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夷山旅遊圖上看,壹線天路口0.7公裏到壹線天,然後0.3公裏到石門巖,然後3公裏到虎嘯巖。如果正常從壹線天路口進入壹線天景區就需在景區售票處購票。武夷山實行通票制,有六個景點,好像分別是壹線天、虎嘯巖、天遊峰、武夷宮(估計含有大王峰,也有說大王峰不要票的)、大紅袍、水簾洞。另外有玉女峰景區,此景點聽說只能遠觀不能攀爬。門票上只有景區遊覽線路圖,標有這七個景點,另有六張各景點的小圖像,到壹個景點撕壹下或者打個孔,對這6個小圖像偶只能分辯出五個來,所以具體這六個景點是什麽不是很明確。
通票如果是壹日遊,就是110元,二日遊120元,三日遊130元,沒有學生票。景點都是這幾個,偶對此種票價劃分感覺挺有意思的。如果是野導可能提出55元帶妳壹日遊,具體什麽情形不得而知。
從壹線天路口沿來時的公路往回走大概200米,右側的田間有壹條小路。沿途遇到兩次岔路,先是左邊,後是右邊,原則是直行,以兩三峰之間的谷地為目標,在茶園間穿行。路有時不是很清晰,但是可以辨認。從兩三峰之間穿過後,下行,直到遇到另壹條兩山之間谷地的小路,這裏的谷地別之前穿過的谷地要寬闊的多。選擇左行(估計右行也能進入景區,不妨壹試),馬上又遇到岔路,選擇右行,很快就會進入景區的石板路。
9:00到達壹線天景區
壹線天簡介:壹線天位於武夷山群峰的西南端,又名靈巖,壹線天是武夷山最奇特的巖洞,靈巖巔頂斜覆而出,覆蓋著靈巖、風洞、伏羲三洞。巖頂裂開壹罅,長約壹百余米,寬不及壹米,從右邊的伏羲洞探身入內,可見壹線天光如跨空比虹,令人嘆為觀止。遊人須手腳並用,側身而過,洞內常可見到稀有的哺乳動物白蝙蝠,為遊人平添壹份奇趣。中間的風洞也通壹線天,徐徐清風從洞中緩緩滲出,宛如壹臺巨大的天然空調。盛夏時節,遊人在此稍坐片刻即暑熱全消。左邊的靈巖洞有壹泓清泉,人稱聖水井。相傳古時有葛姓仙人曾再次降伏蛇妖,古靈巖洞又稱葛仙洞。與壹線天相對的是樓閣巖,巨大的巖壁上布滿了大大小小數百個洞穴,狀如樓閣上的門窗,當地人稱其為神仙樓閣。
在壹線天入口處有路標指示左側是左壹線天,正面對的洞口是右壹線天。在入口左側是個攀巖場,好像是35元,因攀巖場的遮擋,就沒有去尋左壹線天的入口,排隊走右壹線天。壹般的旅行團都只走右壹線天,因景區狹窄,行進十分緩慢,進入洞口後,看到遊客都按照欄桿的導引往右側走,而左側洞口卻沒有人去,偶就脫離隊伍往左行,原來這裏就是左壹線天。提示壹定要帶手電或者頭燈,這裏的壹線天是最名副其實的壹線天,也是偶去過的諸多壹線天裏最值得去的地方。將手電往石壁上方照射,會看到大大的白色蝙蝠飛舞,真是種很好的收獲。還可看到掛在石壁上的蝙蝠,聽到蝙蝠的鳴叫。沿左壹線天上行到出口,左側是壹個大平臺,有鐵絲阻擋,估計是下面設了攀巖場怕上面的人將什麽雜物弄下來傷人才封閉的吧,但是那鐵絲形同虛設的,右側是下山路,估計就是繞過攀巖場上來進左壹線天的路。在大平臺上,可以看到對面的樓閣巖,也就是神仙樓閣,巖壁上有許多的洞穴,很是奇特。從大平臺繼續向上還有路,估計能到山頂,其實山頂也不高的,向前走了走,看路不好走,也沒什麽風景,就原路返回,開始走右壹線天,這時遊客少些了,但還是行走緩慢。右壹線天更為狹窄,偶必須用手提著背包,縮肩側身方得通過。兩壁和臺階路都是濕漉漉的,今天只是陰天尚且如此,如果下雨那更是了得,斷不可來遊玩的。武夷山很悶熱,這裏人多擁擠,壹路還需提包上行,感覺很是憋悶和疲累。
