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的長、寬、高分別為8.2米、3.0米、3.4米。其空重不超過22噸,最大載重240公斤,最大航速25海裏/小時,巡航速度1海裏/小時,目前最大下潛深度7062.68米,最大工作設計深度8000米。理論上,它的工作範圍可以覆蓋全球。
中國深海資源調查和勘探開發成果: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延期申請獲得國際海底管理局理事會批準,國家海洋局組織了5次大洋航次任務,重點保障載人潛水器“蛟龍”號試驗性應用和勘探合同區野外調查,調查工作不斷拓展。
深海裝備技術逐步應用,深海調查能力進壹步增強。蛟龍載人潛水器、潛龍系列無人無纜潛水器、海龍系列無人纜控潛水器等深海高科技裝備,為我國開展資源調查、履行勘探合同義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擴展數據:
蛟龍號作為潛水器家族的“三龍”之壹,與無人潛龍、無人海龍不同。蛟龍的優勢在於定點懸停操作。科學家可以乘坐蛟龍號直接對海底進行觀察和取樣,對海底某壹點進行“解剖麻雀”式的精細研究。“三龍”可以優勢互補,點線面結合進行勘測。
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批準設立“十五”863國家“7000米載人潛水器”重大專項。中國大洋協會作為業主,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成為項目開發的骨幹力量。
蛟龍號成功交付後,從2009年到2012年,蛟龍號先後實現了1000m、3000m、5000m、7000m海試。下潛至7000米,說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集成技術成熟,標誌著我國深海潛水器已成為海洋科學考察的前沿和制高點之壹。
中國新聞網-中國在深海資源調查、勘探和開發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百度百科-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