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馬蕭蕭的馬蕭蕭詩歌評價

馬蕭蕭的馬蕭蕭詩歌評價

首屆中國十佳軍旅詩人頒獎詞(食指宣讀):作為壹個少年成名的優秀詩人,馬蕭蕭並未停滯於早年那些飽受贊譽的機智、灑脫的詩風之上,他在新世紀來的詩歌創作伸向更為悠遠的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並以其詩歌中體現的濃郁、真摯的現實情懷,寬闊、博大的歷史視覺,瑰麗、典雅的明麗詩風,備受詩壇關註。為表彰他的詩歌在對恢復中國漢詩寫作傳統上的不懈努力與傑出成績,特授予他2009年首屆中國十佳軍旅詩人獎。

臧克家:我很喜歡馬蕭蕭的作品。

謝冕:馬蕭蕭詩行中綻放的靈性與智性之花賞心悅目。

葉櫓:馬蕭蕭是富於機智和幽默的。他的詩寫得輕松瀟灑,表現出壹種任筆揮灑的從容自如,使人感到壹種柔中寓剛的意味。

章德益:充滿靈趣、靈思與靈感的馬蕭蕭的詩,是壹種由湘人靈慧的巧思與西北曠遠的山川悠然契合的產物。它們流自壹個帶有童心的軍旅詩人內心深處,恰成為中國獷悍雄烈的軍旅詩的壹個補充,壹個在刀光劍影之外的多聲部的奇妙和聲。

葉延濱:洪燭、邱華棟、馬蕭蕭、毛夢溪、姜紅偉等少年詩人的作品,為過於沈重的上世紀80年代中國詩壇增添了明麗的色調。

十年砍柴: 當年馬蕭蕭在愛好文學的中學生心目中,不亞於今日“玉米”心中的李宇春

蔣登科:馬蕭蕭的視野是獨特的,也是開闊的,他是以具有人類意識的眼光打量中國文化,相信這種實驗的成果也是具有詩學價值和文化價值的。

王珂:1997年在武夷山“現代漢詩國際研討會”上,翟永明、王小妮、徐敬亞、唐曉渡、臧棣等多名詩人都沒有臺灣詩人蕭蕭受歡迎,賓館的多位服務員爭著請他簽名。我負責會務,開始百思不解,蕭蕭在大陸大眾讀者中的知名度怎麽如此巨大?後來才知道壹些服務員把他與自己學生時代的偶像詩人“馬蕭蕭”混為壹體了。《中國地名手記》重現了少年馬蕭蕭的“才情”,也顯示中青年馬蕭蕭的“學養”,甚至有他自己所說的“易學修養”,還顯示出這組詩的“制作性”及“技術性”。馬蕭蕭能將6萬行再減為6000行!真是需要“軍人的魄力”和“學者的嚴謹”。

高洪波: 很高興讀到馬蕭蕭歷時10年完成的《中國地名手記》。這部別具壹格的長詩,不但擁有很新奇的角度與構思,而且保留了作者的壹慣詩風:出語尖新,意象峭拔。在此表示同行的祝賀!馬蕭蕭以中國地名的名義,在中國地圖上奔馳。他是自覺的:“看太湖、鄱陽湖、洞庭湖這幾枚天生的砣/掛上了長江之秤/看劉家峽、小浪底這些個特制的砣/掛上了黃河之秤/稱著大海,稱著妳我的骨肉靈魂”;他也是自醒的:“萬山皆馬山/馬山皆如臥馬、立馬、奔馬/而屬於男人的五湖四海/總拽著河流的韁繩/不敢怠慢”;他還是自然的:“她們濃妝艷抹老問我/先生您喝什麽茶/而我老回答/來杯白開水吧”;他更是自信的:“在生活壹再開給我的發票上/我堅韌的指甲已完全能夠/把中獎的密碼刮出來”。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馬蕭蕭似乎兼有守衛者、行走者、拓荒者的多重身份。正是馬蕭蕭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深厚情結,催生且結晶了他余味悠長的歌吟;正是馬蕭蕭對地理文化與漢字文化的有機融合,使得這部辭典體長詩獨放異彩。遙想二十多年前,我曾點評過湖南隆回二中這位初出茅廬便出手不凡的少年詩人的作品,之後他未因“早慧”而“早衰”,在大西北軍旅日臻壹日地走向了成熟。甚慰!