9:40出壹線天,壹線天對面的樓閣巖的左邊還有蘭巖、求天門、天下谷、螺螄洞諸景,可由樓閣巖附近的小路進去,偶只是遠觀了下,沒有去,沿來時的路返回,準備去虎嘯巖景區。
10:00繼續前往虎嘯巖,遇到岔路,右側路到衛生間,中間路到玉女峰,左側路到虎嘯巖。
選擇左行,2分鐘後遇到岔路,左側通往賓曦洞,先路過天成禪院,這裏是到上虎嘯巖的路,風景較多。右側通往虎嘯巖,也就是下虎嘯巖。聽人說下虎嘯巖風景不多,選擇左行。
虎嘯巖簡介:虎嘯巖在武夷山二曲溪南。巖四壁聳峙,高勒雲際,蟠踞在壹線天北面。相傳曾有仙人騎虎吼嘯其上,故名。其實虎嘯之聲,來自巖上壹個石洞。山風穿過洞口,有如虎嘯,聲傳空谷,震撼群山。從九曲溪二曲溪南的“境臺”旁,過石橋,穿田壟,翻小嶺,就可抵達虎嘯巖下。巖壁鐫有“虎溪靈洞”四個大字。上有虎嘯庵,旁有駐真洞,有如小兒牙牙學語的語兒泉,泉水甘洌,久負盛名。在半壁危崖中,有天成禪院。附近有虎嘯八景,分別為白蓮渡、集雲關、坡仙帶、普門兜、法雨懸河、語兒泉、不浪舟、賓曦洞,周圍還有兜鍪峰、大小觀音巖、獅子峰、駐真洞和大型巖雕觀音佛、香爐等勝景。虎嘯巖登山的路徑,婉轉曲折,仿佛是登天的天梯。從巖壁盤折而上,到了半壁,巖下向前伸出塊小平臺,像壹條小船的艙面甲板,這就是虎嘯八景之壹的“不浪舟”。古人有詩道:“波濤滿塵界,壹葉能知止;還嫌架壑船,下臨不測水”。緊鄰“不浪舟”的這個上覆危崖,下臨絕壑的巖洞,就是駐真洞。此洞可容數十人,清康熙年間崇安縣令王梓遊此,見其洞前臨西溪,便改名虎溪洞,“虎溪靈洞”四字於石壁。從虎溪洞再往上,就是武夷山久負盛名的天成禪院遺址。這裏巖壁斜覆,山溪回流,地勢既高敞,又幽深。所建房屋,僅有四堵土墻,不施片瓦,風雨不侵。夜晚身居屋內,擡頭可見星月,側耳可聞水聲,仿佛置身星月上,濯魄水雲中。禪院前的石門,即虎嘯八景之壹的“普門兜”,意為慈航觀世音普度眾生之門。這尊手托如意的觀世音菩薩巖雕,建於1994年。雕像高十余米,依巖傾俯,端莊慈祥。禪院右側有道泉水,即虎嘯八景之壹“語兒泉”。它進出於石隙,循崖而流,因其水流相激之聲,若小兒呀呀學語,故名。從語兒泉前行,可感覺水珠不時滴落頭頂,這就是崖頂落下來的“巖溜”。有時壹整排嘀嗒不停,這就是虎嘯八景之壹的“法雨懸河”。
因為是逆向走,且沒有去下虎嘯巖,有些景點就沒有看到,但都是小景點。
從天成禪院上行,準備去賓曦洞。這裏的登山路是從將石板插入巖壁搭成的,有壹段還是鐵梯,陡峻驚險。
11:10到達賓曦洞。
繼續上行遇到岔路,右側通往出口720米,左側通往定命橋170米。此處有店鋪可以購物和休息。
選擇左行。11:24到達定命橋。這是在絕壁上有壹條深不可測的裂罅,其間橫架壹橋,左右無所依靠,人在橋上,命系其間,因此石壁上鐫有“定命橋”三字。
在到達定命橋之前,有壹處平臺,是壹個很好的觀景所在。聽壹導遊介紹,左側是象鼻山,為公象,因母象被桂林的公象勾引走,所以戴了綠帽。此山真的很形象,坡壁真的像壹個巨大的象鼻,山頂披著綠色的植物,也就是綠帽了。正對面的是雙乳峰,形如女性的乳房。右側的山是坡仙帶,山上有好些條紋,很有特色。
從定命橋原路返回岔路,左行前往虎嘯巖出口。
11:30到達集雲關,為壹石拱門。短暫上升然後下降,到達壹石拱門,名為半入雲。
