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
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壹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裏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誇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2、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
宋代:蘇軾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如今棲遲那可追。
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従兒嬉。
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咨。
譯文:
讀過的舊書要壹遍遍的再去誦讀,讀熟了妳就會自然而然的深思明了其中的意思。妳以後肯定會成為壹個有名望的大官,今天的飄泊失意妳也不要去介意。
我曾經在家裏斷掉壹切的交際應酬,著書到了連院子裏的花草都沒空去看壹下。離開家後東遊求官,拋開舊學,同從兒輩們胡鬧。
算計百出卻事事成空,到現在只有頭上的白發如期而來。想起在故鄉手種的松柏,到我還鄉的時候怕是要兩手合抱了。
如果每件事早知道是命中註定的,那我十年來的浪跡求官行為不是極度無知。現在我和妳說千萬別去計較壹時的得失,在這臨別時和妳說這些又讓我感慨長嘆了。
3、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酒
宋代:蘇軾
好詩真脫兔,下筆先落鶻。知音如周郎,議論亦英發。文章乃余事,學道探玄窟。
譯文
好詩如同脫逃之兔,下筆之前如同將落之鶻。尋壹知音如周郎,言論談吐意氣風發。著文是自己之事,學習道行如探尋玄妙至極的窟洞。
4、稼說送張琥
宋代:蘇軾
吾少也有誌於學,不幸而早得與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謂不早也。吾今雖欲自以為不足,而眾已妄推之矣。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譯文
我從小就有用功學習的誌向,不料能早早地與您同科考中,不過您的成功,也不能說不早啊!我現在雖然想到自以為還很不夠,但眾人卻已經胡亂地稱頌我了。
唉,您要擺脫這種狀況而致力於學習啊!在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我能告誡您的也就到此為止了。
5、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宋代:蘇軾
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
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譯文:
門外的東風把春雪吹灑在先生您的衣襟上,當您登上太行山頭時壹定會回過頭來眺望三吳故鄉。既然做了學官。
就不應計較被派到了那艱苦的地方。上黨地勢險要,歷來被人稱作天下之脊,先生誌向遠大,原來就以治理天下為己任。恰逢太平之時也是您不被重用的原因。
2.蘇軾的與“讀書”有關的詩句有哪些1. 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____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裏》
2.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____白居易《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3. 往事思量壹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____夏完淳《壹剪梅·詠柳》
4.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____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5.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____張俞《蠶婦》
6.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____劉方平《春怨》
7.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____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8.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__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9.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____陸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0.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____陸遊《釵頭鳳·紅酥手》
11. 壹上高城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____許渾《鹹陽城東樓 / 鹹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
12.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____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13. 壹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____張祜《宮詞·故國三千裏》
14. 握手西風淚不幹,年來多在別離間。____納蘭性德《於中好·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15.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____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16. 從來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____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17. 無半點閑愁去處,問三生醉夢何如。____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18.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____杜甫《哀江頭》
19.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____高適《除夜作》
20.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____李商隱《春雨》
21.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____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22. 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23. 西風吹老洞庭波,壹夜湘君白發多。____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
24.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張先《青門引·春思》
25.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____朱敦儒《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26. 傷心千古,秦淮壹片明月!____薩都剌《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27.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____劉過《柳梢青·送盧梅坡》
28.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____高適《除夜作》
29. 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裏,把酒沃愁腸。____葛長庚《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
30.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____高適《別董大二首》
31. 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____張籍《征婦怨》
32. 寂寞深閨,柔腸壹寸愁千縷。____李清照《點絳唇·閨思》
33.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____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
34.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____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35.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____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36. 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____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7. 欲知方寸,***有幾許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結。____賀鑄《石州引·薄雨初寒》