東蕩子:走進馬蕭蕭的地名長詩,如同走入了壹個神奇的世界。詩從地理出發,深掘與之緊密相連的歷史與文化,這種包羅萬象的詩歌是壹種博大。我們不僅從他的博大中讀到了文化和生命的厚重,同時也讓我們品嘗了他的詩歌功力的勝利。長詩《中國地名手記》的貢獻,在於其影響已經遠遠超過詩歌本身,豐富並開拓了我們的閱讀,這是壹種值得敬重的詩歌品質。

古馬:清澈、活潑、激越、曲折、澄靜、甚至渾濁,暗藏漩渦——這正是馬蕭蕭長詩《中國地名手記》的特點。上善若水,他能夠像水壹樣隨物賦形,這是他做人的聰明,更是他做詩的能力。他手記地名,或望文生義,或借題發揮,都融入了他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普遍的人生經驗。他是有根的詩人,正如他所說:“每個人走在/大地之上大道之上/都是雲的根須”。他雲水壹樣的詩句,會把我們帶到何等遙遠何等神秘又何等美麗的地方啊!

梁積林: 讀《中國地名手記》是對中國地理的壹次心靈遊歷。每壹個讓蕭蕭技藝化了的詞義都是登上復歸原本又讓人耳目壹新的基石;他準確但又帶有自我調理的敘寫給詩歌的地理賦予了更多信息的指涉;是對觀察世界理性的沈澱而後高潮的逾越。蕭蕭用詞語的張力為我們打開了這本秘密手記。

徐俊國 :馬蕭蕭是壹位有著磅礴才情和卓越而持久的創作力的優秀詩人。他歷時10年完成的嘔心瀝血之作《中國地名手記》,是獻給漢語言詩壇的壹份沈甸甸的厚禮。其絢爛而厚重的文本背後,隱藏著地理詩學的宏偉骨架,閃爍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灼灼光輝。他熊熊燃燒的寫作野心、特立獨行的書寫方式與長河落日的詩意效果,讓人瞠目結舌的同時,不得不由衷慨嘆:此馬正蕭蕭。

高凱:從《中國地名手記》,我看到了期望看到的地理細節和詩歌細節的合理分布,也看到了期望看到的地域文化與名稱文化的和諧呼應。十年磨壹劍,這對壹個詩人來說,是壹次心靈的馬拉松,而馬蕭蕭是壹個獨自率先奔跑的人,應該得到我們的敬意。

立極:上世紀80年代熱愛詩歌的校園學子們,不可能不記得馬蕭蕭這個名字,如同現今的少年喜歡韓寒、郭敬明、張悅然壹樣。《中國地名手記》讓我們看到:用詩歌丈量大地的傑出詩人,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壹個腳印壹首詩,壹首詩裏盛開壹朵心花,這樣的丈量使生命更加靈動與悠長……

葉舟:昨夜東風吹夢遠,最敬愛壹片江山。這是壹次詩歌意義上的山河判斷;是壹種寫作層面上的狂飆突進;是壹個人信心和勇氣的單騎千裏;是壹場引韁縱馬的詩詞祭獻。 蕭蕭以十年之功,成就了他的《中國地名手記》——它懷揣壹顆赤子之心,駁雜、絢爛、繁華,令人肅然起敬。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在這些縝密的詩行中,試看壹個白衣勝雪的湖湘才子,怎樣持守著壹份隱秘的熱情。在這本浩瀚的詩歌辭典裏,試看壹個蕭然自遠的西北詩人,如何決絕地穿州過府,五湖四海,以劍為筆。

