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乾
出處
《易經·乾》
釋義
自強不息貌。
《易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孔穎達 疏:“言每恒終竟此日,健健自強,勉力不有止息。”
宋 司馬光 《初見白發慨然感懷》詩:“留為鑒中銘,晨夕思乾乾。”
明 方孝孺 《靜學齋賦》:“旦潛心於沖漠兮,夕重之以乾乾。”
依因緣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緣分散而無,叫做滅。有生有滅,是有為法,不生不滅,是無為法。根據佛教的中道思想來說,壹切有為法的生滅,都是假生假滅,不是實生實滅,若是實生實滅,便是無生無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