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高旭的革命情懷

高旭的革命情懷

天梅公的詩作在清朝嚴酷統治下見諸上海各報刊。《讀譚壯飛先生傳感賦》“砍頭便砍頭,男兒保國休。無魂人盡死,有血我須流。”這是詩人讀了梁啟超所作《譚嗣同傳》後為譚嗣同不屈的精神和高風亮節所激動而寫的充滿愛國激情的絕句。這首語言洗練、感情激越高亢的詩句,雖只寥寥二十字,詩人為國家興盛誓必流血奮鬥的愛國精神已是壹覽無遺。1903 年8月23日《民國日報》所載:劍公《海上大風潮起放歌》:“俎上之肉終吱盡,日掀駭浪飛驚濤,兩重奴隸苦復苦,恨不滅此而食朝!揚州十日痛骨髓,嘉定之屠寒發毛,以殺報殺未為過,復九世仇公義昭。堂堂大漢幹凈土,不許異種汗腥躁。還我河山日再中,犁庭掃穴傾其巢。做人牛馬不如死,淋漓血灌自由苗… …挑戰異類決雌雄,萬年福社慶同胞,冬冬法鼓震東海,橫跨中原昆侖高!”這首詩當時是因《蘇報》案而對章太炎、鄒容的歌頌和聲援,指斥清庭出賣主權,號召人民奮起與異類決壹雌雄,創造壹個嶄新世界。全詩長達八十二句,口誅筆伐,力敵萬鈞。讀之感人奮起,令人熱血沸騰,使更多有誌青年,沐浴在反清的強烈氣氛中,他那種不惜犧牲的大無畏精神,仁者之勇,能不使人肅然欽敬。

天梅公對民主自由無限向往,思盼美好社會早日到來,於1904年1月2 日在《政藝通報》上發表詩作:昨夜有好夢,疑假復疑真。夢入壹樂國,景色煥然新。山水絕清妙,草木露精神。原矚相連接,秩然如萃鱗。行行村市間,仿若畫中人。目不睹鬥爭,耳不聞慨呻。***此大歡喜,吉日以良辰。遊戲公家園,跳舞自由身。壹切悉平等,無富亦無貧。樂國在何許,思之淚沾巾。在梁啟超發表《政治學大家伯倫之知理學說》宣稱與“***和”訣別時,天梅公立即在《警鐘日報》上發表詩作,目標明確地表示“醉倒***和”,與之針鋒相對:《漢劍<讀任公所作伯倫知理學說,提詩三章,即以寄贈>》奴隸重重失主權,從今先洗舊腥擅。復仇本以建新國,理論何曾不健全?意識原難盡相同,夕陽西下水流東。方針指定求前達,航海他年孰奏功?新相知樂敢嫌盡,醉倒***和卻未癡。君涕傍沱分別日,正余情愛最濃時。1904年8月20日高公繼續在《中國白話報》上發表《大漢紀念歌》、《逐滿歌》、《光復歌》等通俗歌謠。向民眾宣傳***和,號召民眾“鞭策睡獅起”。高天梅早在1901 年就有《喚國魂》壹詩發表於《清議報》,翌年,受梁啟超“詩界革命”影響,作了《憂群》、《事存》、《不肖》、《俄皇彼得》、《愛祖國歌》等詩篇,體現了他對“詩界革命”的看法和堅持的方向。其間又做了“以我為詩,不以詩縛我”的論述。當年他稱贊鄒容入獄“寧為自由死,不作馬牛生。”並聲言要“仗儀逐胡虜,正氣壯山川”。“筆舌哭過汗馬勞,偉人姓名全球標”。“要使民權大發達,獨立獨立呼聲囂。”並猛烈抨擊清政府的賣國媚外醜行。號召“淋漓血灌自由苗”要不惜犧牲,浴血搏殺。在《愛祖國歌》詞中申稱“錦潮壹定會來到,祖國壹定要與歐美並駕齊驅。”

高天梅目睹內憂外患不斷加亞,切齒痛恨滿清政府專制腐敗與喪權辱國,矢誌“反清攘夷”推翻帝制,力求祖國強盛,建立民主新邦。為了進壹步推動革命,他與其叔高燮(誌攘、黃天),高增叔侄三人在金山張堰創立了“覺民社”,並出版《覺民》月刊(國際南社學會南社叢書1996 年刊印了《覺民》月刊整理重排本)。其中心思想為啟發國民覺悟,宣傳愛國主義,剖析局勢,號召救亡揭露清政府腐敗,反對列強侵略,要求改造社會,謀求中國獨立富強。《覺民》在發刊詞中說:“試遊於歐美之鄉,吸自由之空氣,撞獨立之警鐘,吊華盛頓克林威爾與主瑪誌尼加富爾諸英雄,莫不豪興勃勃。又試遊於印埃之故墟,則但見恒河之滔滔,雪山之高聳,以及尼羅河、金字塔之空存,則不禁索性思返,發《黍離》、《麥秀》之悲。”將帝國主義列強侵略擴張和清政府賣國造成的民族危機揭示出來,警醒國人。《覺民》月刊創刊於1903 年,撰稿人除了高氏叔侄三人外,其他都是當時的進步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文化界精英。如顧靈石、郁脫羈、黃節、陳家鼎、包天笑、馬君武、馬壹浮、高君平、劉師培壹等人。覺民社的建立,實則是當年革命行動的先導,為創建南社,推動革命作出了組織人才的準備。1904 年高天梅出入《警鐘日報》與陳去病、劉詩培、林白水等人訂交,以“漢劍”筆名連續發表反清革命詩歌,他針對梁啟超君主***和謬論,呼號“洗舊腥擅”“建新國”。《中國八大奴隸歌》稱康、梁為第七第八號奴隸,譏之為“進退失據空仿徨”巫力反對君主***和,提出壹定要徹底革命。