洪 燭:馬蕭蕭的《中國地名手記》是壹部辭典體地名文化長詩。跟荷馬不同,馬蕭蕭渴望寫壹部反歷史的史詩,或者說反史詩的史詩。馬蕭蕭其實想虛構歷史,想描述從未誕生過的歷史。它富有歷史感,卻不見得真實。它不真實,卻富有歷史感,甚至比歷史更像歷史,因為它更貼近個人。妳說詩與歷史是兩碼事,馬蕭蕭偏偏想使它們成為壹回事。這就是馬蕭蕭對史詩的理想或者對新史詩的設計:詩的歷史、歷史的詩,從歷史中尋覓蒸發掉了的詩意,或者用詩意來解構歷史。妳說歷史不可以假設,詩人嘛,就是要有勇氣虛構歷史。歷史不是詩,可假設出來的歷史就是詩了。馬蕭蕭的史詩裏沒有英雄,也沒有想成為英雄的人們。他的史詩裏只有他自己。沒有戰爭,沒有敵人,只有自己對自己不懈地盤問。馬蕭蕭想告訴妳:壹個人隱秘的歷史,在跌宕起伏的程度上,完全可以超過千萬個人***同的壹生。我們都是史詩愛好者。只不過表現方式不同。伊沙說他寫的是史詩——野史之詩。我說我寫的也是史詩——心靈史之詩。馬蕭蕭他寫的是史詩——地名史之詩。宏大敘事的歷史在詩人筆尖變形,像黃河壹樣改道了。對於詩來說,這樣的寫法更有價值。馬蕭蕭在寫著壹個人的史詩,由無數的短詩組成。就像打壹副牌,摸到手中的每壹張,都可以獨立存在,都是王牌。他翻來復去洗這副牌,每洗壹遍,整體的結構和秩序就發生變化——形成壹部新的長詩。所以他寫出的不僅是許多短詩,還可以分別排列組合,構成許多長詩。他寫這部千變萬化的長詩,以短詩作為建築材料;他不是巨匠,可他比那些野心勃勃的巨匠更顯得遊刃有余、得心應手。他甚至不需要規劃、不需要藍圖,就步步為營地實現了夢中的建築物。

郁 蔥: 少年早成的詩人馬蕭蕭歷十年之工寫就的壹部中國地理的長詩,文本較為獨特。他用壹個個地名將中華大地上的自然風光、歷史人文展示出來,浪漫與現實主義手法並舉,詩情畫意地串聯起來,猶如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壹幅雄奇壯美的畫卷。他的視野開闊,思緒激蕩,縱橫捭闔,將地理、文化、詩歌有機地結合在了壹起。詩人用詩歌為我們呈現了壹幅碩大的中國地圖。這部詩集波瀾壯闊,連綿起伏,大氣勢,大手筆,而且細膩細微,展示了詩人的功力。

張紹民 :詩人馬蕭蕭的長詩《中國地名手記》,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壹種獨創。長詩的文化價值相當大,是中國當代詩歌中的國家地理密碼。這在當代中國詩歌中是無法復制的,它使我們的閱讀視野有了壹個很好的歸宿。

葛紅兵:馬蕭蕭《中國地名手記》是壹部當代中國的史詩。他把漢詩的巍峨與壯觀推向了極致,呈現出屈原式的瑰麗、海子式的誠摯,接續了漢詩的偉大傳統。厚重的歷史感和濃郁現實情懷結合,呈現著浪漫與現實的雙重變奏,其語言具有不可復制的詩性和神性色彩。

彭學明: 《中國地名手記》,很奇的構思,很妙的詩意!這是壹部充滿非凡智性的漢字密碼,壹部關於人與自然的靈性之作,壹部因詩外功夫而成就的意外之詩。

葉櫓: 馬蕭蕭是富於機智和幽默的。他的詩,寫得輕松瀟灑,表現出壹種任筆揮灑的從容自如。這位年輕的詩人總能找到壹個頗有諧趣的切入點、比較巧妙的引爆點”,而在此基礎上延伸擴展的抒情張力則顯示壹種“風度。作為以直抒胸臆為主要特色的詩,它的藝術情致主要表現為連綿蜿蜒,那壹句接壹句的柔韌傾吐,符合全詩的基調,又使人感到壹種柔中寓剛的意味。

林染:……而立足於東方現代生存,在藝術上擺脫流行、尋求個性的詩人卻脫穎而出。青年軍旅詩人馬蕭蕭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壹個。“我看到春天/又把我的雙眼/當作戰鬥靴/穿在它亂蹬的腳丫上”。通過才華的天然流出,讓意境拍打的翅膀茁壯、有力。“今夜我與始皇帝促膝談心/我檢閱到地下的兵馬/遠比地上的硝煙抒情/……/今夜我活埋了人生練習本上/最早獲解的幾道因式”。重大的題材,遼遠的思想,被青年詩人壹撬破千斤地淋漓寫出了。簡潔、智性,是蕭蕭作品的主要特色。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蕭蕭抒寫形象的廣角度,大視野。宛如在飛機上甚或在宇宙飛船上俯瞰壹樣,無論寫歷史還是寫現實的事物,蕭蕭的作品總給人以深遠之感。蕭蕭在壹定意義上代表了高覺悟的新壹代知識軍人,這種新人觀察世界的眼光和透析社會的思維是前曾少有的。

伊沙: 馬蕭蕭端出了他沈甸甸的《中國地名手記》。我以為這是壹部構思很妙完成得也很好的長詩巨著,讀著這首詩,我回味了我去過的地方,對那些我尚未去過的地方則充滿了去的欲望——我想,這正是詩對生命的喚醒!

