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卷
卷382_1《送遠方的歌》張繼
美沿春江來來往往,江中無人滿水。水鳥棲息在浣紗石上,
江南路上長春的日子很短。蘭州歸燕常渡河,無故送雙瓊燕。
第382卷_2《很難走》張繼
湘東行人長嘆,離家十年不歸。馬受罪是不好的,
仆人又餓又冷又虛弱。難道妳沒看到,床邊的黃金已盡,壯士已無血色。
龍蟠泥無雲,不能生而升天。
卷382_3《女人的控訴》張繼
九月,匈奴殺了邊關將領,漢軍徹底出了遼河。萬裏無人收骨,
家家戶戶都埋在大門口。壹個女人依靠兒子和丈夫,懷著壹顆可憐的心,壹束束地生活在壹起。
老公在肚子裏,我的身體卻像蠟燭。
卷382_4《米白之歌》張繼
明艷白皙清新的她,作為春裝會被稱為少年。裁縫的長度不能固定,
從刀尺到大媽。我怕高覽弄臟我的手指,我經常派人去收集。
穿衣服的時候吃冷食,用玉鞭抽打白馬。
382_5卷《野老歌(山農詞)》張繼
老農住在山裏,耕種三四畝山田。苗蜀稅不準吃,
輸入官倉化為土。年底鋤犁關空房,喊爬山收橡子。
西江甲克珠百抱,船裏狗長肉。
第382卷_6《送衣歌》張繼
織布縫衣辛苦,送人遠不歸。管家也親自送來了衣服,
妳跟著我的妾,抱著妳的身子。高唐阿姨年紀大了,又沒有傭人,不能自己去邊城。
勤奮不適合讀第壹本書的丈夫。
卷382_7《寄遠曲》張繼
馬戲臺裏有簇簇南山,山邊飲酒歌。行人喝醉了就上車,
在餐桌上,我想建議我的仆人。天高路遠,居無定所。
願妳到處留名,終有壹天妳會知道,妳會從這裏走下去。
卷382_8《築城詞》張繼
在防禦工事裏,成千上萬的人把他們的杵放在壹起。重土壤和硬試驗錐,
武官鞭策晚。我來這裏的時候,正值壹年之深,渴得想喝水。
筋疲力盡的時候不要摔壹跤,摔壹跤之前人都死了。在家裏,男人是門,
今天,我將成為這座城市的國王。
第382卷【老虎走】張繼_9
南山和北山的樹是看不見的,老虎白天在森林裏走來走去。整晚盛裝打扮,
山裏的麋鹿沈默不語。每年養子在空谷,雌雄不上山。
山谷中的山洞附近有壹個山村,常從村裏的人家中牽來黃牛犢。武陵太小了,不能開槍,
來森林看足跡。
卷382_10《離別之歌》張繼
行人出門完了,就踩前面的路。回想起妳第壹次接受蔡的時候,
不要說妳是遼陽警備區的。如果我知道今天,我應該離開,我會是壹個好丈夫。
男人天生就有自己的服務,在我十幾歲的時候就會被耽誤。妳為什麽不戰鬥到死,
誰能壹個人住在空房間裏?
