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李思訓山水畫代表作

李思訓山水畫代表作

李思訓山水畫代表作:《江帆樓閣圖》。

《江帆樓閣圖》是唐代畫家李思訓所創作的壹幅絹本設色繪畫作品。現收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該畫描繪的是遊春情景,是作者以“青綠山水”與“金碧山水”創作的國畫山水作品,畫中山、樹、江水和遊人融匯壹處,江上泛舟、山中樹木茂盛,遊人穿梭其中。

遠處江水蕩漾,幾葉扁舟漂浮,近處樹木蔥蔥,樓閣庭院若隱若現,坡岸上遊人穿行。其意境雋永奇偉、用筆遒勁、風骨峻峭、色澤勻凈而典雅,畫風精密嚴整、意境高超、筆力剛勁、色彩繁富,獨樹壹幟。

《江帆樓閣圖》描繪了春天遊人踏春的景象,作者以俯瞰的角度,將山、樹、江水和遊人融匯壹處,江上泛舟、山中樹木茂盛,遊人穿梭其中。遠景江水蕩漾,幾葉扁舟淩駕於萬頃茫然之上,近景中江岸錯落有致,桃、松、竹等樹木郁郁蔥蔥,樓閣庭院在山石樹木間若現。

坡岸之上,兩人正臨水駐足,賞春抒懷;另見四人沿山上小路而來,主人騎馬,三個仆人或引領,或挑擔,或提物,前後簇擁而行。整個畫面成功的表現了季節的特征,煙波浩森、漪紋重重、林木雜生、岸坡曲轉、院落幽靜,寄托了作者當時所要表達的情懷。

創作背景:

中國繪畫的金碧山水開始走向成熟是在隋代存世原跡只有壹件展子虔的《遊春圖》。至於法度謹嚴筆墨精妙、丘壑多變、設色巧麗、境界引人,也就是高度成熟的山水畫,則始於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山水之變,始於吳(吳道子),成於二李(李思訓、李昭道)。”

而李思訓由於唐朝宗室的身份及優遊富貴的生活,其特別鐘情於金碧輝煌的樓閣殿宇和秀麗瑰奇的青綠山水創作,這也與唐王朝的盛世氣象合拍,符合宮廷貴族的審美趣味。《江帆樓閣圖》正是中國早期青綠山水畫的風格特色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