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李白?〔唐代〕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翻譯:在花叢中擺上壹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壹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暫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時行樂。
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妳壹同分享歡樂,酒醉以後各奔東西。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作品簡介與賞析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壹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復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淒涼。
詩人曾有壹首《春日醉起言誌》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壹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其中“壹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表現了詩人難以排解的孤獨。
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