詩詞作品集
《蘇州府吳縣葉於喬》明·海瑞
海上生人傑,才鐘天下奇。
諌書光日月,聲價震華夷。
孤介水如澈,寸忠山可移。
公今騎鶴去,千載有餘師。
《吳人姜謐》明·海瑞
海父真人傑,三朝第壹臣。
寸心惟為主,百計只安民。
折檻彰忠跡,埋輪讎佞人。
最憐貧與獨,青史淚痕新。
《吳縣朱良性》明·海瑞
批鱗玉闕丈夫奇,正是風雷示變時。
萬死壹生千古事,孤忠獨立寸心知。
神飛瓊海乾坤老,淚滿江南草木悲。
幸有聖明公道在,會看殊典敕名祠。
《蘇州府吳縣朱良知 其壹》明·海瑞
批鱗直奪比幹誌,苦節還同孤竹清。
龍隱海天雲萬裏,鶴歸華表月三更。
蕭條棺外無餘物,冷落靈前有菜羹。
說與傍人渾不信,山人親見淚如傾。
《蘇州府吳縣朱良知 其二》明·海瑞
哲人逝矣泰山傾,載道弦歌總哭聲。
南國甘棠思德政,雷陽枯竹動民情。
忠扶社稷輕榮辱,功滿乾坤任死生。
屢疏承恩留白骨,英靈千載佐平成。
《應天府生員許光祖》明·海瑞
江南十月雨如傾,總是悲號道路聲。
雲凍霜寒敷政肅,月溶水澈涖官清。
劍剜義膽言何壯,星殞忠魂氣尚生。
謾道姓名光國史,於今草澤口碑成。
《蘇州府學生淩霄漢》明·海瑞
生平正氣肅朝端,胸次忠清世所難。
忠似赤葵傾烈日,清如秋水挽狂瀾。
時多俊乂無屍諌,人有萋菲幸骨寒。
千古芳名光史筆,應留精爽照長安。
《蘇州府吳縣葉緒昌》明·海瑞
南都秉節望如山,總憲重來父老歡。
楊綰相唐驕侈格,長孺在漢覲覦寒。
功收治水三旬易,策救饑民十萬難。
今日仙輀向瓊海,野人酹酒泣江幹。
《吳縣李文秀》明·海瑞
羲皇風度出明時,葵藿丹衷百世師。
邦國乂安猶戮力,經綸未卷忽乘箕。
瓊崖白雪封茆土,柱石青天樹羽儀。
昭代古良天下老,千年遺像鎮華夷。
《吳人淩壹鸞》明·海瑞
簡命吳淞續禹功,頓令萬派水朝宗。
力排豪貴驅妖鱷,為拯民窮副袞龍。
疏抗三朝辭激烈,身經百折意從容。
聖明註念嘉忠直,會見恩光下九重。
《吳民葉韶蓀》明·海瑞
聞說童謠有海龍,公來胼胝浚吳淞。
孤忠獨斷群情靡,壹鑿能令萬派從。
星殞海天光耿耿,月沈秋水色溶溶。
應知仙夢遊江上,千古煙寒鎖曙鐘。
《瓊州府儒學訓導戴應良》明·海瑞
中丞高冢麒麟臥,聖主殊恩雨露盈。
直事三朝人***避,疏傳千古氣猶生。
堂堂忠介垂天語,肅肅松楸擁地靈。
我亦微官系滄海,吊公不覺涕交零。
受字數限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