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關於友情的詩句 1. 納蘭性德的描寫“友情”的詩句有哪些
1.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2.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畫堂春·壹生壹代壹雙人)
3. 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4.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5.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6. 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
7. 壹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裏。(金縷曲·贈梁汾)
8. 問君何事輕離別,壹年能幾團圓月。(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
9. 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滿江紅·為問封姨)
10. 君如載酒須盡醉,醉來不復思天涯。(送蓀友)
11. 殘燈風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虞美人·殘燈風滅爐煙冷)
12.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
13. 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霜天曉角·重來對酒)
14. 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點絳唇·小院新涼)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authors/authorsw_188A14.aspx
2. 納蘭性德的描寫“友情”的詩句有哪些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畫堂春·壹生壹代壹雙人)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
(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壹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裏。
(金縷曲·贈梁汾)問君何事輕離別,壹年能幾團圓月。(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滿江紅·為問封姨)君如載酒須盡醉,醉來不復思天涯。(送蓀友)殘燈風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
(虞美人·殘燈風滅爐煙冷)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
(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霜天曉角·重來對酒)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
(點絳唇·小院新涼)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authors/authorsw_188A14.aspx。
3. 納蘭性德與友情的詩句
菩薩蠻為陳其年題照
烏絲曲倩紅兒譜,蕭然半壁兼營秋雨。曲罷髻鬟偏,風姿真可憐。
須髯渾似戟,時作簪花劇。背立訝卿卿,知卿無那情。 描寫刻畫友人的性格 點絳唇
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西風惡,夕陽吹角,壹陣槐花落。思念友人···· 菩薩蠻寄顧梁汾苕中
知君此際情蕭索,黃蘆苦竹孤舟泊。煙白酒旗青,水村魚市晴。
柁樓今夕夢,脈脈春寒送。直過畫眉橋,錢塘江上潮。 寫景為主,末兩句對友人的慰藉
4. 納蘭性德關於“朋友離別”的詩句有哪些
1.壹叢花·詠並蒂蓮
闌珊玉佩罷霓裳,相對綰紅妝。藕絲風送淩波去,又低頭、軟語商量。壹種情深,十分心苦,脈脈背斜陽。
色香空盡轉生香,明月小銀塘。桃根桃葉終相守,伴殷勤、雙宿鴛鴦。菇米漂殘,沈雲乍黑,同夢寄瀟湘。
借用神話故事、歷史傳說等,不唯勾畫出並蒂蓮之神韻,並使詩人之性情深蘊其中,意含要眇,耐人尋味。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壹。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壹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壹。
5. 納蘭性德的友情詞有哪些
《金縷曲·贈梁汾》(梁汾即顧貞觀,納蘭的摯友)
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
向尊前、拭盡英雄淚
君不見,月如水
***君此夜須沈醉
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
壹日心期千劫在
後身緣、恐結他生裏
然諾重,君須記
6. 納蘭性德訴說朋友離別的詩句
1 木蘭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2畫堂春
壹生壹代壹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3采桑子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4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壹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5采桑子
誰翻樂府淒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壹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6采桑子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裏西風瀚海沙。
7長相思
山壹程,水壹程,身向逾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8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沈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9采桑子
海天誰放冰輪滿,惆悵離情。莫說離情,但值良宵總淚零。
只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剛作愁時又憶卿
10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裏憶平生。
