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寫城墻的詩句
關於宋城墻的詩句 1.關於瀘沽湖的詩句
我見過浩浩蕩蕩,壹望無際的洞庭湖;也見過煙波浩渺,水霧彌漫的太湖;還見過碧波蕩漾,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但是更令我心動的是那如夢似幻,神秘莫測的瀘沽湖。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有幸親臨了那充滿魔幻意味的瀘沽湖。她宛如壹顆藍色的珍珠,鑲嵌在四川省鹽源縣的萬山叢中。
站在高山上俯視這座高原湖泊,湖中六島,亭亭玉立,林木蔥郁。湖水碧波蕩漾,四季青澈,澡花都、點綴其間。湖的四周青山環繞,森林茂密,古樹參天,流水潺潺,好壹個人間仙境。
畫家說,瀘沽湖不能畫出來,因為水太藍,畫出來像假的;作家說,瀘沽湖的水可以直接吸入筆中寫詩,但詩又無法描述他的意味;攝影家說,瀘沽湖無法用鏡頭展現,因為鏡頭展現的是門外的事,瀘沽湖的美只能感悟,不能言傳。的確,他是壹塊能引發人們無盡遐想的土地。靜,是瀘沽湖的主旋律。站在湖邊,只有山風壹陣又壹陣吹來,推著湖面的波紋向前再向前。
瀘沽湖的壹天,畫面不斷的變換。清晨,山巒晨霧,湖籠青煙,紅霞隱約。曙光下,波光閃閃,湖面寂靜,不時有船兒穿梭於湖面輕紗般的晨霧間,時隱時現。靜穆中,偶爾傳來悅耳的山歌聲。中午,微風輕拂,漣漪層層泛起,輕舟如葉飄。傍晚,晚風推著巨浪,滾動著雪白的浪花。夜裏,星辰掉入湖底,周圍壹片寂靜,飄渺如仙境。
瀘沽湖,因他那天然、奇妙、幽靜的風光,成為人間仙境,旅遊勝地。難怪,美國探險隊隊長洛克先生也發出由衷的贊嘆:真是壹個適合人間居住的地方。
讓我心動的瀘沽湖啊,我期待著與妳再次相逢!
2.關於紫藤花的詩句
古代: 紫藤花
王世貞
蒙茸壹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陰。
南國紅蕉將比貌,西陵松柏結同心。
裁霞綴綺光相亂,剪雨縈煙態轉深。
紫雪半庭長不白,閑拋簪組對清吟。
紫藤樹
李白
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
密葉隱歌鳥,香風流美人.
現代:紫藤花 文 / 溫可心
紫藤花的枝藤
纏繞在我的夢幻之間
我望那沈澱的紫色
那小小的花苞
就是我的搖籃
我的感動在花中搖曳
是遺憾麽
就像是那曾經擁有的美麗吧
該走的都走了
不該走的也都去了
現在
只有我壹個
我與夢幻離開
就此不見
那些藤蘿
是我唯壹的念想
紫色的花瓣
綠色的枝藤
我聽見
花仙子在夜晚呼喚
還有著琴音
當我覺察時
她卻如同蒸發了般離逝
又壹個走了
紫色的花啊
生命的船艙
或許她真能載我遠去
去見那花兒的夢境
只是不忍同她別離
就像我不忍讓我深愛的世人受罪
那紫色如同有靈性吧
竟然落淚了
我微笑著輕輕拭去她的淚
不經意間地向天壹望
天
剛剛破曉
紫藤花
美如瀑布般的紫藤花
多象妳披肩的柔發
每當吻著花的馨香
總想把心中的情感表達
喜歡妳絢麗的色彩
更愛妳大方而優雅
我會珍藏每壹片花瓣
帶著它走遍海角天涯
都說命運時常陰陽差錯
錯就錯吧,有什麽可怕?
生活本來就象四季的花朵
每壹個季節都會開出動人的奇葩
如果妳是冬天的雪花
我就是那挺拔的枝椏
願妳輕輕地飄落在我的枝頭
構成壹幅更加壯觀美麗的圖畫
不知妳要哪種啊~!
