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比手法的文言文有哪些
對比,是文學創作中常用的壹種表現手法,是把明顯對立的事物放在壹起比較,使讀者分辨好壞是非,以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我們在閱讀古代文學作品時不難發現不少文學家別具匠心地運用對比手法。這種手法的運用,有利於深入淺出地對比說理,凸顯形象,使文章內容更加豐富。初中語文文言文中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壹、運用對比,說理透徹
先秦諸子散文中各種流派有不少是通過對比手法把各自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提出的,恰當地運用對比,使說理更加透徹。比如《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中反復對比論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最後得出故得“人和”者,戰必勝矣的結論。又如:《墨子》的《公輸》,文中巧妙地運用“荊之地方五千裏”與“宋之地方五百裏”,“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與“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荊有長松文梓?F楠豫章”與“宋無長木”等三組對比,使說理生動透徹,令人信服。
二、鮮明對比,形象凸顯
不少歷史著作運用鮮明生動的對比,彰顯出人物的形象。如《曹劌論戰》壹文,敘述長勺之戰過程中人物的言行也運用了此種手法。“公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將鼓”“將馳”表現魯莊公冒進急躁的形象,“未可”“可矣”則足以體現曹劌從容不迫和胸有成竹,這壹對比,體現了曹劌卓著的軍事指揮官的形象。《愚公移山》壹文,愚公和智叟的對比:“愚公”的“愚”其實為長遠眼光、大智若愚;“智叟”的“智”,其實為鼠目寸光、鄙陋短淺。作者這壹有意的顛倒,既加重了對比的色彩,又有諷刺的意味。壹個高尚,壹個平庸,強烈對比中兩人的形象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
三、強烈對比,主題突出
強烈的對比,能使人物形象鮮明、感受強烈。對比的運用,能深化文章的主題,強化文章的藝術效果。王安石的《傷仲永》:仲永幼時天資過人“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十二三”“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泯然眾人”青年時平庸無奇。仲永變化前後強烈反差,他才能衰退,變成眾人,這是“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的必然結果。仲永“通悟”之人尚且變為庸人,那麽本來是“眾人”的,又沒有“受於人”那就更加跳不出“眾人”的範疇了。因此,作者認為後天的教育對成就人才極其重要,深化了主題
2. 運用類比手法的文言文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yǐng),見公輸盤。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
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
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見(xiàn)我於王?”公輸盤曰:“諾。”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duǎn hè)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
此為何若人?”王曰:“必為有竊疾矣。”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裏,宋之地,方五百裏,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荊有雲夢,犀兕(sì)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yuán tuó)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fù)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duǎn hè)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yù)有余。
公輸盤詘(qū),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
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gǔ)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雖殺臣,不能絕也。”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1] 子墨子歸,過宋。天雨,庇其閭中,守閭者不內也(7)。
故曰:“治於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於明者,眾人知之。”。
3. 運用對比手法的詩句1、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古風二首》
作者:李紳 唐代
譯句: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糧食全被佞官奪去而餓死。
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作者:杜甫 唐代
譯句:貴族人家裏飄出酒肉的香味,窮人們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
3、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張協狀元》
作者:宋·無名氏
譯句:有緣分的話千裏迢迢都會趕來相約赴會,沒有緣分即使面對面都無法牽手。
4、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賣炭翁》
作者:白居易 唐代
譯句:數九寒天可憐身上穿的衣服很單薄,但是心裏擔憂炭的價錢便宜,希望天氣更寒冷。
5、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唐代
譯句: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
6、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贈從弟》
作者:劉楨 魏晉
譯文: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淒淒,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7、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不見》
作者:杜甫 唐代
譯句: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獲罪,系獄潯陽,不久又流放夜郎。李白才思敏捷,創作速度很快。
8、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作者:杜甫 唐代
譯句: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9、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燕歌行》
作者:高適 唐代
譯句:戰士在前線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將軍們依然逍遙自在的在營帳中觀賞美人的歌舞。
10、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回鄉偶書》
作者:賀知章 唐代
譯句:青年時離鄉老年才歸還, 口音未變卻已鬢發疏落容顏衰老。
4. 求壹篇文言文的寫作手法及特點.原文甲姜白石論書曰‘壹須人品1、姜白石論書曰‘壹須人品高.’文征老自題其米山曰‘人品不高,落墨無法.’--引用權威人物的言論,加強說服力.2、必須胸中廓然無壹物,然後煙雲秀色與天地生生之氣,自然湊泊,筆下幻出奇詭.若是縈縈世念,澡雪未盡,即日對丘壑,日摹妙跡,到頭只與髹采圬墁之工爭巧拙於毫厘也.--運用對比手法,褒貶分明.3、運用四字語,形式整齊,節奏鮮明,音節和諧,朗朗上口.4、石老而潤,水淡而明;山勢崔嵬,泉流麗落;雲煙出沒,野徑迂回;松偃龍蛇,竹藏風雨;山腳入水澄清,水源來歷分曉.--連用對偶手法,典雅優美,表意充分;平仄相間,抑揚頓挫.。
5. 學弈文言文裏哪幾句運用了對比手法運用對比手法的句子是:
其壹人專心致誌,惟弈秋之為聽;壹人雖聽之,壹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附錄:
學弈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壹人專心致誌,惟弈秋之為聽;壹人雖聽之,壹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題解
《學弈》出自《孟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事,運用對比手法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誌、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