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日當午的詩名是《憫農》作者是唐代李紳。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
其壹: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壹翻譯:春天播種下壹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天下沒有壹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其二翻譯: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擴展資料:
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壹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壹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
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壹方面的道理。“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系社會、階級而思考壹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閑田”的大豐收景象裏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
這壹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系在壹起。
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采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