3.關於瀘沽湖的詩句有哪些
《瀘湖三島》——清代 劉秉肅
何處來三島,蒼茫翠色流。
嶙峋吞海氣,縹緲壯邊陲。
疊幛臨波動,連峰倒影浮。
浦寒猿嘯月,汀冷雁鳴秋。
雨後煙鬟凈,雲中螺碧幽。
乘槎如有約,即此是仙州。
瀘沽湖,俗稱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魯枯湖,納西族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裏,意即
山溝裏的湖,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與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轄,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
鎮(原左所區),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 湖泊略呈北西壹東南走向,南北長9.5公裏,東西寬
5.2公裏,湖岸線長約44公裏,湖泊面積50.1平方公裏,集水面積247.6平方公裏,最大水深
105.3米,平均水深為40.3米,湖水庫容量為22.52億立方米,湖水最大透明度達12米,湖面海
拔2685米。
瀘沽湖屬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由壹個西北東南向的斷層和兩個東西向的斷層***同構成。屬
長江上遊幹流金沙江支流雅礱江支流理塘河水系。瀘沽湖入湖河流***18條(雲南部分11條,四
川部分7條),湖水經東側的大草海註入鹽源縣境內前所河,再註入蓋祖河(下遊稱永寧河),
再註入臥龍河(又名臥落河、鹽源河),入流理塘河,最後排入長江上遊幹流段金沙江的支流
雅礱江
瀘沽湖是雲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瀘沽湖周邊主要居住著摩梭人、彜
族和普米族,沿岸居住有蒙古族7種民族,約1.3萬人。
4.有關於肇慶市古代建築物宋城墻的作文
我曾經看過許多古裝片,像《甄嬛傳》,《還珠格格》,裏邊有許多的中國古代建築物,今天我壹覽韓國的古代建築——景福宮。
它是韓國著名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也是首爾規模最大、最古老的的王宮之壹,被稱為首爾的故宮。相對於北京故宮的莊重威嚴,景福宮要顯得相對平和壹些。
冬天的景福宮很暖和,設有地暖。景福宮裏的“慶會樓”令我印象深刻。
“慶會樓”建在壹個人工小島上,是國家舉行宴會或接待外國使臣的地方,周圍有壹個四方形的湖,慶會樓雖然建在人工島上,卻以優秀的土木技術至今保持完美。48個沈重的石柱沒有下陷1厘米,這也充分顯示著朝鮮時代高超的建築水平。
參觀完景福宮之後,可以從光華門出來沿著左邊城墻步行15分鐘,我們參觀了韓國總統府——青瓦臺。韓國總統非常親民,開放了青瓦臺周邊供市民們參觀。
也有人稱青瓦臺為“藍宮”,它是大韓民國的總統官邸及政治中心。壹到青瓦臺首先看到的是主樓的青瓦。
青瓦臺主樓背靠北嶽山,青瓦與曲線型的房頂相映成趣,非常漂亮。就象青瓦臺代表韓國壹樣,青瓦和曲線型設計的房頂則代表著封開青瓦臺。
關於寫城墻的詩句 1.關於“城墻”的詩句有哪些
1.春草
唐代:曹松
不獨滿池塘,夢中佳句香。春風有餘力,引上古城墻。
2.古築城曲五解
唐代:元稹
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自從冒頓強,官築遮虜城。
築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傳父言,莫問城堅不。平城被虜圍,漢劚城墻走。
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
築城安敢煩,願聽丁壹言。請築鴻臚寺,兼愁虜出關。
3.題青龍寺
唐代:朱慶餘
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墻。
4.春至
唐代:白居易
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白片落梅浮澗水,
黃梢新柳出城墻。閑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光。
5.宿李主簿(壹作劉員外)
唐代:周賀
獨樹倚亭新月入,城墻四面鎖山多。
去年今夜還來此,坐見西風裊鵲窠。
2.描寫城墻的詩句
1. 時間摧殘出它的滄桑:但他仍雄立壹方,如同壹位怒目金剛。他經歷過多少淒涼有風花雪月的繁華也有人走茶涼的悲傷。青苔是時間逝去的痕跡,古墻阻攔著敵人讓城市固若金湯。
2. 四時的古城墻景色常新,極能勾引人們的想往和掛念,對西安人,對異鄉人,對中國人,對外國人,沒有差別心,同樣給予微笑。
3. 壽縣古城墻,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保存完好的城墻之壹。由於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壹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