之後是壹條就崖鑿築的磴道,陡峻驚險,壹路向下。
11:45遇到岔路,右側到虎嘯巖310米,也就是下虎嘯巖,沒什麽多景色,不值得去。左側是虎嘯巖出口330米。從定命橋到此550米。
11:50出虎嘯巖售票口。向右沿公路下行。
12:00到達天遊峰路口。此處的公裏牌顯示,左側到天遊峰入口1.2公路,直行到玉女峰0.8公路,武夷宮2.7公路,大紅袍5.9公路,水簾洞7.6公路。
在天遊峰路口有石碑,禦茶園遺址。此處有壹條岔路通往禦茶園。
沿前往天遊峰的公路前行,很快會看到禦茶園的石碑,這是到禦茶園的另壹路口。繼續前行,會通過壹座大橋,下面就是九曲,有好像漂流的竹筏通過。
12:20遇到岔路,右側據說通往酒店,左行。
馬上又有岔路,右側是壹條小路,通往小九曲。這是條很關鍵的路,後來驗證完全可以從此無票進入天遊峰景區。此處有壹攤位,有壹女工作人員售賣旅遊圖,問其可否去小九曲,答有票就可去。估計她不會查票,因為還沒有到天遊峰的售票處呢,就是查票,估計也可以通過酒店路什麽的繞進去。
繼續沿大路前行,左側有山峰形似酒壇名曰酒壇峰。然後有岔路,右側指向朱熹園,外面看了看,未去。
前行馬上又有岔路,右側指向武夷書院,有書院的建築圖,看了看就繼續前行。
12:25到達天遊峰景區大門,在這裏檢票。
進入景區是老虎洞,進去轉了轉,出來又到達回回洞,裏面洞穴交錯,需要手電,能遇到蝙蝠。從進入天遊峰景區到雲窩的路線較亂,不時有小岔路通向壹些地方,有的還是盡頭路,這些小路估計都是廢棄的了,走的人少,都長了苔蘚,建議還是走遊人常走的石板路,這些路較寬。有壹條石洞路壹直通到了九曲邊上,也正好可以更近的看到別人漂流。
12:40遇到路標,左到天遊峰800米,此處有壹石亭,據說是過去的售票亭,以前是從此進去才是景區的。
12:50遇到小岔路,右50米是聚樂洞,直行750米天遊峰。建議不走小路,但偶去了,上去後遇岔路左行,是幼溪草廬遺址,巖壁有雲窩大字。
左行下坡到達叔圭精舍,壹個石拱門,過去後就是壹大塊平地,左邊是九曲,這裏有路標和景區圖,這裏才是雲窩所在地,其實雲窩是壹系列的洞穴,統稱為雲窩。此處有好些旅行團,導遊在此要詳細介紹的。
根據路標所示,右側路雲窩到茶洞200米,茶洞到天遊峰400米,茶洞到隱屏峰350米。壹般的旅行團都從此處去茶洞然後到天遊峰,這裏是天遊峰的前山路。左側路雲窩到天遊峰1250米,雲窩到桃源洞750米。
選擇左行,很快遇到岔路,左側路到桃源洞700米,右側路到天遊峰1200米,這是天遊峰的後山下山路,壹般的旅行團都是從天遊峰前山上,從此處下,不去桃源洞的。壹定要去桃源洞,所以選擇左行。
很快會看到有壹片鵝卵石,在九曲邊上,可以很好的跟九曲親近,這裏是六曲的所在。在上面轉了轉,在河裏洗了手,感受了壹下九曲。
13:15遇到岔路,右側路通往桃源洞300米,左側路通往星村4000米,估計從星村可以避票到此,有興趣者不妨壹試。
選擇右行。13:25到達桃源洞。桃源洞又稱小桃源,因“風光似武陵”而得名。四面環山,內中有平地,芳草淒淒,有水潭,有房舍,有未嫁接的橘子樹,有美人蕉,有桃樹,很是清幽,可在此小憩。
桃源洞有壹個桃源道觀,估計重修不長時間,油漆的顏色很新。道觀屋頂有“神仙窟室”四個字,道觀前是“八卦神壇”,這裏遊客不是很多,壹般旅行團是不會來的,有個別遊客在抽簽算卦。
