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贊美梨子的詩句 1.贊美梨子的詩句有哪些
1.《百憂集行》唐 杜甫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壹日上樹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2.《春風》唐 白居易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裏,亦道春風為我來。
3.《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宋 辛棄疾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4.《題鄰居》唐 於鵠
僻巷鄰家少,茅檐喜並居。蒸梨常***竈,澆薤亦同渠。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
5.《梨》唐 李嶠
擅美玄光側,傳芳瀚海中。鳳文疏象郡,花影麗新豐。
色對瑤池紫,甘依大谷紅。若令逢漢主,還冀識張公。
2.贊美梨子的詩句
1、蝤蠐領上訶梨子
唐 和凝 《采桑子·蝤蠐領上訶梨子》
2、如今更惜棠梨子
宋 彭元遜 《蝶戀花·微雨燒香餘潤氣》
3、梨子壓枝鋪短墻
宋 黃庭堅 《曹村道中》
4、梨子要肥千取百
宋 楊萬裏 《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
5、宣州梨子鵝兒黃
明 孫蕡 《送何都閫濟南省親至京還廣》
6、宣州梨子鵝兒白
明 孫蕡 《往平原別高彬》
3.描寫梨子的詩句有哪些
1、浣溪沙·幾***查梨到雪霜
宋代:蘇軾
幾***查梨到雪霜,壹經題品便生光,木奴何處避雌黃。
北客有來初未識,南金無價喜新嘗,含滋嚼句齒牙香。
譯文
橘樹何時與山楂、山梨壹起長到雪霜來時?壹旦經過品評之後,便增添光彩。橘子能在什麽地方避開人們的議論?
我到黃州來,開始還未認識橘樹。如荊州、揚州產的金子般的橘子極為貴重,我樂於嘗新橘。品嘗橘子吮它的滋味,賦寫橘詩嚼它的句子,口味芳香。
2、春風
唐代:白居易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裏,亦道春風為我來。
譯文
春風先吹開了京城花園中的早梅,繼而讓櫻杏桃李也競相綻放,令人感到生機盎然。
春的來臨同樣也給鄉村送去了歡笑,春風拂過,田野裏開放的薺花榆英歡呼雀躍,欣喜地稱道:“春風為我而來!”
3、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宋代:辛棄疾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譯文
山園裏壹望無際的松林竹樹,和天上的白雲相連接。隱居在這裏,與世無爭,也該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壹份祭肉,又恰逢床頭的那甕白酒剛剛釀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壹場。
西風起了,山園裏的梨、棗等果實都成熟了。壹群嘴饞貪吃的小孩子,手握著長長的竹竿,偷偷地撲打著樹上的梨和棗。別叫家人去驚動了小孩子們,讓我在這兒靜靜地觀察他們天真無邪的舉動,也是壹種樂趣呢。
4、小闌幹·去年人在鳳凰池
元代:薩都剌
去年人在鳳凰池,銀燭夜彈絲。沈水香消,梨雲夢暖,深院繡簾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楊柳風柔,海棠月淡,獨自倚闌時。
譯文
去年的這個時候在中書省,常與朋友們宴請酬唱,秉燭促談,彈和推盞。沈香已經燃盡,香氣飄灑了,深院鄉簾垂,清消永夜,無窮趣,無窮意。
今年的這個時候,壹個人孤獨地在江南這月下之夜,心情幾個能知?楊柳青青,習習柔風,細細的柳條在清柔的風下,徐徐的搖曳。淡淡月光下海棠花兒清香撲鼻,孤獨地倚於闌幹。
5、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宋代:辛棄疾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譯文
山園裏壹望無際的松林竹樹,和天上的白雲相連接。隱居在這裏,與世無爭,也該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壹份祭肉,又恰逢床頭的那甕白酒剛剛釀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壹場。
西風起了,山園裏的梨、棗等果實都成熟了。壹群嘴饞貪吃的小孩子,手握著長長的竹竿,偷偷地撲打著樹上的梨和棗。別叫家人去驚動了小孩子們,讓我在這兒靜靜地觀察他們天真無邪的舉動,也是壹種樂趣呢。
4.關於梨的詩句
1.鴛鴦被裏成雙夜,壹樹梨花壓海棠.(蘇東坡.)2.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3.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白居易)4.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蘇東坡)5.紅袖織淩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隱)6.砌下梨花壹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杜牧)7.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8.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壹樹梨花壹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無名氏《雜詩》)9.啟朱唇、金風桂子,喚殘夢、微雨梨花。
