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發披遍我兩眼之前,
遂隔斷了壹切羞惡之疾視,
與鮮血之急流,枯骨之沈睡。
黑夜與蚊蟲聯步徐來,
越此短墻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後,
如荒野狂風怒號:
戰栗了無數遊牧。
靠壹根草兒,與上帝之靈往返在空谷裏。
我的哀戚唯遊蜂之腦能深印著;
或與山泉長瀉在懸崖,
然後隨紅葉而俱去。
棄婦之隱憂堆積在動作上,
夕陽之火不能把時間之煩悶
化成灰燼,從煙突裏飛去,
長染在遊鴉之羽,
將同棲止於海嘯之石上,
靜聽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發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側,
永無熱淚,
點滴在草地
為世界之裝飾。
2、作者簡介
李金發(1900-1976),原名李淑良,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早年就讀於香港聖約瑟中學,後至上海入南洋中學留法預備班。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1921年就讀於第戎美術專門學校和巴黎帝國美術學校。
李金發於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為幸福而歌》,《食客與兇年》,是中國早期象征詩派的代表作,為中國新詩藝術的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3、人物評價
馮異:“李金發的詩是國內所無,別開生面的作品。”
胡適:“李金發的詩是‘笨謎’”。
蘇雪林:“近代中國象征派的詩至李金發而始有,在新詩界中不能說他沒有相當的貢獻。只這壹點李氏的詩便值得我們討論了。”
朱自清:"他的詩沒有尋常的章法,壹部分壹部分可以懂,合起來卻沒有意思。他要表現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覺或情感;仿佛大大小小紅紅綠綠壹串珠子,他卻藏起那串兒,妳得自己穿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