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魏的《西溪楚州》。
獨自壹人,小草長在溪邊,樹上有黃鸝鳴唱。
春潮帶來雨來的晚來的急,野渡上沒有船。
翻譯
我只喜歡長在溪邊山谷裏的野草,喜歡在樹林深處輕聲歌唱的黃鸝。
傍晚,春潮起,春雨落,西江河水湍急,曠野渡口沒有人,只有壹葉扁舟悠悠過水。
給…作註解
滁州:它在安徽省滁州市的西面。
西江:在滁州西部,俗稱上馬河。
孤憐:只喜歡。
優草:山谷裏的草。安靜,壹個“方”。生:壹個“行”。
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剛組裝”為“遠”。樹,《全唐詩》註“有書為‘楚’”。
春潮:春潮。
野渡:鄉間的渡口。
橫:指隨意浮動。
創作背景
壹般認為這首詩作於公元781年(建中二年),魏任滁州刺史時。作者非常喜歡西江寧靜的風景。有壹天,他遊覽了西溪上的滁州(在滁州西郊),寫下了這首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