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嶽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譯文: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麽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南山北山陰陽分解,晨昏不同。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壹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顯得渺小的群山。
2、彭蠡湖中望廬山
唐代:孟浩然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崢嶸當曙空。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
我來限於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
寄言巖棲者,畢趣當來同。
譯文:天上的月亮繞生光暈,船工知道即將要起風。張掛起風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現匡廬,威鎮九江氣勢正豪雄。暗黑的山體凝成黛色,崢嶸的山勢屹立曙空。香爐峰升起壹輪紅日,飛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隨尚子,況且到此緬懷起遠公。我限於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淮海的路途不及壹半,星轉霜降又要到年冬。寄言棲隱山林的高士,此行結束來隱與君同。
3、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4、公無渡河
唐代:李白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裏觸龍門。波滔天,堯咨嗟。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茫然風沙。被發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箜篌所悲竟不還。
譯文:黃河之水從西而來,它決開昆侖,咆哮萬裏,沖擊著龍門。堯帝曾經為這滔天的洪水,發出過慨嘆。大禹也為治理這泛濫百川的沮天洪水,不顧幼兒的啼哭,毅然別家出走。在治水的日子裏,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壹心勤勞為公。
這才治住了洪水,使天下人民恢復了男耕女織的太平生活。雖然消除了水害,但是留下了風沙的禍患。古時有壹個狂夫,他披頭散發大清早便沖出門去,要徒步渡河。別人只是在壹旁看熱鬧,只有他的妻子前去阻止他,在後面喊著要他不要渡河,可是他偏要向河裏跳。
猛虎雖可縛,大河卻不可渡,這位狂夫果然被水所溺,其屍首隨波逐流,漂至大海。被那白齒如山的長鯨所吞食。其妻彈著箜篌唱著悲歌,可惜她的丈失再也回不來了。
5、渡黃河
明代:宋琬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
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譯文:常聽說銀河倒瀉,這事真假難辨,如今見到的黃河,壹下子濁浪掀天。人世間的風波,不知比這險惡多少,可人們反說,險途只在這黃河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