沿桃源道觀對面的路上升,會看到壹個太上老君雕塑,偶開始還以為是個老壽星,看到雕塑前香爐上的字才知道是太上老君。
繼續上升,沿途有小岔路
13:40遇到岔路,左到天遊峰1330米,右到出口1210米。鬼知道這是哪個出口。天遊峰景區的路標不是很好,比較雜亂,刻在石頭上,上面的小圖根本看不清,到處有到出口的指示,可能到主路就算出口吧。選擇左行。
14:25遇到岔路,右到天遊峰850米,左顯示是旅遊線路,具體什麽旅遊線路不得而知。選擇右行。
14:30遇到岔路,左到天遊峰600米,右到出口800米,這條路就是旅行團通常走的天遊峰後山路。選擇左行。
14:40到達中正公園牌坊,此處有岔路,直行320米下坡到達天遊峰,右側路通向壹覽亭180米。
據說壹覽亭是此處的最高點,而相反天遊峰頂卻不是最高點。選擇右行。
壹覽亭是壹個小亭子,周圍的樹木較高,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壹覽。不過可以看到下面有壹處較大的廟宇似的建築,估計那裏就是天遊峰所在。壹覽亭有路繼續下行,所以沒有原路返回,
15:00到達岔路,這裏有壹木牌,說因為施工,到壹覽亭的路不通。岔路左側110米到天遊峰。其實感覺很近,好像沒有110米。
15:05到達天遊峰,天遊峰海拔108.8米,相對高差215米,為武夷第壹勝境。那似廟宇的建築其實是個很無聊的天遊閣,上有“遨遊霄漢”的字樣。天遊峰有個大平臺,是觀九曲和對面山峰的很好地方,在這裏觀望九曲溪風景很壯觀,這裏還有人擺著望遠鏡,觀遠處山峰石壁處的千年船棺,3元壹次。建議不去看,因為完全可以自己距離很近的看到船棺,偶後來就看到了。
走天遊峰前山的石階路下山。原來前山路距離近些,但比較險,後山路遠些但比較平緩,所以旅行團都是前山上,後山下。
15:22到達山腳下的茶洞,左邊是仙浴潭。這裏是壹大片平地,有許多茶樹。
從仙浴潭轉回來直行就是出口到雲窩,左側有上山的石階小路,標牌顯示通向仙凡界、千古奇棺和狐貍洞。這條路很狹窄也很驚險,值得壹走。但是估計壹般遊客是不會去的。比較危險。
選擇左側小路上行。壹路經過書有“留雲書屋”的石拱門,壹個小亭子,壹面書有“武夷山遊記”的壁刻,然後就是近乎90度的直上雲梯。
15:30到達仙凡界。
再向上是玄元古洞。
之後遇到岔路,右側通向仙奕亭,為盡頭路。仙奕亭的視野極好,是在絕壁上建的小亭子,周邊有石護欄。
從仙奕亭原路返回到岔路,繼續向上,在壹棵樹上掛著個木牌,好像寫著千年船棺狐貍洞,只要壹分鐘的字樣,其實是騙人的,估計是商家的把戲,就是為了吸引遊客上去。之上是醒心巖。
15:39遇到岔路,右側上行通往隱屏精舍,20米,同時也是隱屏峰所在。直下行通往狐貍洞110米。
選擇右行。隱屏精舍是武夷山動植物觀測點,精舍周邊平地上有壹個千古奇棺的觀測點,
返回到岔路,前往狐貍洞。
很快又遇到路標,直行通往狐貍洞100米,左側通往天遊峰1090米,這是壹處重要的路標,證明還有路通往天遊峰的。待會從狐貍洞也還要返回此路標。另外感覺1090米也不是很準,實際驗證應該更遠些。
選擇直行到狐貍洞。
15:48到達狐貍洞,是壹個貼在巖壁的小石屋,上面有“道地重光”字樣,別無他物,但是估計以前應該有洞,而且可能洞內有路通向山頂,只是現在被堵上了,成了盡頭路。在狐貍洞的附近探路,發現面向狐貍洞右側方向的遠處山崖上有壹條通向山下的石階路的。
