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吃壹塹,長壹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遊《金錯刀行》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壹》
不經壹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杜荀鶴《小松》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鄭燮《竹石》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於謙《石灰吟》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遊《書憤五首·其二》
功名萬裏外,心事壹杯中。——高適《送李侍禦赴安西》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唐寅《把酒對月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遊《病起書懷》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佚名《長歌行》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 題梁任父同年》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
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韓愈《洞庭湖阻風贈張十壹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柏學士茅屋》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閣夜》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佚名《論語十二章》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