38. 日色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39.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____李頎《古從軍行》
3.有關讀書的詩句有哪些唐〕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王貞白《白鹿洞詩》:“讀書不覺春已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唐〕杜荀鶴《閑居書事》:“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讀書有感》:“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陸九淵《讀書》:“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明〕於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壹點塵。”
〔清〕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壹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壹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讀書》:“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
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語鶯歌希頓悟,桃紅李白寫文章。寸陽分陰須愛惜,休負春色與時光。
夏讀書,日正長,打開書,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燈下苦讀聲朗朗。
荷花池畔風光好,芭蕉樹下氣候涼。農村四月閑人少,勤學苦攻把名揚。
秋讀書,玉露涼,鉆科研,學文章。晨鐘暮鼓催人急,燕去雁來促我忙。
菊燦疏籬情寂寞。楓紅曲岸事仿徨。
千金壹刻莫空度,老大無成空自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之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壹分勞動就有壹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魯迅 讀過壹本好書,像交了壹個益友——藏克家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長歌行》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蘇軾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誌》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誌》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壹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壹個忠實的朋友,壹個良好的老師,壹個可愛的伴侶,壹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壹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壹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歌德 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壹,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壹曝十寒——郭沫若 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飯可以壹日不吃,覺可以壹日不睡,書不可以壹日不讀——毛澤東 讀書也像開礦壹樣“沙裏淘金”——趙樹理 讀過壹本好書,像交了壹個益友——藏克家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聖陶 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與肝膽人***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壹天就多壹份人生的精彩;遲壹天就多壹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作的意境,那麽閱讀就像陽光—池 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之。
4.蘇東坡有關讀書的詩詞婉約的:水龍吟宋蘇軾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①。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②。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③。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壹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壹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江 城 子蘇 軾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註釋這是壹首悼亡詞。作者結合自己十年來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無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對亡妻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沈的憶念。
作者寫此詞時正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於開封。到此時(熙寧八年)為止,前後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詞前小序明確指出本篇的題旨是“記夢”。然而,夢中的景象只在詞的下片短暫出現,在全篇中並未居主導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進入“幽夢”之鄉,並且能以詞來“記夢”。完全是作者對亡妻朝思暮念、長期不能忘懷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所以開篇使點出了“十 年生死兩茫茫”這壹悲慘的現實。這裏寫的是漫長歲月中的個人悲涼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這說明,生者與死者兩方面都在長期相互懷念,但卻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將生死並提,除闡明題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還在於強調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現“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詞句。“不思量”,實際上是以退為進,恰好用它來表明生者“自難忘”這種感情的深度。
“千 裏孤墳,無處話淒涼”二句,馬上對此進行補充。闡明“自難忘”的實際內容。
王氏死後葬於蘇軾故鄉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現“千裏孤墳”,兩地睽隔的後果,作者連到墳前奠祭的時機也難以得到。死者“淒涼”,生者心傷。
“十年”,是漫長的時間;“千 裏”,是廣闊的空間。在這漫長廣闊的時間空間之中,又隔阻著難以逾越的生死之間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無處話淒涼”的感嘆呢?時、空、生死這種種界限難以跨越,那只好乞諸於夢中相會了。
以上四句為“記夢”作好了鋪墊。上片末三句筆鋒頓轉,以進為退,設想出縱使相逢卻不相識這壹出人意外的後果。
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進了作者十年來宦海沈浮的痛苦遭際,揉進了對亡妻長期懷念的精神折磨,揉進十年的歲月與體態的衰老。設想;即使突破了時、空與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時恐怕對方也難以“相識”了。
因為十年之後的作者已“塵滿面,鬢如霜”,形同老人了。這三句是從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來襯托作者十年來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對新法而乞求外調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內)和世事的巨大變化。
下片寫夢境的突然出現:“夜來幽夢忽還鄉”。就全詞來講。
本篇的確是真情郁勃,句句沈痛,而此句則悲中寓喜。“小軒窗,正梳妝”,以鮮明的形象對上句加以補充,從而使夢境更帶有真實感。
仿佛新婚時,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對鏡理妝時的神情儀態,心裏滿是蜜意柔情。然而,緊接著詞筆由喜轉悲。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兩句上應“千裏 孤墳”兩句,如今得以“還鄉”,本該是盡情“話淒涼”之時,然而,心中的千言萬語卻壹時不知從哪裏說起,只好“相顧無言”,壹任淚水湧流。
