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我們要努力回報別人的好處,努力忘記與別人的恩怨;抱怨只是壹時之事,報恩才是長久之事。
[小故事]
任傑是武則天時期著名的大臣。有壹次,武則天對他說:“妳雖然成績突出,但還是有很多同事說妳的壞話。妳想知道他們是誰嗎?”迪徐人傑說:“我不稱職,別人批評我,是對我的監督和照顧。如果陛下認為我做錯了什麽,我願意理解我的錯誤並改正;如果陛下看清楚我做的是對的,不相信謠言,那將是我的榮幸。既然如此,我為什麽要知道他們的名字?”武則天聽後大為驚異,認為邱確有大臣風範。
中國經典文化名著《弟子規·泛愛好者》
《門徒的規矩》這本書影響很大,被廣泛閱讀,僅次於《聖紫晶》。《弟子規》原名《荀孟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1722)是清代康熙時期的壹位學者。學《論語》的弟子,孝順真誠守信,熱愛群眾,善良有余力者,以學為中心。共分五個部分,具體陳述了弟子在家、出門、待人、受物、學習應遵守的規章制度。後來,賈存仁在清代修訂改編了《荀蒙文》,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啟蒙修身養性、教育子女敦倫盡防邪守正、培養忠君家風的最佳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