4. 城墻原為平磚砌築,解放後為了防洪,曾將局部墻垣改用石塊壘築,近年,又陸續用石條進行了加固。
5.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墻。城墻為宋代重築,爾後叠有修葺。城墻周長7174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
3.與城墻有關的詩句
1. 時間摧殘出它的滄桑:但他仍雄立壹方,如同壹位怒目金剛。
他經歷過多少淒涼有風花雪月的繁華也有人走茶涼的悲傷。青苔是時間逝去的痕跡,古墻阻攔著敵人讓城市固若金湯。
2. 四時的古城墻景色常新,極能勾引人們的想往和掛念,對西安人,對異鄉人,對中國人,對外國人,沒有差別心,同樣給予微笑。3. 壽縣古城墻,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保存完好的城墻之壹。
由於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壹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4. 城墻原為平磚砌築,解放後為了防洪,曾將局部墻垣改用石塊壘築,近年,又陸續用石條進行了加固。
5.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墻。城墻為宋代重築,爾後叠有修葺。
城墻周長7174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6. 在古城南門東墻上嵌著壹塊石刻,上刻壹個做行刺狀的武士,這就是“壽州內八景”之壹的“門裏人”。
7. 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望。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磚墻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於此的長城呵,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我猜想這地球上最長最堅固最渾厚的灰墻裏,壹定包蘊著什麽。
它?莫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9. 這城墻修得這樣高。修建城墻的國主認為,高聳的城墻給人以堅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
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敵不過壹句話,敵不過這壹代的衛國國主說:“我們投降罷。”10. 壹面城墻,幾塊磚。
要是沒有那些歷史、那些傳說,它的價值就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無需深究。11. 走過寂寞青春的城,輕撫斑駁的古城墻,試問流年裏多少鏡花水月,不覺間,悄然落傷心的雨。
12. 中國的禮法書籍規定城墻必須是方形的,坐落必須有致:城墻要開12座門以與12個月份相合,必須要有內城以供皇室居住。13. 過去的時光,停留在某壹個角落,我壹路追尋,透過古老的城墻,我看見了黑白色的我們,於是,我又壹次微笑著感傷……14. 在雨中,走過厚重的元城墻,登上亙古佇立的大雁塔,走在朦朧的曲江池邊、都尋不到、那夢中的長安、那夢中的妳。
15. 那古樸城墻,像是亙古就屹立在這裏壹樣,百米高的墻面上早已布滿了點點青苔,而這些青苔,正是時間逝去的痕跡,是歷經滄桑的最好佐證。16. 看真壹點,起落有致的城墻,受不了歷史的重壓而微微佝僂著,無數的裂縫,叢生著雜草,雄偉只是軀殼,它荒蕪已久,壹身炮彈的殘跡。
任何敵人都可壹攻而下。17. 當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墻,當我撫摸著腐朽的柱梁,當我興奮的倚欄遠望,總會有壹絲酸澀沖上喉頭,總聽到有壹個聲音大聲的說:記得嗎?妳的祖先名叫炎黃。
18. 城墻四隅各築壹角臺,西南角臺為圓形,其余3個為方形。角臺突出墻外,建有比敵臺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其在戰爭防守中的重要地位。
19. 城墻每距120米設有凸出的敵臺,***有98座。現有93座。
敵臺上建敵樓,是守城將士休息、瞭望和作戰的場所。20. 西安城墻的成長和發展有其漫長的過程,後續的修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西安城墻的歷史疊加,追溯源頭,完全可以延伸到14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不應該因明時的修建包磚,便斷定僅有600余年的歷史。
4.描寫城墻的句子有哪些
1、他長得出奇的高大,往那壹站,就像半垛城墻豎在那裏。
2、父親是大樹、城墻,讓我們依靠;是火焰、陽光,讓我們溫暖;是孩子壹生的守護者;是孩子受傷害時的安慰;是孩子迷茫時的指路燈。