(《玉蝴蝶》)10.雪嶺松邊路,月寒湖上村。縹緲梨花入夢雲。
巡,小檐芳樹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元 吳鎮 小令《[南呂]金字經·梅邊》) 春日上方即事唐王維 好讀高僧傳,時看辟谷方。
鳩形將刻杖,龜殼用支床。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鳥藏。
北窗桃李下,閑坐但焚香.闕題 唐杜甫 三月雪連夜,未應傷物華。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黲淡萬裏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春怨 唐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雜詩 唐無名氏 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
壹樹梨花壹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憶王孫 唐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感諷 唐 李賀 蝶飛紅粉臺,柳掃吹笙道。十日懸戶庭,九秋無衰草。
調歌送風轉,杯池白魚小。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秋蒙梨花滿,春昏弄長嘯。惟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相和歌辭·長門怨 唐 劉長卿 何事長門閉,珠簾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後宮遲。
蕙草生閑地,梨花發舊枝 芳菲自恩幸,看卻被風吹。梨花 金元好問 梨花如靜女,寂寞出春暮。
春色惜天真,玉頰洗風露。素月談相映,肅然見風度。
恨無塵外人,為續雪香句。孤芳忌太潔,莫遣凡卉妒。
宋 陸遊 粉淡香清自壹家,未容桃李占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壹杈。
水龍吟宋周邦彥 素肌應怯餘寒,艷陽占立青蕪地。樊川照日,靈關遮路,殘紅斂避。
傳火樓臺,妒花風雨,長門深閉。亞簾櫳半濕,壹枝在手,偏勾引、黃昏淚。
別有風前月底。布繁英、滿圓歌吹。
朱鉛退盡,潘妃卻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縞夜,不成春意。
恨玉容不見,瓊英謾好,與何人比。撫舊惟銷魂,南山坐悲峭。
淡黃柳 宋姜夔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
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強攜酒,小橋宅。
怕梨花落盡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蘭陵王 宋周邦彥 柳蔭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年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倠寒食。愁壹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淒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睺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沈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 破陣子 宋晏殊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壹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裏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
原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阮郎歸 宋秦觀 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
紅妝飲罷少踟躕,有人偷向隅。揮玉箸,灑真珠,梨花春雨余。
人人盡道斷腸初,那堪腸已無。賞春 元 胡祗遹 梨花白雪飄。
杏艷紫霞消。柳絲舞困小蠻腰。
顯得東風惡,野橋。路迢。
壹弄兒春光鬧。夜來微雨灑芳郊。
綠遍江南草。黔驢山翁,輕衫烏帽。
醉模糊。
5.描寫梨子的詩句有哪些
1、庭前八月梨棗熟,壹日上樹能千回。
——(唐代:杜甫《百憂集行》)翻譯:當梨棗成熟之時,少年杜甫頻頻上樹摘取,壹日至少千回。2、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唐代:白居易《春風》)翻譯:春風先吹開了京城花園中的早梅,繼而讓櫻杏桃李也競相綻放,令人感到生機盎然。3、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
——(元代: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翻譯:柳樹萌芽,像飄浮著壹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
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壹4、入門且壹笑,把臂君為誰。