杜甫(712-770),字美,祖籍河南珙縣。祖父杜是初唐著名詩人。青年時代,他遊歷江浙、河北、山東,兩次與李白相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唐玄宗天寶五年(746年),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唐玄宗的科舉考試。由於奸臣李的阻撓,沒有壹個考生被錄取。從此沒有辦法上進,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他才得到“由衛領府入”的職位,負責看守兵工廠。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杜甫正在鳳縣(今陜西蒲城)探親。第二年,把家安在鄞州(今陜西省富縣)羌村,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起義軍俘虜,帶到被占領的長安,期間目睹了起義軍的殺掠暴行和人民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年)四月,他才冒險到肅宗的暫居地鳳翔(今陜西鳳翔縣),被授予官職左。不久後,他因幫忙看家,被貶為參軍化州書記。此後,他對現實政治非常失望,放棄了官職,舉家西移,最後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他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壹座草堂,名曰杜甫草堂。後來,他被嚴武推薦為校勘部的科員和員外郎。嚴武死後,離開成都,壹家人住在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後,從夔州到江陵、衡陽。唐太宗五年(770),詩人死於湘江壹舟。
他的詩歌在藝術上以豐富多樣著稱,時而豪放奔放,時而陰郁悲涼,或絢麗多姿,或質樸無華。他擅長格律詩,也是新樂府詩風的開創者。他的詩節奏和諧,遣詞造句精煉,“醉心於人間性善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中國文學史上,被譽為“詩聖”。他的1400多首詩流傳至今。這是杜少陵。
杜甫草堂是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壹,位於成都西門外的浣花河畔,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居住成都時的故居。
杜甫(公元712-770),字美,號少陵夜老,因任工部督學,又被稱為杜工部。河南珙縣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時期,壹生坎坷,最終失敗。因其詩歌創作的輝煌成就,被譽為“詩聖”,至今流傳詩歌1400余首。
公元759年冬末,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流亡成都。第二年春天,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在美麗的浣花溪旁建起了壹座小屋,就是他詩中所說的“萬裏橋西府,百花潭北莊”的成都草堂。他在這裏生活了近四年,留下了240多首詩歌,如《春夜喜雨》、書香等名篇,其中《茅屋被秋風吹破》是千古佳作。
杜甫在成都生活交遊,詩文書畫,奇葩層出不窮。“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陵秋雪,吳棟萬裏船停門口。”這首《四絕句(第三)》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在草堂看到的伯家的春色。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壹依靠的杜甫不得不忍痛告別成都。
如今的杜甫草堂經過多次修復,占地240多畝,是成都最集中的旅遊景點之壹。草堂內,楠木參天,梅竹成林,溪流蜿蜒,橋亭交錯,柴門花徑,曲徑通幽,園林格局典雅秀麗。建築從正門開始,依次是大廟、詩史殿、柴門、工部殿。其中大廟和柴門是杜甫詩中提到的草堂的原始建築。詩史殿正中是杜甫的塑像,殿內有歷代名人題寫的對聯和匾額。工部神龕裏有壹幅杜甫畫像,同行的還有陸遊和黃庭堅。
1985年,杜甫草堂更名為杜甫草堂博物館,館藏各種資料圖書3萬余冊,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時期杜甫詩歌的精刻、影印、手抄本,以及各種現代印刷本,還有15種語言的外文譯本和韓國、日本出版的120多種中文版畫。杜甫壹生寫了1000多首詩,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吏》。杜甫的詩充分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的尖銳對立:“朱門酒臭路凍死骨!”這首不朽的詩被中國人民世世代代銘記。“節約的時候敢愛死,孤獨的時候又害怕!”這是杜甫對祖國無比熱愛的充分表現,也是他的詩歌廣受歡迎的原因。杜甫的愛國熱枕在他的《春望》、《皇軍收復黃河兩岸》等名作中也十分豐富。在《三官》《三告別》中,他歌頌了廣大人民群眾忍受各種痛苦的愛國精神,甚至向讀者展示了他那顆愛國愛民的童心。出於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必然會對統治階級奢侈放蕩的嘴臉和禍國殃民的罪行產生強烈的仇恨。這壹點,在不朽名作《車店》、《兩為道》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壹個偉大的愛國者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心必然會以其他方式表現出來。杜甫的壹些關於事物和風景的詩,甚至那些關於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詩,都滲透著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厚感情。總之,杜甫的詩是唐朝衰落的藝術記錄。杜甫以積極的入世精神,勇敢地、忠實地、深刻地反映了極其廣泛的社會現實。無論什麽樣的險惡形勢,他都沒有失去信心。在中國文學的歷史長河中,杜甫詩歌的認知功能、借鑒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是不可企及的。
杜甫詩歌最大的藝術特色是詩人往往把主觀感受隱藏在客觀描寫中,讓事物自己打動讀者。比如《兩為道》中,詩人並沒有直接斥責楊兄妹的放蕩,但從他們的衣著、飲食等方面的具體描寫中,作者的愛恨態度已經充分顯露出來。
杜甫的詩樸實、通俗、寫實,但技巧性很強。他還經常使用獨白和諺語來突出人物的個性。
杜甫的詩在刻畫人物的時候,特別擅長描寫細節,比如有壹段描寫北伐戰爭中妻子兒女的話。
杜甫詩風多變,但總體上可以概括為沈郁頓挫。這裏的抑揚頓挫指的是文章的深層意蘊,而頓挫指的是感情、語氣、音節的起伏。
這些都奠定了杜甫在中國三千多年文學史上至高無上的“詩聖”地位。
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