3、望著眼前這壯麗的景色,輕輕撫摸著這古老的城墻,我仿佛看到了昔日古代勞動人民修建長城的情景。這就是經過2500個寒暑的萬裏長城。它下面鋪著勞動人民的白骨,它的上面飄著威風顯赫的龍虎旗。中國的社會興衰榮辱的歷史,都壘進了它那漫長的巍巍的身軀中。
4、它像奔騰飛躍、氣勢蓬勃的巨龍臥在崇山峻嶺上。城墻隨著山峰的走勢,蜿蜒起伏。
5、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李白
6、時光叮當地撞在古老的黑色城墻上,在黴青色的石板上散成壹地琉璃,消逝;只留下螢火般微弱的光芒,透出壹小塊記憶的頁腳,迅速龐大成壹個繽紛的回憶殿堂,像是古書上的咒語,源遠流長。
7、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壹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8、父愛是大樹城墻,讓我們依靠;父愛是是火焰陽光,讓我們溫暖。
9、父親是大樹、城墻,讓我們依靠;父親是火焰、陽光,讓我們溫暖;父親是孩子壹生的守護者;是孩子受傷害時的安慰;是孩子迷茫時的指路燈。
10、不必說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古色古香古城墻,晨鐘暮鼓的鐘鼓樓,也不必說幽靜美麗的興慶宮,莊嚴肅穆的歷史博物館,烽火戲諸侯的烽火臺,單是小小的碑林,就讓我感慨萬分。
11、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12、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是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
13、人民應該為法律而戰鬥,就像為了城墻而戰鬥壹樣。赫拉克利特
14、春風佛過孤單爬過城墻秋天來了憂傷以是滿城。
15、有個小孩在城墻前捉蚱蜢,壹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壹只蠍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他。
16、壹束束燈光照著她,長長的城墻和美麗的角樓倒映在河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人。
17、思想是比任何東西都堅固的城墻,因為它絕不會倒塌,也不會交到敵人手中去。
18、妳們是鋼鐵的城墻,妳們是和平的保障,妳們是可敬的兒郎,妳們是祖國的脊梁。八壹建軍節,讓我們向軍人兄弟道聲:節日吉祥!
5.形容城墻的句子有哪些
1 贛州古城墻,始建於漢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後來經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使贛州城形成了壹道周長13華裏,高大雄偉的城墻,反映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2. 現保存較完整的古城墻建於北宋嘉佑年間,是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墻,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北宋磚墻之壹。城墻平均高7米,從東門至西門長3.6公裏,垛墻、炮城、馬面、城門都保存完好。
3. 中國有四大古城墻:西安古城墻,洪武三年始建。平遙古城墻,洪武三年;荊州古城墻,順治三年;興城古城墻,乾隆四十六年。它們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4. 從贛州古城墻西津門出發登上古城墻,沿古城墻,妳可以看到郁孤臺、蔣經國舊居、八鏡臺、八鏡公園、龜角尾(章水與貢水交匯處)、古浮橋、壽量寺、文廟、皂兒巷、董府(可在此處用餐)。
5. 城墻上的武器展覽更是讓我打開眼見,有拋石器、攻城塔等,成列在巍峨的城墻上,其中有我最喜歡的火銅,它不但威力大、不浪費火藥,還方便攜帶,我國古代的軍隊裝備說明了,當時國家是多麽的強大。
6. 古城墻是原來戰爭時期防止敵人進攻的建築,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了。古城墻外面是護城河,裏面是城墻圍著的原來的古襄陽城。
7. 荊州古城墻於三國時始建土城,歷史上屢建屢毀,現有磚墻為清順治年間依明墻基礎重建,周長10.5公裏,高9.8米,厚約10米。
8. 荊州古城墻不僅歷史悠久,景色也很美。春天,我到古城墻上去玩,看見墻縫裏長滿了嫩綠的野草和爬山虎,像碧玉妝扮了似的。
9. 荊州古城墻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是我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府城墻。它古色古香,雖然時過境遷,但雄風猶在!
10. 走進城墻,用手輕輕觸摸著壹塊塊古老的青磚,真不敢相信它有五百多歲了。聽說這些青磚用糯米漿制成,顯得堅硬無比。沒想到在堅硬的磚縫裏還會長出壹些小芽,這是多麽頑強的生命力啊!