酒客愛秋蔬,山盤薦霜梨。 ——(唐代:李白《尋魯城北範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範置酒摘蒼耳作》)翻譯:壹進門老範就滿地找牙,笑哈哈,挽住我的手臂問:妳是誰?如此狼狽?用什麽下酒?秋天的蔬菜和水果,來壹盤霜梨開開胃!5、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宋代:辛棄疾《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翻譯:西風起了,山園裏的梨、棗等果實都成熟了。
壹群嘴饞貪吃的小孩子,手握著長長的竹竿,偷偷地撲打著樹上的梨和棗。別叫家人去驚動了小孩子們,讓我在這兒靜靜地觀察他們天真無邪的舉動,也是壹種樂趣呢。
6、蒸梨常***竈,澆薤亦同渠。 ——(唐代:於鵠《題鄰居》)翻譯:蒸梨常用壹個爐竈, 洗菜也***用壹個水池。
7、風高榆柳疏,霜重梨棗熟。——(唐代:柳宗元《田家三首》)翻譯:寒風勁吹柳葉稀,霜下梨棗已透熟。
8、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唐代:杜甫《題張氏隱居二首》)翻譯:酒本是我杜家的,卻偏偏勞您來勸我;梨本是妳張府上的,自然不必向外找。
9、烹雞庖兔下籌美,盤實飣餖栗與梨。——(宋代:梅堯臣《醉中留別永叔子履》)翻譯:烹制的雞兔味道鮮美,果盤中滿滿地堆放著栗和梨。
10、幾***查梨到雪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33932霜,壹經題品便生光,木奴何處避雌黃。——(宋代:蘇軾《浣溪沙·幾***查梨到雪霜》)翻譯:橘樹何時與山楂、山梨壹起長到雪霜來時?壹旦經過品評之後,便增添光彩。
橘子能在什麽地方避開人們的議論?。
6.描寫梨的詩句
這是壹些描寫梨花的句子 希望對妳有幫助
天下的花中,要說白,當數梨花。春風蕩漾,梨樹花開,千朵萬朵,壓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潔淡雅,靚艷含香,風姿綽約,真有“占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古時候,每逢梨花盛開時節,人們最愛在花陰下歡聚,雅稱“洗妝”。唐朝時,這壹風俗十分盛行,據《唐余錄》記載:“洛陽梨花時,人多攜酒其下,曰:‘為梨花洗妝’,或至買樹。” 人們最愛用梨花作頭飾,當時,汝陽侯穆清叔賞梨花曾賦詩雲:“***飲梨樹下,梨花插滿頭。清香來玉樹,白議泛金甌。……”
歷代詩人鐘愛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寫梨花神、氣、韻、致的詩篇。
梨花白得清純,白得玉潔,白得無瑕,如雪壹般晶瑩;美而不嬌,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壹般純潔,這首先引起了詩人們的遐想。南北朝的王融《詠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溫庭筠有詩雲:“ 梨花雪壓枝,鶯囀柳如絲。”雷淵贊梨花:“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張建描寫梨花初綻為“嫩苞開破雪搓球”,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以“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贊美梨花。而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則從另壹個角度把飛雪比作梨花:“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更妙的是“花開白雪香”,古人曾把雪與梅花作過對比,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如將梨花與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遜雪之白,也不輸梅之香了。 清代文學家李漁贊曰:“雪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間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讀古人梨花詩,便覺有清香從紙上飄出,清涼怡人——“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為); “粉淡香清自壹家,未容桃李占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壹杈。”(陸遊)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壹番風韻。“壹樹梨花壹溪月”——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壹樹梨花簡直像縹緲的仙子壹樣可愛;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盡的溫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院子裏梨花盛開,月光如水;池塘邊柳絮輕漾,春風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靜夜沈沈,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雲滿衣裳月滿身,輕盈歸步過流塵”——夜色朦朧,星月臨空,梨花似月若雲在春風中輕盈舞,偶有花瓣飄落,好似月光在閃爍,月色與梨花完全融合在壹起了。這是壹種多麽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馳神往,陶然怡悅,嘆為觀止!
