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湖州三絕是哪三個

湖州三絕是哪三個

壹絕,塔裏塔就是指飛英塔,北宋開寶年間(968—976年),相傳舍利子神光出現在塔頂,於是又在石塔外建木塔將石塔保護起來,形成塔內有塔的奇觀。

又從佛經“舍利飛輪,英光普現”句子中取“飛英”二字作為塔名。

二絕,廟裏廟就是指府廟,府廟是壹座四合院式的群體建築,有前後兩間;後間是供城隍神的;前間有門樓5間,並和戲臺相連,從廟門外望進去,似乎是“廟裏有廟”。

三絕,橋裏橋就是指潮音橋,此橋在湖州南門,橫跨於霅溪之上,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始建,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據說建橋之先,此地名潮音渡。

漲水之時,渡口眾流匯合,勢大浪急,濤聲如潮,猶如普陀山潮音洞之境,所以取名“潮音”。

而據清光緒《烏程縣誌》載:“舊為潮音渡,以橋東慈感寺奉觀音大士故名。

”渡口建橋,仍沿用渡名,故名潮音橋。

擴展資料

湖州三絕同時也是重點名勝古跡。

“塔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湖州市區塔下街,由內外二塔組成,內塔始建於唐中和四年(884年),外塔建於北宋開寶年間(968~976年)。

現存內外二塔均保留宋代建築風格,塔中有塔建築國內罕見。

“廟裏廟”,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北街西側。

明萬歷元年六月在原府城隍廟中專設“勞公神廟”,故俗稱“廟裏廟”。

1994年修繕,1996年元旦重新開放。

“橋裏橋”,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明嘉靖十八年,萬歷三十三年重建。

同時湖州比較出名的還有太湖三寶。

太湖銀魚、鱭魚、白蝦素稱“三寶”,加上角魚,謂“太湖四寶”,鮮、幹皆為佐餐上品。

太湖三寶以個大、味美普受歡迎。

銀魚古稱“膾殘魚”,俗稱“面條魚”,是名貴特產,清康熙年間列為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