11. 西安的古城墻是西安最有名的建築,它環繞著西安的市中心。我們每次開車出去玩,都會從城墻下面鉆過,可是我從來都沒有上去看過。今年去西安,我終於有機會和西安的姐姐壹起去看了。
12. 西安古城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盼望著早日再去西安,再壹次觸摸那沾滿歷史痕跡的古城墻。
13. 夜晚,上燈了。整個古城墻就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各種各樣的霓虹燈倒映在護城河裏,流光溢彩。簡直分不清是城中有水,還是水中有城。
14. 荊州古城墻於三國時始建土城,歷史上屢建屢毀,現有磚墻為清順治年間依明墻基礎重建,周長10.5公裏,高9.8米,厚約10米。墻內依土圍,外臨護城河。
15. 現存城墻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壹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壹座古代城垣建築。
16. 西安古城墻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墻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總周長11.9公裏。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
6.描寫古城墻的句子
春節前,我和爸爸媽媽回姥姥家過年的時候路過西安,爸爸媽媽帶我參觀了西安的古城墻。
我們買的門票背面介紹說,這座城墻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墻高12米,基寬16-18米,頂寬12-14米,城周有觀敵臺98座,四周均有登城馬道,有垛口5984個。城外有護城河,四門跨河外設有吊橋。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比較完整的唯壹的壹座封建古城墻。
前面最好先寫對古城墻的觀感,先寫壹些整體的印象,如城墻的高大雄偉,有關城墻介紹的數字可以在後面的參觀中說出來,也可以通過與媽媽的對話寫出來。
我們是從南門上城墻參觀的。南門也叫“永寧門”,算是南邊的壹個主城門。沒有見到城墻之前,媽媽給我講了壹些有關城墻的事,(講了壹些什麽城墻的事,可以寫寫)我還以為城墻就是壹堵普通的圍墻,心想圍墻有什麽好參觀的呢?再說,人又怎麽能上到墻上,而且還能打仗呢?我的腦子裏出現了壹串串的問號。可是等我來到城墻下擡頭壹看,才知道這城墻好高啊!足有三四層樓那麽高,而且非常厚,這哪是普通的圍墻呀。
我們順著城門邊的樓梯,也就是登城馬道上到了城墻的頂上。壹上去,我就更驚奇了,城墻的頂上真寬呀,足可以並排開四五輛汽車!上面還長的有樹呢?靠著城外的那壹面墻很高,大概有兩米高,頂部有壹個個長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觀察敵人用的。如果敵人進攻了,還可以開弓放箭。靠城裏的那面墻稍低壹些,只起了防護的作用,以免人掉下去。城墻頂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裏低,這樣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臺階從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墻外的護城河和河上正對著南門的吊橋,還有遠處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和汽車。
站在城墻上,我有壹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古代的人能建造出這麽雄偉的城墻,他們真是太了不起了,他們壹定很聰明,也壹定很勤勞。這次我參觀西安古城墻收獲真大呀!
7.描寫城墻的句子或成語
壹、描寫城墻的成語:宮墻重仞、銅墻鐵壁。
二、描寫城墻的句子:
1. 時間摧殘出它的滄桑:但他仍雄立壹方,如同壹位怒目金剛。他經歷過多少淒涼有風花雪月的繁華也有人走茶涼的悲傷。青苔是時間逝去的痕跡,古墻阻攔著敵人讓城市固若金湯。
2. 四時的古城墻景色常新,極能勾引人們的想往和掛念,對西安人,對異鄉人,對中國人,對外國人,沒有差別心,同樣給予微笑。
3. 壽縣古城墻,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保存完好的城墻之壹。由於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壹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
4. 城墻原為平磚砌築,解放後為了防洪,曾將局部墻垣改用石塊壘築,近年,又陸續用石條進行了加固。
5.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墻。城墻為宋代重築,爾後叠有修葺。城墻周長7174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
6. 在古城南門東墻上嵌著壹塊石刻,上刻壹個做行刺狀的武士,這就是“壽州內八景”之壹的“門裏人”。
7. 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望。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磚墻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於此的長城呵,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我猜想這地球上最長最堅固最渾厚的灰墻裏,壹定包蘊著什麽。它?莫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
9. 這城墻修得這樣高。修建城墻的國主認為,高聳的城墻給人以堅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敵不過壹句話,敵不過這壹代的衛國國主說:“我們投降罷。”
10. 壹面城墻,幾塊磚。要是沒有那些歷史、那些傳說,它的價值就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無需深究。
11. 走過寂寞青春的城,輕撫斑駁的古城墻,試問流年裏多少鏡花水月,不覺間,悄然落傷心的雨。
12. 中國的禮法書籍規定城墻必須是方形的,坐落必須有致:城墻要開12座門以與12個月份相合,必須要有內城以供皇室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