最妙的要數梨花經雨了。雨中梨花,尤其嫵媚動人。白居易壹句“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寫楊貴妃在仙山上聽說唐玄宗的使者到來時潸然淚下的儀容,形象生動,刻意人微,明麗動人,可謂寫出了人間美色的極致。後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淚,如宋·王洙《梨花》詩:“院落沈沈曉,花開白雪香,壹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文征明在《梨花》詩中有“粉痕白露春含淚” 梨花帶雨悲而不傷,卻寫出人間美色的極致,壹滴滴,壹點點的,不需風吹,自然引出心湖裏那壹圈圈又是憐,又是愛的癡情。在鋪墊環境和渲染氣氛時,詩人們也常常把梨花襯托出壹種淒涼的意境、哀怨的心情。如戴叔倫《春怨》詩“金鴨香消欲斷魂 ,梨花春雨掩重門”宋人李重元有壹首《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作者用黃昏時雨打梨花的景象,襯托了壹位深懷相思之情的女子的孤寂的心態。周邦彥 “弄夜色 ,空餘滿地梨花雪”,用具體的梨花落滿地以象征“ 春去 ”。恨春去匆匆,只留下滿地梨花如雪,極寫怨恨之情。汪元量《鶯啼序·重過金陵》:“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 周密有《浣溪沙》詞雲“梨雲如雪冷清明”,寫春殘的用語冷峭動人。杜牧詩:“帶葉梨花獨送春”。梅堯臣《蘇幕遮·草》“落盡梨花春又了”以梨花落盡寫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 ,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
吟誦古人詠梨花的詩句,只覺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聖潔清香,五臟六腑有說不出的妙境,愜意極了。
參考資料:
7.描寫梨子的句子有哪些
1、桃樹的上面還有壹大片梨樹,那潔白的梨花,在陽光的照射下,美麗極了,等到梨子成熟了,要是妳吃壹口的話,更是連連稱贊。
2、黃澄澄的鴨梨,又香又甜就像壹個個小小的葫蘆。壹陣風吹過,看那幾個梨子,妳擠我,我擠妳,好像在做遊戲。
3、梨子樹上掛滿了壹個個黃澄澄的梨子,就像壹個個可愛的小葫蘆。走近壹看,梨子臉上還長著許多小雀斑呢!梨子很多,把樹枝越壓越彎,越壓越彎,有的梨子幹脆壹屁股坐在地上。
4、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壹下。
5、鴨梨的皮非常薄,薄得有時壹碰就破。個大,大得叫妳吃驚。汁多,咬壹口像喝了壹碗用甘泉沖出來的甜水。
6、青青的梨兒,輕輕咬壹下,會酸得妳直流口水。等到變黃變深,就會軟軟的,甜甜的,略有點酸味兒,咬壹口,直沁入五臟六腑,使人陶醉,直叫人吃不夠。
7、梨的外形是壹個圓的、黃黃的身子,像壹個穿著黃色衣服的小姑娘,小巧可愛很討人喜歡!
8、遠遠望見了好大壹片梨林,梨兒似萬千銅鈴在搖,正在壹天天黃熟,這梨兒個頭大,皮細薄,肉脆,汁多,甜得膩人呢!
9、秋天,碩大的梨子掛滿枝頭,壓彎了樹枝,像捉迷藏的孩子露出了笑臉。
10、南果梨先是深綠的,隨後變成淡綠的。到了秋天,南果梨成熟了,果農們把它們摘下來,裝進盒子裏,再蓋上蓋子,不用過半個月滿屋就會香味撲鼻。這時南果梨是最好吃的。吃的時候甜水總會從嘴裏流出。真是又甜又香,別提多好吃了!
11、梨子子豐收的時候,樹上結滿了果子。有大的有小的,是黃色的。把梨子摘下來,咬壹口,汁水就在嘴裏四散開來。梨子的肉是雪白的,看上去像雪壹樣,讓人看了就想吃。
12、熟透了的梨子,有的像小黃燈籠,有的像燈泡掛滿枝頭,和那茂密的綠葉組成了壹把小花傘,真惹人喜愛啊!