這五句是詞的主題:“記夢”。正由於夢境虛幻,所以詞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離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著去盡情描 述。
這樣,反而可以給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結尾三句是夢後的感嘆,同時也是對死者的慰安。
如果聯系開篇的“十年”,再加上無限期的“年年”,那麽,作者對亡妻的懷戀,不就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麽?本篇在藝術上值得註意的特點之壹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摯。由於作者對亡妻懷有極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對方去世十年之後,作者還幻想在夢中相逢。
並且通過夢境(或與夢境相關的部分)來酣暢淋漓地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既無避忌,又不隱晦。“不 思量,自難忘”,“無處話淒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與吐屬自然這樣的特點。
另壹特點是想象豐富、構思精巧。作者從漫長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之中來馳騁自己的想象,並把過去,眼前,夢境與未來融為統壹的藝術整體,緊緊圍繞“思量”、“難忘”四 字展開描寫。
全詞組織嚴密,壹氣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瀾起伏。上片八句寫夢前的憶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寫夢中的悲喜,末三句述夢後的喟嘆。
情節,有起有伏;用筆,有進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極盡曲折變化之能事。再壹特點是語言爽快,純系白描。
由於這是壹首抒寫真情實感的詞作,語言也極其樸素自然,真情實境.明白如話,毫無雕琢的痕跡。這樣質樸的語言又與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錯使用相結合,使這首詞既俊爽而又音響淒厲,恰當地表現出作者心潮激蕩、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壹種古詩和律詩所難以產生的內在的節奏感和扣人心弦。
5.蘇東坡有關讀書的詩詞婉約的: 水龍吟 宋蘇軾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①。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②。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③。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壹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壹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註釋 這是壹首悼亡詞。作者結合自己十年來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無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對亡妻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沈的憶念。
作者寫此詞時正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於開封。到此時(熙寧八年)為止,前後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詞前小序明確指出本篇的題旨是“記夢”。然而,夢中的景象只在詞的下片短暫出現,在全篇中並未居主導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進入“幽夢”之鄉,並且能以詞來“記夢”。完全是作者對亡妻朝思暮念、長期不能忘懷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所以開篇使點出了“十 年生死兩茫茫”這壹悲慘的現實。這裏寫的是漫長歲月中的個人悲涼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這說明,生者與死者兩方面都在長期相互懷念,但卻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將生死並提,除闡明題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還在於強調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現“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詞句。“不思量”,實際上是以退為進,恰好用它來表明生者“自難忘”這種感情的深度。
“千 裏孤墳,無處話淒涼”二句,馬上對此進行補充。闡明“自難忘”的實際內容。
王氏死後葬於蘇軾故鄉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現“千裏孤墳”,兩地睽隔的後果,作者連到墳前奠祭的時機也難以得到。死者“淒涼”,生者心傷。
“十年”,是漫長的時間;“千 裏”,是廣闊的空間。在這漫長廣闊的時間空間之中,又隔阻著難以逾越的生死之間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無處話淒涼”的感嘆呢?時、空、生死這種種界限難以跨越,那只好乞諸於夢中相會了。
以上四句為“記夢”作好了鋪墊。上片末三句筆鋒頓轉,以進為退,設想出縱使相逢卻不相識這壹出人意外的後果。
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進了作者十年來宦海沈浮的痛苦遭際,揉進了對亡妻長期懷念的精神折磨,揉進十年的歲月與體態的衰老。設想;即使突破了時、空與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時恐怕對方也難以“相識”了。
因為十年之後的作者已“塵滿面,鬢如霜”,形同老人了。這三句是從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來襯托作者十年來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對新法而乞求外調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內)和世事的巨大變化。
下片寫夢境的突然出現:“夜來幽夢忽還鄉”。就全詞來講。
本篇的確是真情郁勃,句句沈痛,而此句則悲中寓喜。“小軒窗,正梳妝”,以鮮明的形象對上句加以補充,從而使夢境更帶有真實感。
仿佛新婚時,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對鏡理妝時的神情儀態,心裏滿是蜜意柔情。然而,緊接著詞筆由喜轉悲。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兩句上應“千裏 孤墳”兩句,如今得以“還鄉”,本該是盡情“話淒涼”之時,然而,心中的千言萬語卻壹時不知從哪裏說起,只好“相顧無言”,壹任淚水湧流。
這五句是詞的主題:“記夢”。正由於夢境虛幻,所以詞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離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著去盡情描 述。
這樣,反而可以給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結尾三句是夢後的感嘆,同時也是對死者的慰安。
如果聯系開篇的“十年”,再加上無限期的“年年”,那麽,作者對亡妻的懷戀,不就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麽?本篇在藝術上值得註意的特點之壹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摯。由於作者對亡妻懷有極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對方去世十年之後,作者還幻想在夢中相逢。
並且通過夢境(或與夢境相關的部分)來酣暢淋漓地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既無避忌,又不隱晦。“不 思量,自難忘”,“無處話淒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與吐屬自然這樣的特點。
另壹特點是想象豐富、構思精巧。作者從漫長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之中來馳騁自己的想象,並把過去,眼前,夢境與未來融為統壹的藝術整體,緊緊圍繞“思量”、“難忘”四 字展開描寫。
全詞組織嚴密,壹氣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瀾起伏。上片八句寫夢前的憶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寫夢中的悲喜,末三句述夢後的喟嘆。
情節,有起有伏;用筆,有進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極盡曲折變化之能事。再壹特點是語言爽快,純系白描。
由於這是壹首抒寫真情實感的詞作,語言也極其樸素自然,真情實境.明白如話,毫無雕琢的痕跡。這樣質樸的語言又與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錯使用相結合,使這首詞既俊爽而又音響淒厲,恰當地表現出作者心潮激蕩、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壹種古詩和律詩所難以產生的內在的節奏感和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