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岸闊風正勁,揚帆起航正逢時“,意為: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風刮得較猛,正是升起風帆,駕船出發的好時機。用來形容萬事俱備,是事業發展的好時機。
出自唐代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詩中“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詩句,意為: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原詩: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釋義:
郁郁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蕩漾的江上正好行船。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王灣,唐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先天(唐玄宗年號,公元712~713年)進士,官洛陽尉。
創作背景:
該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見於唐朝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這是詩人在壹年冬末春初時,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
賞析:
“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壹句,寫得恢弘闊大,下壹句“風正壹帆懸”,便愈見精彩。
“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壹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這壹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
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還在於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釋義:通過“風正壹帆懸”這壹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來)”(《姜齋詩話》卷上)。可以設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裏行船,老要轉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的。
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湧,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壹帆懸”這壹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了。取象宏大。春來雪融,江水漫漲,崖岸寬闊,和風勁吹,船帆鼓起,何其壯也
百度百科——次北固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