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高考語文《離騷》情境式默寫總結

高考語文《離騷》情境式默寫總結

 《離騷》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高考語文默寫題目中常考查的內容,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考語文《離騷》情境式默寫總結,希望對妳有幫助。

高考語文《離騷》情境式默寫

 1.《離騷》壹文中以博大的胸懷,對廣大勞動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語句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離騷》中寫自己雖崇尚美德約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貶黜的兩句: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詩人直抒胸臆、表白心誌寫自己對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離騷》中用香草做比喻說明自己遭貶黜是因為德行高尚的兩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5.詩人怨恨楚懷王昏聵糊塗,輕信謠言的語句是: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

 6.《離騷》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對待的原因之壹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兩句: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7.《離騷》中表明自己因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誹謗的兩句: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8.《離騷》中表明自己所處的社會本來就是善於投機取巧,違背規矩的現狀的兩句: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9.《離騷》中表明當時社會中的人們違背準則,把茍合取悅別人奉為信條的兩句: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10.《離騷》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亂社會中煩悶失意,走投無路的兩句: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11.《離騷》中表明作者寧可死去,也不會和世俗小人壹樣媚俗取巧的兩句: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12.《離騷》中用大鳥和小鳥不合群來比喻說明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兩句: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3.《離騷》中用方圓不相合說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兩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14.《離騷》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賢為榜樣的兩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聖賢,寧死不失正義)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15.《離騷》中屈原委婉表達自己後悔選擇做官,想要歸隱的兩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16.《離騷》中屈原表達趁著迷途未遠,趕緊回到正路的兩句: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17.《離騷》中屈原通過自己退隱後騎馬到達長滿蘭草的水邊和長滿椒樹的山崗表明自己從朝廷隱退為了修養自己的兩句:步余馬於蘭臯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18.《離騷》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責,不如隱退的兩句: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19.《離騷》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養自己的兩句: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20.《離騷》中屈原表明即使沒有人了解自己也無所謂,只要自己內心買好就可以的兩句話: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21.《離騷》中屈原通過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帶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潔的兩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22.《離騷》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樂趣,而他窮其壹生追求美政的兩句: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23.《離騷》中用反問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會改變自己誌向的兩句: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24.《離騷》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帶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純潔的品質沒有虧損的兩句: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25.表現詩人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詩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6.表現詩人堅持真理、獻身理想的詩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27.表現詩人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汙的詩句: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28.表現詩人剛正不阿、壹身正氣的詩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29.表現詩人潔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詩句: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高考語文《離騷》創作緣由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 列傳》中引劉安《離騷傳》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 幽思而作《離騷》?;又說:?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 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 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屈 原的?憂愁幽思?和怨憤,是和楚國的政治現實緊密聯 系在壹起的。《離騷》就是他根據楚國的政治現實和自 己的不平遭遇,?發憤以抒情?而創作的壹首政治抒情 詩。由於其中曲折盡情地抒寫了詩人的身世、思想和境 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歷程的形象記錄,稱 它為詩人的自敘傳。

高考語文《離騷》藝術特色

 《離騷》是壹部具有現實意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詩中無論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還是壹些事物特征的描繪,詩人都大量采用誇張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神話傳說的充分運用,展開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強了《離騷》的浪漫主義氣韻。比、興手法的運用,在《離騷》中是非常多見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詩人品質的高潔,以男女關系比喻君臣關系,以駕車馬比喻治理國家等。

 《離騷》的形式來源於楚國人民的口頭創作,詩人又將之加以改造,構成長篇,使之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它的語言精煉,吸收了楚國的不少方言,造句頗有特色。 《楚辭》收集戰國時代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詩歌,西漢劉向輯,東漢王逸作章句。這些詩歌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