11鬢雲松令
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後。時節薄寒人病酒,鏟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12采桑子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淒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壹別如斯,落盡犁花月又西。
13如夢令
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14鷓鴣天 離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歸恨卻休。
雲淡淡,水悠悠,壹聲橫笛鎖空樓。何時***泛春溪月,斷岸垂楊壹葉舟。
15清平樂
風鬟雨鬢,偏是來無準。倦倚玉蘭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
軟風吹過窗紗,心期便隔天涯。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16攤破浣溪沙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壹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7. 求納蘭性德 友情詞賞析
原作 金縷曲·贈梁汾——[清]納蘭性德 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
君不見,月如水。 ***君此夜須沈醉。
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壹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裏。
然諾重,君須記。 註釋 金縷曲:詞牌名。
梁汾:顧貞觀(1637~1714年),字華峰,號梁汾。江蘇無錫人,納蘭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順天舉人。著有《積書巖集》及《彈指詞》。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與納蘭性德相識,從此交契,直至納蘭性德病歿。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個狂放不羈的人。
德,作者自稱。 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我在京城混跡於官場,又出身於高貴門第,這只是命運的偶然安排。
淄塵京國,表居北京之無奈。淄塵,黑塵,喻汙垢。
此處作動詞用,指混跡。淄,通“緇”,黑色。
京國,京城。烏衣門第:東晉王、謝大族多居金陵烏衣巷,後世遂以該巷名指稱世家大族。
有酒惟澆趙州土:用李賀《浩歌》“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唯澆趙州土”句意,是說希望有戰國時趙國平原君那樣招賢納士的人來善待天下賢德才士。澆,澆酒祭祀。
趙州土,平原君墓土。 誰會成生此意:誰會理解我的這片心意。
會,理解。成生,作者自稱。
作者原名成德,後避太子諱改性德。 不信道、竟逢知己:萬萬沒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趁我們青壯盛年,縱酒高歌。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姑且面對酒杯,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淚。為二人均不得誌而感傷。
尊,同“樽”。 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姑且由他去吧,才幹出眾,品行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謠言中傷,這是古今常有的事。
語出《離****》:“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謠諑,造謠毀謗。忌,語助詞,無實義。
身世悠悠何足問:人生歲月悠悠,遭受挫折苦惱,不必去追究。悠悠,遙遠而不定貌。
尋思起、從頭翻悔:若對挫折耿耿於懷,反復尋思,那麽從人生壹開始就錯了。 壹日心期千劫在:壹日以心相許成為知己,即使經歷千萬劫難,我們二人的友情也將依然長存。
心期:以心相許,情投意合。 後身緣、恐結他生裏:來世他生,我們的情緣還將保持。
後身緣,來生情緣。 然諾重,君須記:朋友間信用為重,您要切記。
然諾重,指守信譽,不食言。 古詩今譯 我原本也是個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跡於官場,這不過是因為出身於高貴門第和命運的偶然安排罷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廣結賢士,希望能有趙國平原君那樣招賢納士的人來善待天下賢德才士,可是卻沒有誰會理解我的這片心意。萬萬沒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這位知己。
今天,趁我們還不算老,擦去感傷的眼淚,縱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來。 今天我們壹定要開懷暢飲,壹醉方休。
從古到今,才幹出眾、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謠言中傷,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歲月悠悠,難免遭受點挫折苦惱,這些都沒必要放在心上,思過之後冷笑壹聲放在壹邊就完事兒了。
若總是耿耿於懷,那麽從人生壹開始就錯了。今天我們壹朝以心相許,成為知己,他日即使經歷千萬劫難,我們的友情也要依然長存。
這後半生的緣分,恐怕要到來世也難以補足。這個諾言是很沈重的,您壹定要牢牢記在心裏。
賞析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壹等侍衛。
好讀書,喜填詞。其詞多寫離情別緒、傷春悲秋等個人生活感受。
這首《金縷曲》寫於初識顧梁汾之時。納蘭性德出身高貴門第,地位高,而顧梁汾則是壹個剛剛辭官的不得誌者,這首詞深情地表明了作者與顧梁汾相見恨晚、相互知心的友情,抒發了其對才士賢人不幸遭際的同情與不平。
上闕:表白心跡。作者表明自己鄙視榮華富貴,希望顧梁汾能以常人對待自己。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初識顧梁汾之時的酬贈之作。這首詞寫於公元1676年,是年納蘭性德年僅二十二歲,其時顧梁汾已年遇四十,因不得誌,剛剛解職辭官,暫舍於納蘭性德府第。
生性註重友情的納蘭性德欲與顧梁汾結下肺腑之交,但又由於兩人當時地位懸殊,恐顧梁汾不解其情意,故先表明了自己的心誌,以消除二人之間門第等級之間的隔閡。 作者起筆就說:“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意思是說:我原本就是壹個狂放不羈的人,能在京城混跡於官場,只不過是偶然的機會和門第的高貴而已。