高天梅為了尋找革命真理聯合革命誌士旋即離家東渡日本留學。1905 年初與宋教仁訂交,成為革命密友,是年創刊了《醒獅》雜誌以促進國勢之變化(封面獅吼圖由李叔同設計繪制)。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出刊前,《醒獅》被認為是最具有批判鋒芒和戰鬥威力的壹本刊物。1905 年7 月份孫中山先生由歐洲抵日本,高天梅參與了和黃興等人的會見,籌組中國同盟會,是同盟會中第壹位上海籍會員,8月份中國同盟會召開成立大會時被推為江蘇省主盟人。(其時上海分會已並入江蘇)當年12 月中國留學生以反對日本政府文部省《取締清國留學生規則》而罷學歸國,高天梅受命任中國同盟會江蘇支部部長。當年懷著壹枚“孫文”印章回抵上海。他先參與組織中國公學,後另行創立健行公學以吸收有誌青年,鼓吹革命。在健行公學後面夏聽渠住宅中建立同盟會秘密機關,經常舉舉行江蘇省和上海地區同盟會員秘密會議。榜其門為“夏寓”以作掩護。當時健行公學成為上海革命活動中心,革命同誌皆行止於此,故有第二愛國學社之稱。柳亞盧(亞子)入健行公學任國文教員,高以主盟人身份介紹其入同盟會,並***同主辦革命刊物《復報》,由高拖請同盟會發起人之壹田桐在東京印刷,寄回上海發行,成為中國同盟會《民報》的側翼宣傳報,該報大聲疾呼,揮淚泣血以鼓吹革命,被視為國內出版物之最強音。高天梅積極發展組織,1906 年1、2 月份即以主盟人身份介紹吳濤、朱鐵俠、朱梁任、夏聽渠、莊正貴、錢醒之等加入同盟會。7月20日孫中山先生由日本赴南洋,船泊黃浦江,召高天梅至輪上會見,高與朱少屏、陳陶遺、柳亞盧***赴,對革命事宜有所策劃。評者以為高天梅既是革命宣傳家,又是個革命實幹家。

高天梅在革命事業中與中國公學之馬君武、傅君劍,湘學社之寧調元、陳漢元,暴城學社之秋瑾,陳伯平等建立了革命聯絡,往來日趨密切。其時上海革命活動出現了壹個高潮,中心就是健行公學。是年末因革命黨人楊卓林被捕,“同案犯”供出上海健行公學為革命機關,主持人高天梅是革命黨,高被指名查捕。“夏寓”被迫關閉。在此期間,為了激勵民心,天梅公托名石達開,創作了《石達開遺詩》《哭天王被難》)等詩歌二十首,壹時洛陽紙貴,起到了振聾發饋將革命車輪迅速推向前進的歷史作用。當時有壹大批愛國主義人士,壹大批熱血青年受到這些詩句的激勵,拋頭顱,灑熱血,踴躍投身於革命行列。《石達開遺詩》被視為與《正氣集》、《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記》、《明末遺民錄》、《清秘史》並列的珍貴遺作。論者謂這些充滿革命家豪情的革命史詩,能把人帶到當時鬥爭環境中去,無論在當年還是後來都是不多見的,高旭是南社的也是辛亥革命時期的最有成就的詩人之壹。阿英同誌評《石達開遺詩》是辛亥革命以來最傑出的壹部詩集。據現代學者郭長海君研究,高天梅在留學日本時寫的《學術改革之概論》縱覽四千年中國歷史、哲學、文化與思想的分化、演進,特別是對外來思想的接納與融合,都有很透辟的論述。不僅觀點正確,而且充滿了辯證法。又高天梅在《致周仲穆書》(五)和姚嫣雛《論孔學書》提出孔子為“尊君之人”,比“五四”“打倒孔家店”口號的提出,要早五六年,應該引起今日學術界之註意。

“夏寓”關閉,天梅只得返回家居。雖曰家居,實質上是同盟會江蘇分會作了戰略轉移。那年高氏在家鄉金山張堰東南隅飛龍橋畔的萬梅花廬剛好落成,萬梅花廬壹水回環,隔岸即是廣裹田疇,壹批革命誌士相繼穿梭,往來策劃,比之上海市內反而安妥得多,對革命行動反較有利。天梅公在戰鬥陣地轉移後,革命工作毫不懈怠,他仍不斷執筆投槍,激情不減。健行公學雖被迫停辦,他在張堰鎮上又辦起了壹所留溪欽明女校,提倡女權,引導女性邁向社會,投入革命。其責誌可從開學典禮歌詞中得到充分體現:光明開朗,女權壹線有希望。批茶釋奴,羅蘭救國,取著好榜樣。前途珍重,自珍自治,幸福無量。黃龍旗下,皆大歡喜,拍手鼓掌。祝他日,國花異采騰千丈。欽明女校業績卓著,時至今日,仍為家鄉父老鄉親所津津樂道。