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紀昀
具體解釋:
人要做到了無欲無求,品格自然高尚。這裏的“無求”,不是人生的不思進取和漫不經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頭喪氣,更不是壹籌莫展和難掩煩悶的消極態度和庸人哲學。而是告誡人們要擺脫名利情的羈絆和困擾,不必強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2、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具體解釋:
無求就是壹種淡泊,不為功移,不為名動的淡泊,面對復雜的人生,需要的是壹無所求的淡泊。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上雲卷雲舒。”人到無求,就會寧靜,就會剔除浮躁,擯棄雜念,齊白石說“人譽之,壹笑;人毀之,壹笑。”人到無求,不被功名所擾,就不會被它弄得神魂顛倒,迷失本心,也不會被浮雲遮望眼,壹葉障目。
擴展資料:
做到知足常樂的方法
1、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把快樂建立在對事物通透的認識與理解上,當妳有了足夠的知識與見解,足夠的認識水平,那麽看待事物的眼光,對待名利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壹切以及世界觀價值觀才會有正確的認識,才會有正確的判斷,長久的快樂。
2、學會換位思考
多想想妳擁有的,碰到事情常站到對立面思考。
3、不過份的攀比
羨慕別人時,想壹想,他付出了什麽才得到的,而妳,需要付出什麽來換取,是否願意付出,這個東西,是妳真正想要的嗎?
4、常懷有感恩之心
知足常樂,所謂吾唯足知也,老祖宗的智慧,讓我們壹起慢慢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