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種地”的詩句有
1.《馬騰》
年代: 宋 作者: 宋無
桃李宮城近,偏承雨露恩。
至今耕種地,壹半作花園。
2.《歸園田居 其三》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3.《示兒》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舍東已種百本桑,舍西仍築百步塘,早茶采盡晚茶出,小麥方秀大麥黃。
老夫壹飽手捫腹,不復舉首號蒼蒼。
讀書習氣掃未盡,燈前簡牘紛朱黃。
吾兒從旁論治亂,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須飲酒徑自醉,取書相和聲瑯瑯。
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
願兒力耕足衣食,讀書萬卷真何益!
4.《水調歌頭·憔悴朔家種》
年代: 宋 作者: 虞
憔悴朔家種,零落雪邊枝。淡妝素艷,無桃花笑面柳眉低。懶向深宮點額,甘與孤山結社,照影水之湄。不怨風霜虐,我本歲寒姿。
謝東君。開冷蕊,弄斜暉。強顏紅紫同□,皎潔性難移。祗好竹籬茅舍,若話玉堂金鼎,老恐負心期。歌罷飲先醉,殘月墮深卮。
5.《鷓鴣天·懶向青門學種瓜》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懶向青門學種瓜。只將漁釣送年華。
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
歌縹渺,艫嘔啞。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是家。
2.有關種地的詩句鋤禾 聶夷中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 李 紳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插秧歌 馮夢龍
手把青秧插野田,擡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歸園田居五首 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3.形容種地的詩句形容種地的詩句:
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 李 紳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插秧歌 馮夢龍
手把青秧插野田,擡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歸園田居五首 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4.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描寫自己在農村的住處和心情的詩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寫他早出晚歸,給豆鋤草的生活情境;“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寫了炊煙裊裊,狗吠雞鳴的鄉村恬淡寧靜的生活情境。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是簡筆的勾勒,以此顯出主人生活的簡樸,寫出田園生活的淳樸。榆樹柳樹的綠蔭籠罩於屋後,桃花李花競艷於堂前,素淡與絢麗交掩成趣,語句間流露出作者心滿意足的欣慰情緒。
也寫出了景色的幽美。 而“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則是以動映靜、以有聲襯無聲,更顯得鄉間的寧靜、和平,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喜愛之情。
5.陶淵明寫自己勞作辛苦的詩陶淵明寫自己勞作辛苦的詩如下:
歸園田居·其三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譯文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裏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上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濕並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6.陶淵明用什麽詩句來說自己像荷苞壹樣朱紅鬥筆新苞出水,大朱筆熟點天文!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年輕時,壹邊種地,壹邊讀書,所寫詩詞歌賦在當地頗有名氣。
當地王知縣知道後,慕名去訪陶淵明。當時,陶淵明正在菜園裏澆地,王知縣見菜園邊有幾株剛開花的向日葵,便隨口吟道:“雛葵俯枝,小臉盤可識地理?”這是借向日葵質疑陶淵明年紀輕輕,能有多少學問。陶淵明微微壹笑,看著池塘含苞待放的荷花,朗聲對道:“新苞出水,大朱筆熟點天文!”這副下聯大氣磅礴,說自己是像荷苞壹樣的朱紅鬥筆,日後必會點評天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