13、梨樹上結滿了黃黃澄的梨,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就像壹個個小鈴鐺。
14、梨長得像葫蘆,上小下大,皮很薄,肉多汁多,黃花梨是黃色的,洗完,咬壹口皮,像糖進如嘴裏,如吃了蜜,再咬壹口肉,清涼爽口,和潤喉糖有壹樣的作用,妳吃壹個梨相當於吃降火沖劑。
15、煙臺梨,個大皮黃,就像壹個大肚子葫蘆,咬壹口,甜滋滋的梨水流在舌頭上,滲入嗓子,就像吃了蜜壹樣。
8.急求梨的贊美詩
以下有用~ 天下的花中,要說白,當數梨花。
春風蕩漾,梨樹花開,千朵萬朵,壓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潔淡雅,靚艷含香,風姿綽約,真有“占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古時候,每逢梨花盛開時節,人們最愛在花陰下歡聚,雅稱“洗妝”。
唐朝時,這壹風俗十分盛行,據《唐余錄》記載:“洛陽梨花時,人多攜酒其下,曰:‘為梨花洗妝’,或至買樹。” 人們最愛用梨花作頭飾,當時,汝陽侯穆清叔賞梨花曾賦詩雲:“***飲梨樹下,梨花插滿頭。
清香來玉樹,白議泛金甌。……” 歷代詩人鐘愛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寫梨花神、氣、韻、致的詩篇。
梨花白得清純,白得玉潔,白得無瑕,如雪壹般晶瑩;美而不嬌,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壹般純潔,這首先引起了詩人們的遐想。南北朝的王融《詠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
溫庭筠有詩雲:“ 梨花雪壓枝,鶯囀柳如絲。”雷淵贊梨花:“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
張建描寫梨花初綻為“嫩苞開破雪搓球”,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以“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贊美梨花。而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則從另壹個角度把飛雪比作梨花:“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更妙的是“花開白雪香”,古人曾把雪與梅花作過對比,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如將梨花與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遜雪之白,也不輸梅之香了。
清代文學家李漁贊曰:“雪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間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讀古人梨花詩,便覺有清香從紙上飄出,清涼怡人——“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為); “粉淡香清自壹家,未容桃李占年華。
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壹杈。”(陸遊)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壹番風韻。
“壹樹梨花壹溪月”——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壹樹梨花簡直像縹緲的仙子壹樣可愛;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盡的溫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院子裏梨花盛開,月光如水;池塘邊柳絮輕漾,春風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靜夜沈沈,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雲滿衣裳月滿身,輕盈歸步過流塵”——夜色朦朧,星月臨空,梨花似月若雲在春風中輕盈舞,偶有花瓣飄落,好似月光在閃爍,月色與梨花完全融合在壹起了。
這是壹種多麽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馳神往,陶然怡悅,嘆為觀止! 最妙的要數梨花經雨了。雨中梨花,尤其嫵媚動人。
白居易壹句“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寫楊貴妃在仙山上聽說唐玄宗的使者到來時潸然淚下的儀容,形象生動,刻意人微,明麗動人,可謂寫出了人間美色的極致。後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淚,如宋·王洙《梨花》詩:“院落沈沈曉,花開白雪香,壹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
文征明在《梨花》詩中有“粉痕白露春含淚” 梨花帶雨悲而不傷,卻寫出人間美色的極致,壹滴滴,壹點點的,不需風吹,自然引出心湖裏那壹圈圈又是憐,又是愛的癡情。在鋪墊環境和渲染氣氛時,詩人們也常常把梨花襯托出壹種淒涼的意境、哀怨的心情。
如戴叔倫《春怨》詩“金鴨香消欲斷魂 ,梨花春雨掩重門”宋人李重元有壹首《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作者用黃昏時雨打梨花的景象,襯托了壹位深懷相思之情的女子的孤寂的心態。周邦彥 “弄夜色 ,空餘滿地梨花雪”,用具體的梨花落滿地以象征“ 春去 ”。
恨春去匆匆,只留下滿地梨花如雪,極寫怨恨之情。汪元量《鶯啼序·重過金陵》:“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
周密有《浣溪沙》詞雲“梨雲如雪冷清明”,寫春殘的用語冷峭動人。杜牧詩:“帶葉梨花獨送春”。
梅堯臣《蘇幕遮·草》“落盡梨花春又了”以梨花落盡寫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 ,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 吟誦古人詠梨花的詩句,只覺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聖潔清香,五臟六腑有說不出的妙境,愜意極了。
還有~ 1.鴛鴦被裏成雙夜,壹樹梨花壓海棠.(蘇東坡.) 2.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3.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白居易) 4.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蘇東坡) 5.紅袖織淩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隱) 6.砌下梨花壹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杜牧) 7.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 8.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
壹樹梨花壹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無名氏《雜詩》) 9.啟朱唇、金風桂子,喚殘夢、微雨梨花。(《玉蝴蝶》) 10.雪嶺松邊路,月寒湖上村。
縹緲梨花入夢雲。巡,小檐芳樹春。
江梅信,翠禽啼向人.(元 吳鎮 小令《[南呂]金字經·梅邊》) 1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 12·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