這充分表明了納蘭性德從內心深處鄙視榮華富貴,不以貴族公子自居,言外之意是希望顧梁汾能以常人對待他。“狂”者,指慷慨激發、忘形塵俗也;“狂生”,乃狂放不羈之人。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竟成知己。”
李賀《浩歌》中有“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唯澆趙州土”句,作者以此示其景仰平原君廣納賢才之賢德,然如此“見才必憐,見賢必慕”之情,竟無人領會,無人理解!然後筆鋒壹轉,“不信道、竟成知己”,萬萬沒有。
8. 求納蘭性德 友情詞賞析
原作 金縷曲·贈梁汾——[清]納蘭性德 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
君不見,月如水。 ***君此夜須沈醉。
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壹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裏。
然諾重,君須記。 註釋 金縷曲:詞牌名。
梁汾:顧貞觀(1637~1714年),字華峰,號梁汾。江蘇無錫人,納蘭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順天舉人。著有《積書巖集》及《彈指詞》。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與納蘭性德相識,從此交契,直至納蘭性德病歿。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個狂放不羈的人。
德,作者自稱。 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我在京城混跡於官場,又出身於高貴門第,這只是命運的偶然安排。
淄塵京國,表居北京之無奈。淄塵,黑塵,喻汙垢。
此處作動詞用,指混跡。淄,通“緇”,黑色。
京國,京城。烏衣門第:東晉王、謝大族多居金陵烏衣巷,後世遂以該巷名指稱世家大族。
有酒惟澆趙州土:用李賀《浩歌》“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唯澆趙州土”句意,是說希望有戰國時趙國平原君那樣招賢納士的人來善待天下賢德才士。澆,澆酒祭祀。
趙州土,平原君墓土。 誰會成生此意:誰會理解我的這片心意。
會,理解。成生,作者自稱。
作者原名成德,後避太子諱改性德。 不信道、竟逢知己:萬萬沒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趁我們青壯盛年,縱酒高歌。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姑且面對酒杯,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淚。為二人均不得誌而感傷。
尊,同“樽”。 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姑且由他去吧,才幹出眾,品行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謠言中傷,這是古今常有的事。
語出《離****》:“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謠諑,造謠毀謗。忌,語助詞,無實義。
身世悠悠何足問:人生歲月悠悠,遭受挫折苦惱,不必去追究。悠悠,遙遠而不定貌。
尋思起、從頭翻悔:若對挫折耿耿於懷,反復尋思,那麽從人生壹開始就錯了。 壹日心期千劫在:壹日以心相許成為知己,即使經歷千萬劫難,我們二人的友情也將依然長存。
心期:以心相許,情投意合。 後身緣、恐結他生裏:來世他生,我們的情緣還將保持。
後身緣,來生情緣。 然諾重,君須記:朋友間信用為重,您要切記。
然諾重,指守信譽,不食言。 古詩今譯 我原本也是個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跡於官場,這不過是因為出身於高貴門第和命運的偶然安排罷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廣結賢士,希望能有趙國平原君那樣招賢納士的人來善待天下賢德才士,可是卻沒有誰會理解我的這片心意。萬萬沒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這位知己。
今天,趁我們還不算老,擦去感傷的眼淚,縱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來。 今天我們壹定要開懷暢飲,壹醉方休。
從古到今,才幹出眾、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謠言中傷,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歲月悠悠,難免遭受點挫折苦惱,這些都沒必要放在心上,思過之後冷笑壹聲放在壹邊就完事兒了。
若總是耿耿於懷,那麽從人生壹開始就錯了。今天我們壹朝以心相許,成為知己,他日即使經歷千萬劫難,我們的友情也要依然長存。
這後半生的緣分,恐怕要到來世也難以補足。這個諾言是很沈重的,您壹定要牢牢記在心裏。
賞析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壹等侍衛。
好讀書,喜填詞。其詞多寫離情別緒、傷春悲秋等個人生活感受。
這首《金縷曲》寫於初識顧梁汾之時。納蘭性德出身高貴門第,地位高,而顧梁汾則是壹個剛剛辭官的不得誌者,這首詞深情地表明了作者與顧梁汾相見恨晚、相互知心的友情,抒發了其對才士賢人不幸遭際的同情與不平。
上闕:表白心跡。作者表明自己鄙視榮華富貴,希望顧梁汾能以常人對待自己。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初識顧梁汾之時的酬贈之作。這首詞寫於公元1676年,是年納蘭性德年僅二十二歲,其時顧梁汾已年遇四十,因不得誌,剛剛解職辭官,暫舍於納蘭性德府第。
生性註重友情的納蘭性德欲與顧梁汾結下肺腑之交,但又由於兩人當時地位懸殊,恐顧梁汾不解其情意,故先表明了自己的心誌,以消除二人之間門第等級之間的隔閡。 作者起筆就說:“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意思是說:我原本就是壹個狂放不羈的人,能在京城混跡於官場,只不過是偶然的機會和門第的高貴而已。
這充分表明了納蘭性德從內心深處鄙視榮華富貴,不以貴族公子自居,言外之意是希望顧梁汾能以常人對待他。“狂”者,指慷慨激發、忘形塵俗也;“狂生”,乃狂放不羈之人。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竟成知己。”
李賀《浩歌》中有“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唯澆趙州土”句,作者以此示其景仰平原君廣納賢才之賢德,然如此“見才必憐,見賢必慕”之情,竟無人領會,無人理解!然後筆鋒壹轉,“不信道、竟成知己”,萬萬沒有想到,今天竟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