從狐貍洞原路返回,途中看對面的山,視野很好,有壹個形似木船的東西掛在近山頂的壁崖上,很清晰,可能就是船棺。
到岔路後右行前往天遊峰方向去。偶想起壹篇從九曲邊沿山崖小路上到天遊峰的遊記,估計由此路去天遊峰的途中會有路下山,也就是遊記中記載的小路。
但是還是建議不去天遊峰方向的石階路上行,很快看到右側有小路,是條廢棄路,不是很明顯。建議別走。偶是探路性質的走了,很快到了山頂,也不知道這是不是蓮花峰,如果不是,那就是繞過這個峰之後的山峰是蓮花峰。沒有遇到人,不能求證。在山峰頂上有路障擋了去路,偶越過了路障,發現還有路下坡,直到狐貍洞上方的崖邊,路極不清晰,也十分危險,估計原本有路通狐貍洞的
16:20到達峰頂,也許這才是蓮花峰。然後又是下降。
16:26下到壹個有木屋的亭子,這裏也是條岔路,有路標顯示直上行到天遊峰390米,左側是仙釣臺,沒有路,估計是遠處的壹個景觀,只見壹處有坡度的大石巖,不知道是不是。右側有條路下行,但路標沒有顯示。景區不推薦的路就是被廢棄的路,也就是可以避票上來的路線。
選擇右側路下降,是在石壁上開鑿出的石階路,十分狹窄,而且坡度很大,有的臺階間距離只有不到半個腳掌大,石壁上還不斷滲水,很是濕滑,好在兩邊有鐵欄桿和鎖鏈。
16:34到達山腳下的九曲邊上,聽著河水流淌的聲音,心情舒暢極了。然後就是沒有什麽坡度的小石板路,繞著山腳走,左側有壹片茶園。
16:40遇到壹石碑,上有“架壑船虹橋板”字樣,相傳架壑船內藏有仙人的蛻骨,而考古工作者認為架壑船與虹橋板是古越人的懸棺。據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武夷山壹帶就有古越人在此繁衍生息。古越人習慣聚居於溪海洋和山谷之間,善於伐木造舟,船是他們生活和生產中最珍貴的東西。當有人死去時,人們就用壹根粗大的楠木刳成船形木棺來安葬。用至今仍無法解釋的方式把木棺葬於懸崖峭壁之上,這就叫架壑船,也叫船棺。而用來架支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就叫虹橋板。
往石碑左側的九曲對岸看,崖壁上果然有船棺的痕跡。
16:45遇到壹直路,形成了T字路。選擇左行,很快遇到壹個亭子,是觀看千古之謎武夷船棺痕跡的絕好位置。從亭子處繼續下到九曲溪邊,這裏是四曲,溪邊石壁上篆刻詩句的第壹句是“四曲東西雨石巖”。在溪邊的砂石上轉了轉,更近距離的看到了對岸的船棺痕跡。
原路返回到岔路,然後直行。
17:05到達小九曲茶藝館。
17:15到達壹個小隧道,隧道上寫著小九曲。到隧道上的路就是進天遊峰景區前遇到的通往賓館的馬路。
過隧道後就到了去天遊峰景區的主路,來之前這裏有個人賣旅遊圖的,現在人桌都沒有了。如果從這條路去天遊峰完全可以避票的。在這裏引用壹下別人從此路去天遊峰的遊記:壹早來到天遊峰,慢慢向上爬,山間有個木亭子,封閉式的,還有柴火的,估計是護林人的小居。亭下面是九曲江,石礫灘,面向懸崖峭壁,那裏看到的是“懸棺遺址”。山好像就是壹塊石頭,石頭的緯向壹排,壹些凹下去的小洞,其中壹個比較大的洞,裏面是木頭堆,是散架的棺木。橫七豎八的。有兩條路,選擇下山到江邊上去。那裏的石礫還有沙灘。
17:29到達天遊峰的路口,在那裏等星村到市區的中巴車。從天遊峰路口到火車站路口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