劉春: 馬蕭蕭曾是80年代校園詩歌穹宇中的明星,相信許多同齡人仍能回想起當年仰望他的光華時產生的艷羨與敬佩。遺憾的是,90年代中期以後,這顆明星黯淡了壹段時間,以致前幾年他突然出現在我面前時,我禁不住產生壹種恍若隔世的感覺。讀了他的長詩《中國地名手記》之後,我才意識到這匹“老馬”重歸江湖所挾帶的非凡氣勢。這些詩歌呈現的開闊視野和沈靜的氣度,讓我看到了壹個少年才子的成熟過程,也讓我拾起了遺落已久的艷羨與敬佩。

寧明: 《中國地名手記》是壹部奇書。詩人馬蕭蕭獨具匠心的苦心營造與潛心創造,使這部閃耀著獨特思想光芒、飽蘊詩意光澤的長詩具有了“惟壹性”。令人仰嘆,不可模仿。磨礪十年而得壹劍,馬蕭蕭所得的是壹把上好寶劍!我仿佛看到英武騎士般的馬蕭蕭正策馬仗劍在詩壇上飛奔起來。他手中揮舞的劍光所指之處,遍地神話般地盛開出了詩的花朵。馬蕭蕭的勞作至少讓人相信,詩壇雖多莠草,依然自有壯苗。他的這部長詩無疑為當今詩壇創造了壹個奇跡,爭得了面子。 我以為,《中國地名手記》對中國詩壇來講,稱之為“貢獻”當不為過。

楊光祖:認識馬蕭蕭是在90年代中期,但神交馬蕭蕭則要早至高中時代。那時,他酷愛文學,同齡的他經常在報刊發表詩作。他那些純情優美的詩,很快征服了我,以致於剪下他的照片、珍藏書頁中,保存至今。馬蕭蕭最令我心折的詩要數他中學時代創作的自詠詩《我是蕭蕭馬壹匹》,即使時光流逝13載的今天,讀來仍叫人熱血沸騰,壹如當年。是的,“我是蕭蕭馬壹匹”!不是蕭蕭的馬,他怎能寫出六千行的《中國地名手記》?不是蕭蕭的馬,他哪有膽識把五萬行的初稿推倒重來、把六萬行的二稿取壹棄九?來自湖南的詩人馬蕭蕭,從軍西北而不棄文,10年經營不負少年名,終有這擲地有聲的大詩篇。——他心靈裏藏著壹個海洋,只是,這個海洋裏只露了壹個角,崢嶸氣象隱得很深。用中國地名做壹組長詩,多大的難度!好在身單而貌美的馬蕭蕭,從軍十多載,轉“戰”神州,北方的陽剛,南方的陰柔,皆已溶入他的血液,而多年研易的體悟,也讓他骨子裏的陰陽,如此合“道”,而生生不息,而自強厚德。《中國地名手記》激烈如夏雨,衰颯似秋風;或鐵騎千裏,或雨打芭蕉;偶爾自我入詩,自嘲且刺人,間或想入雲霄,奇思不失童趣。壹人而兼備眾格,氣盛而言宜也。讀完全詩,但覺熱血翻騰,讀者也成了壹匹蕭蕭的馬,從中國的廣袤土地“快走”了壹回,有壹種酣暢淋漓,有壹種顧盼自雄。

李小洛: 《中國地名手記》是個非常有意思的題目。詩人馬蕭蕭以多觸角和線條對這些地名重新描繪、敘述、命名。這既包含了命名者最初的希望、召喚,也包含著冥思和想象。詩人對古老而原始的詩意的挖掘,對漢字的另類解讀,通過遊蹤足跡之所到而獲得的個人經驗,巧妙地組織起了這部長詩。浩瀚的工程架構中,個人經驗的穿插和融入,使長詩顯得豪邁大氣,又不乏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